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
《古代汉语》王力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
姓名,礼俗,宗法 (一)姓名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於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林俊杰女友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
齐姜 晋姬 秦嬴 陈妫 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
秦姬 芮姜 息妫 江芈
生意兴隆的祝福语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赵姬(赵衰妻) 孔姬(孔圉妻)
秦姬(秦遄妻) 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注:谥号,下文就要讲到。)。例如:
眼部护理仪武姜(郑武公妻) 昭姬(齐昭公妻)
共姬(宋共公妻) 敬嬴(鲁文公妃)
文姜(鲁桓公妻) 齐归(鲁昭公母)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注:此从旧说。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例如:
郑捷(郑文公) 蔡甲午(蔡庄公)
齐环(齐灵公) 宋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例如:
屈完 知罃 羊舌赤 解狐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 北郭佐 南宫敬叔 百里孟明视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 祝  司马牛 乐正克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叔孙得臣(鲁公子牙之后,牙字叔)
季孙肥(鲁公子友之后,友字季)
庄辛(楚庄王之后)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甄等。
关於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嬴被称为嬴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女人理财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左传》说:“舍族,尊夫人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注: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条则认为“盖三代以前,姓与氏分;汉魏以后,姓与氏合”。),并且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俟、宇文、慕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晰。(说文:
“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晰,人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例如:
伯禽父 仲山甫 仲尼父 叔兴父有时候省去“父”(甫)字,例如:
伯禽 仲尼 叔向 季路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
禽父 尼父 羽父有时候以排行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鲁公子友字季,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glam rock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例如孟妊车母(注:见《铸公簠》。),中姞义母(注:见《仲姞匜》,中即仲字。),等等。有时候省去“母”字,例如季姬牙(注:见《鲁大宰原父盘》。);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姬原母(注:见《应侯簋》。);有时候单称“某母”或“某女”,例如寿母(注:见《鲁生鼎》。),帛女(注: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帛女鬲》。)。但是最常见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孟姜、叔姬、季芈,等等(见前)。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尊称。例如:
子产(公孙侨) 子犯(狐偃) 子胥(伍员)
子渊(颜回) 子有(冉求) 子夏(卜商)
子我(宰予) 子贡(端木赐)这个“子”字常常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宰我,等等。
附带说一说,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孟明(字)视(名)、孔父(字)嘉(名)、叔梁(字)纥(名),等等。
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注:称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称名也不称字。例如孔子,在《论语》二十篇中只有《子张》篇称孔子为仲尼。)。试以《论语》为例。孔子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称名,例如:
求,尔何如?(论语·先进)
赤,尔何如?(同上)弟子自称也称名,例如: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论语·先进)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同上)弟子当着老师称呼其他弟子也称名,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记录《论语》的人对孔门弟子一般都称字,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