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豫北大平调
大平调是以河南滑县、延津、濮阳为活动中心,并流传于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区,迄今已经有500余年的历史。大平调表演场面恢宏,唱念做打并重,刚中带柔,富有浓厚的地方特,深受众的喜爱。2004年,大平调被列入“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保护项目”,20065月,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大平调概述
大平调系梆子声腔剧种,流行地区以曹州(今菏泽市)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工商管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5斤多重,当地观众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称为大梆戏、大油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通称为大平调。
大平调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弘治年间,韩德英在《豫剧探源》中说到:“近来曾闻李斌同志讲,五十年代他曾发现滑县老城西南隅明福寺内,在明弘治十一年《滑县重修明福寺碑记》
上,有这样的碑文: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此碑于1957年下半年拆毁修了桥,留下来的牌文拓片也在1958年以后失落。原属滑县的今延津县马庄乡原屯村大平调老艺人相传,明万历年间该村就有大平调戏班。大平调最初的演唱形式是地摊性质。清中叶,大平调在高台演出已经相当普遍,各戏班之间进行激烈竞争,促进了大平调艺术水平的提高。建国后,大平调在民间班社的基础上,先后在濮阳、清丰、南乐、滑县、内黄、延津、兰考等七县成立了大平调职业剧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平调剧团的很多服装、道具烧毁,建制撤销,演员下放,这一古老的剧种濒于灭绝。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五个大平调剧团相继恢复,现在只有滑县和延津两个国家扶持的大平调剧团。滑县大平调剧团自1978年恢复以来,艰苦创业,坚持以农民众演唱,送戏上门。1981年获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奖。该年年底,北京市文化局邀请该团进京演出《三搜太白府》、《海瑞搜宫》、《敬德钓鱼》等传统剧目,受到好评。剧团也致力于剧目的更新,80年代新编历史剧《朱元璋斩婿》,创作现代戏《换娘》,90年代创作现代戏《张三李四》、《宅基风波》,2000年改编历史剧《大战朱仙镇》等。
二、历史分流
大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语音差异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形成了“东路平”、“西路平”、“河东平”三个支派。东路平以开州为中心,亦称“开州平”,主要班社有范家班、洪家班、万家班,以及濮阳陈家班、二花袄班等,夏凤山、董兴、刘秋林、文玉平、孙福远、翟德贵、傅银锁、“二斗半”、“十三晃”是其代表演员。西路平以滑县为中心,也称“滑县平”,主要班社有滑县公兴班、内黄大盛班、卫辉同乐班等,流行于浚县、内黄、延津、鹤壁等地,窦福玉、连举、张法旺、李春荣为其代表演员。河东平以山东东明县(原属河南省)、曹县为中心,班社虽少,但艺术风格独具,以唱“靠把戏”见长,流行于豫东兰考、民权、宁陵及鲁西南等地,申德高、郭盛高等为其代表演员。
滑县大平调。据历史记载,元至正以前,滑县即有了河南梆剧的班社,如邹少和“豫剧考略”云:“唯滑县有某班,阅年最久,其旧时簿籍,及祭神供器,皆有元至正年号,是此剧(河南梆剧)时代之有证据者,则元至正以前已有此剧明矣。”滑县大平调曾经历几次大起大落。据大平调老艺人回忆,滑县明代有公兴班,清代改为大兴班,嘉庆年间班爆,公元1818年滑县快班杜锡德重建陈学冬整容前,后由二皂卯首陈天禄管理。宣统元年,滑县二皂班头王道正接管大梆戏,因大兴班之名被头皂班头卢老性所管班社抢占而改为公兴班,1930年又由田发亮易其名为大兴班。此时,浚县二梆戏班、汲县同乐班艺人相继加入,大兴班臻于鼎盛。1937,日寇入侵华北,滑县
大平调受到极大摧残,直到1940年才与汲县同乐班合并演出。1948,滑县解放,民主政府将其名改为同乐剧社,1955年又更名为同乐剧团。到了1966年时,剧团被解散。1973,高治国、王相玉、高顺梅等十几位大平调老艺人合力把剧团重新组织起来,走村串集,成为当时一支颇受众欢迎的文艺演出队伍。1978,建制恢复,名为滑县大平调剧团,成为集体性质的专业剧团。
濮阳大平调。濮阳是“开州平”发源地。“清顺治四年,濮阳县街头有打三节(一作鼓、一作梆、一作击节中秋 祝福短信),土梆艺人叫唱行乞。”这些艺人借鉴民间武术班所用大铙、大镲作硬乐,加进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赵丽颖年龄聘请号称“戏篓子”的河北秀才胡老摘口传戏文,走场动作则请拳师教习,反复排练后始作“板凳头”演出。艺人们初仿开封河南讴,因调高够不着改用大本腔,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河南讴的新曲调。“康熙二十一年,下堤艺人集资捐粮,仿官宦朝服作麻布箱衣,于同年中秋节正式登高台演出。”因原来称呼不雅,且腔调较河南讴缓平,遂易名开州平。“雍正六年,濮阳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平调专业班,正式对外演出。…乾隆年间,随着庙会的兴盛,平调进一步发展。濮阳西街范家班、清丰洪家班,已成为登高台的职业名班,并出现了以管戏为职业的管主。”光绪时,濮阳大平调进入黄金时代,洪家班、范家班、万家班成鼎足之势,素有“南乐万、清丰洪、濮阳有个开州平”之说。
内黄大平调从滑县传入,为西路平。康熙四十四年,重修内黄“仁寿桥八幅戏剧图案的石刻中,已有大平调剧目图案”。清末民初,内黄出现大平调班社。“1910年西口上村成立了闹魂班,共十多人,唱大平调,1915年改名为亮家会。会首张洪山,共有三十多人。”1907,一位名叫王保存的艺人到今卜城乡岸上村传授皮影戏,声腔配唱与乐器均属大平调。“1920,卜城乡岸上村在本村皮影戏的基础上,由郭重妮、刘金生成立了大平调窝班。”1947,内黄县大平调业余剧团建立,1955年被接收为县属专业团体,改名内黄县民兴剧社。1960年并入濮阳大平调剧团,1979年恢复。
国庆中秋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长垣大平调主要流行于县东北一带,唱法介于三种流派之间。“清嘉庆二十年大平调流入(长垣县)芦岗乡周营村”,“清光绪十二年皮影戏流入方里乡吕庄村”,其唱腔属于此地流行的大平调。20世纪50年代中期,吕新善秉承祖业,与其弟吕新哲、吕新咨三人组成皮影戏班,在本县及邻近的封丘、滑县、濮阳一带演出。1957,戏班被县里接收为职业表演团体,改名长垣皮影戏剧团。1962,该团解散,大部分人员返回原籍。2006,该村皮影老艺人吕新海重新组建起皮影戏班,但主要是逢年过节在村里娱乐,很少出外演出。2008,长垣皮影入选第一批新乡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各种艺术形式涌向民间,使戏剧这个过去唯一的娱乐形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20世纪乡镇党委书记述职报告70年代相继恢复的豫北大平调剧团经历了短暂的兴盛后,80年代中后期受现代娱乐形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平调剧团均入窘境,步履维艰,甚至回归到了大平调早期原初状态:逢年过节受邀去村里唱喜庆戏;逢红白事,特别是生子、庆寿、三周忌日等,受邀去唱丧葬戏或贺喜戏;还有一类就是散布于乡间村落里的大平调艺人和爱好戏曲的农民,置办最简单和必需的道具设备,农闲时自娱自乐。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豫北大平调与其他地方戏一样,都面临着困境。首先,人才匮乏,后继力量薄弱。2001年创办的滑县大平调戏曲学校曾培养了60多人,但多数流失,现仅15人跟团演出。其次,观众断层,以中老年为主。一方面,为追求物质利益,现在的年轻人经常在外打工,缺少了与戏曲接触的环境。另一方面,受现代传播媒介和娱乐形式的冲击,年轻人都倾向于欣赏流行歌曲和舞蹈等娱乐方式。最后,剧目老化,内容贫乏,表现形式单一。大平调剧目有600多本,现在剧团能演出的仅30多本,传统剧目的整理、挖掘,新戏的创作是保持大平调生命力急需着手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也发生了巨变。近些年,中国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大平调也无法避免的面临着生存环境
恶化、人才流失及剧目、绝技失传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戏曲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承袭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是维护一个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传统戏曲的流失,无异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流失。作为河南地方戏的一个重要戏种,大平调自明清之际形成之后,在河南省部分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平调在剧目创新、人才培养、技术传承方面又没有取得显著改进,因此最近几十年,大平调的发展日渐困窘。2006年河南地方剧种大平调凭着丰富的内容、紧凑多样化的板式、构思巧妙的唱腔、独特的表演艺术特征成功申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大平调在新世纪的保存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申遗成功的有利条件,改善艺人生存条件、发掘传统剧目、创作时代语境下的新剧目,使大平调这一古老剧种能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