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垦利县黄河口镇小学  张振坤
计算机光盘教学目标:
1.了解吕剧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2.了解吕剧的艺术特点。
3.了解部分著名吕剧演员。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吕剧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范例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播放视频)
大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戏种吗?对,是吕剧。吕剧是山东省的代表剧种,它的发源地就在我们东营市的东营区牛庄镇的时家村,这是我们黄河入海口地区的骄傲。
二、关于吕剧
(一)概述
(出示课件)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众喜爱。
1900年前后,吕剧被搬上舞台;1920年以后,吕剧班社进入济南、大连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个吕剧专业院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济南市吕剧院)成立;1953年,第一个省级院团山东省吕剧团(山东省吕剧院)成立 ,这一时期出现了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著名艺术家,以及《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剧目
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黑龙江、辽宁、吉林、新疆、安徽、河南、天津、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
2008年6月7日,吕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起源与发展
(出示课件)
约1900年,乐安县北部(现已划归东营区)时殿元和崔心悦、谭明伦等人从京剧、五音戏的表演中受到启发,第一次将琴书中的《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当地众称之为驴戏,而演员自称为化妆扬琴。当时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和坠琴,主要曲调是凤阳歌,后来发展成了四平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1.名称由来
1900年前后,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1923年,吕剧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2.文化沉蕴
吕剧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化装琴书——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演唱时,两人搭档对口,或多人分角演唱。以唱和说为主,以表演为辅,使人物形象逼真生动。这种唱、说及表演浑然一体的演唱特点。成为当时著名民间艺人时殿元等人,改坐腔扬琴为化妆演出,逐步发展形成吕戏的基础条件。
山东琴书曲调优美悦耳,音韵婉转;用词造句俚言俗语,自然流畅、朴实风趣,乡土彩浓重;由于各地的语言、风俗人情、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特别是琴书艺人在演唱技巧、艺术风格及个人自然条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使琴书在山东逐渐形成了南路、东路和北路三大艺术流派。南路琴书主要流行于鲁西南一带,东路琴书则在广饶、博兴、昌潍和胶东一带流行.北路琴书主要流行于德州、惠民等地区。
3.起源
根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为乐安县)北部和利津
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于是,以演唱当时民间流行小曲形式进行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
困难的近义词是什么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彩驴,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是年初春,时殿元等又将许多琴书篇目,由坐腔形式改为化妆演出,带领同乐班遍走博兴、广饶、潍县、诸城、掖县、黄县等地。所到之处,深受众喜爱。因演出《王小赶脚》时以为道具,众就把同乐班称为驴戏班。时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声明唱的是上妆扬琴
4.初步发展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
较完整的戏曲形式。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甚至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何云礼
5.高度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此后,艺人们向山东梆子学习,演出了《蓝桥会》。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6.重获新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影片
何冰主演的电视剧11994年,以广饶县吕剧团为基础,成立东营市吕剧团。至1995年底,东营市先后有15名吕剧演员获省优秀演员称号。
吕剧《潮涌黄河口》、《孙武》、《乡人俚曲》连续三届获得泰山文艺奖;大型吕剧《三春柳》、《红柳滩》等优秀剧目先后荣获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吕剧小品《随礼》在第六届CCTV小品大赛中获优秀节目奖;吕剧《马书记上任》被国家文化部推荐为晋京慰问演出剧目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最佳推荐剧目奖、全国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等多项殊荣。小吕剧《英雄老倭瓜》成功入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三)艺术特点
(出示课件)
1.优美朴实
吕剧音乐是在从山东汉族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扬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流水)、娃娃赵薇和苏有朋结婚是真的吗三种。 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2.自然流畅
范冰冰 男人装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3.贴近众
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