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到现在,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汇及语法三方面的差异
    河南方言任然属于北方的地方话。用词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像南方的那么明显,语速也不快。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音调感没有普通话平仄变化那么明显,声调很平实,没有过多变化。
    以前总有老乡谈到,觉得河南话在方言里还是比较好听懂的,其实我觉得这个也是相对而言。对于北方人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山东安徽人,这两年在上海见安徽打工的多了,觉得哪跟河南话又大区别嘛。当然我说的是皖北,其实离豫东南很近的,甚至比信阳人的口音还要接近中北部的河南话;当然对于南方人来说,可能就有困难了,因为里面还是有不少的方言词汇的,有些词汇是北方通用的,有些就只是河南方言中特有的了,虽然这些词汇也常用普通话中对应的词汇表达出来并且不那么蹩脚,可能毕竟还是没有地道的好玩的单机
中原词汇用得典型。
    说到一个意思用普通话词汇和方言特有词汇都能表达的问题,想起了以前自己定义的两个词汇:豫式普通话与普通式河南话。这俩词汇一样可以推广到其他方言中去。所谓豫式普通话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得不是很标准的带有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普通式河南话可能有些人不理解这个意思——经常有些河南同胞在与外省人交流聚会的时候,被邀请亮亮自己的家乡话,这时候出口的往往就是普通式河南话——是个中国人基本就能听懂,不是说河南话说得不标准,而是像前面提到的,把一些方言特有的词汇用通用词汇替代,口音,当然还是正宗的中原腔。其实,所谓普通式河南话在我没有出门求学以前就领略过,中学时的一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因为文章里嘛,一般不大可能有什么方言词汇出现的(怕是书面表达不出来),也算字正腔圆的河南话,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中的腔调就比较溜滑圆润了。既然有豫式普通话和普通式河南话,让我想起了他们到底区别在哪里。
普通式河南话如上所述,河南口音的普通话则是另一种样子。分析来,大概有两点构成了河南式普通话:河南话与普通话中对应语汇的音绝大多数都是相同的,区别在调上,阴阳
上去,这点和淮河以南各省方言不太一样,像我一个姓夏的上海同学,大家都喊他午*;再一个就是有些方言特有的词汇,不到普通话中对应的或者说起来比较顺口的词儿。后一点就不深究它了,河南话与普通话的音调一直困扰着我,区别在哪里?大概由于是河南人的原因,以前有时即使用河南话有意识地咂摸一个字音的时候,也不能确定这个音对应着普通话中的哪个音。还有,是所有(或绝大部分)河南话中的某个声调都固定与普通话中的某个声调对应,还是没有这么强的规律性。后来觉得规律性还是比较强的,总结一下:河南话中的阴平,就是第一声,总是发音成普通话中的上声,即第三声;河南话中的上声,正好对调,总发音成普通话中的阴平,当然这个不时那么绝对,但大部分字调是如此的;而河南话中去声,则基本和普通话中的去声相同;比较起普通话比较有特的大概是河南话中的阳平,第二声,来去,我没到在普通话中对应的声调,现在我认为普通话中没有对应河南话中的阳平的音。那为什么还叫它阳平呢,大概声调都是一种感觉,感觉就是一种调往上走得趋势。像河南话中的阴平,都说跟普通话的上声对应了,但是我在沉浸在河南话的语境的时候确实感觉这个音是在走直线,反过来也这样。而河南话的阳平与普通话的阳平,都想在走上坡路,普通话是45度角走了100米,而河南话中的阳平则是30度角走了50米,也就是说比较短促些。大概如此了吧,哪个老乡如果在说河南话的时候,
有意识的把阴平说成河南调的上声,上声说成河南调的阴平,不要带阳平的字,估计就更像是普通话了。
还想起一些语汇,被外省人误用着——当然是在模拟方言的时候。比方说俺字,常有影视剧里用到"俺们",或者在指代单数自己而非我们、并且作为主格代词的时候,用""——俺是一个民工(娃哈哈,不要把这个事实告诉别人,否则俺不到工作咧(这个俺字有点像下面看电影对话的例子,嗬嗬))。首先"俺们"李应升诫子书是个错误的用法,俺就可以指代复数的第一人称,从来没听河南人说过俺们。然后,""字既可以指代复数也可以指代单数,指代复数的时候可以做主格、宾格、所有格等不限;但是,俞小凡和刘雪华""字作为单数的时候,一般只作为所有格使用:俺家,俺学校,俺爸,俺妈,而不会作为主格宾格。偶尔一个人在主格状况下实际指代自己的时候,也有用俺的,比方说:——你去看电影吗。——俺不去。但是给人的一种很意气的感觉,好像是他还有个同盟者似的,当然说深了,外省人可能就意会不了我的意思了,娃哈哈。而更通用的表达,例如上例,则就是"我不去"
河南方言很多,城里城外就不一样,可以以开封市区的话为代表,进行模仿。河南话与普通话很接近,区别仅在四声上,而且有规律可循,三天就能学会,比英语好学多了。四声差别:      
纸花  普通话         河南话
   平声          平声  如:天,砖,先,
   上声          去声  如:笛,油,轮,
   入声          平声  如:捣,鸟,(近似)
   去声          入声  如:县,慢,     
河南方言包括河南省九十八个市县、河北省南部二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三十一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二十八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二十二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五险一金指的是哪五险哪一金—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河南话分布在河南省淮河干流北部的广大地区。淮北河南方言比较普及,不管是豫北的安阳、新乡、还是豫西的洛阳,豫西南的南阳,豫东的周口,商丘开封等,皆用河南方言。河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是中国北方方言的一种,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
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体。 河南话与中国其他北方方言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所以基本上,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听懂河南方言。河南话和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是音调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不影响同能听懂普通话的人的交流。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戏之一,因其曲调优美、通俗易懂受到广大众的欢迎,流传地域越来越广.地方戏毕竟是在地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神话组合eric,戏曲的演唱和念白应当附合地方韵味的要求和本土民众的审美习惯.豫剧使用的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方言基础之一,除了四声阴阳的差异,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大部分音节相同,普通话则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但因河南音的韵母多于北京音,河南话有些常用字的音节与普通话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独具特的音节一定意义上就是河南韵味的代表,因此豫剧的唱和念不能全部使用普通话的音节.为了保持地方戏特有的韵味,正确掌握和使用这些特音节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