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梨园春》看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自1994年《梨园春》栏目开播以来,小至中原地区,大至全国甚至海外,掀起了一股豫剧热。较之当下一些地方戏的衰微,《梨园春》可谓是树立了一个传承民间文化的很好的典型。
【关键词】:豫剧 梨园春
前言
有人曾说:“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戏曲最可贵之处,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生百态,历史百态大多是由戏曲展示出来的。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三大戏剧源流。中国戏曲的包容量很大,几乎涉及到我国所有的文学体裁,如诗、词、赋、小说、散文等;也几乎综合了所有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曲艺等等。这种兼容并蓄,极大丰富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的商业化、模式化、快餐化,人们往往无暇顾及这种古老的艺术,
加之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流行因素的冲击使得戏曲的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人们纷纷认为现在已无人看戏,观众大量萎缩,这样的怀疑确实有其道理,现阶段的社会条件乃至戏曲本身都存在着种种问题。豫剧也像很多剧种一样,也陷入了不景气的状态,剧场冷清,观众锐减。但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加大对戏曲的宣传以及普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戏曲在城市中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电视节目《梨园春》的成功更是给豫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 豫剧概述
h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因河南省简称“豫”,在解放后而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形成后,根据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 “祥福调”;以商丘为中心的 “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 “豫西调”;阿桑资料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沙河调”。其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分为四大板类: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等。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场有二弦(后因二弦音尖噪而代之以板胡)、三弦、月琴,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小s跨年全家福、手
镲、梆子、手板等。豫剧的行当和班社按照俗话说就是:“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四旦是正旦、小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豫剧较为代表的曲目有:《对花》、《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陈三两爬堂》、《三哭殿》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移植演出的有《罗汉钱》、《小二黑结婚》、《五姑娘》、《祥林嫂》、《红娘子军》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被摄制成电影,在众中颇有影响。
二、 现阶段豫剧发展中的问题
豫剧这个如此古老并如此有魅力的艺术形式为什么会遭遇如此的尴尬局面?笔者尝试性的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们审美心态的物欲化、冷漠化、躁动化使得很多人失去冷静、用心的去聆听这种古老艺术,从而使得豫剧的艺术魅力大量流失。
2、观众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戏曲的老观众逐年减少,大多数青年耳濡目染的是情歌狂舞,醉心痴迷的是武打格斗,对豫剧是一无所知,甚至歌戏不分,豫剧京剧不分。不了解就不会热爱,不知道就不会喜欢,这样的体,怎么会主动地进人剧场呢?
3、剧目内容贫乏,表现形式单一。当今豫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虽不乏精品,但多数剧目内容空泛,脱离生活,与当代观众有一定的距离,有些反映的事与老百姓、与现实生活毫无关联的内容。同时,大部分剧团的包装更新跟不上,使得舞台上的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4、人才匾乏,流失严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人才是事业兴盛的要素。在豫剧的鼎盛时期,剧作家王镇南、樊粹庭、陈宪章、杨兰春,豫剧大师常香玉、“豫剧皇后”陈素真、“洛阳牡丹”马金凤、“十八兰”之首崔兰田、“污泥不染一身洁”的阎立品等五大名旦,以及文武小生赵义庭,名净李斯忠、王在岭,大头老生徐树云,须生唐喜成,名丑高兴旺、牛得草等,共同在戏曲舞台上辛勤耕耘,致力于豫剧事业,献身于豫剧事业,才使得豫剧远播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就了豫剧的璀璨与辉煌。而今天,不少有作为的剧作家、
演员改行转路,拍电
影、写小说、拍电视剧、经商下海、弃艺从政。而这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笔者在2009年初的寒假到开封采风时曾听当地的一位剧团演员说起这样的状况,现在国家对这些团体的投入不是很理想,06年在河南召开中央文化会议,将各个剧团推向市场,中央拿河南当试点,河南拿开封当试点,以前是国营团体,演不演出都发工资,现在要是没有演出就没有工资,这虽然有利于演员进步,但是由于现在公家组织的演出少,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演出多一点,还是在农村社团演,一个月最多不过一千元,只靠这点收入生活根本没有保障,所以现在团体也是面向市场,自谋生路了。相信这样处境在全国的其他省市一定也不少见。
三、《梨园春》——让戏曲走向大众成功的代表
自1994年《梨园春》栏目开播以来,小至中原地区,大至全国甚至海外,掀起了一股豫剧热。较之当下一些地方戏的衰微,《梨园春》可谓是树立了一个传承民间文化的很好的典型。
豫剧的衰落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一批豫剧艺术家仍然不改对戏曲的热情,苦心钻研,勤练
唱功:美图秀秀格子字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王善朴、魏云、马琳、高洁等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艺术为人们所称道。而一些戏曲理论家也开始关注戏曲的生存状况:火车票放票时间段河南艺术研究所谭静波等人在全国几个地方专门就民众与戏曲的关系作过调查。结果表明,民众中喜爱戏曲的人所占比例依然很大。这一调查证实了戏曲这一传统艺术的观众审美体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戏曲市场表面的不景气只是由于传播渠道上的不畅通、传播工作的不协调所致,多年来的“观众萎缩”、“无人看戏”的说法,是被宣传者夸大了的舆论。而当多数电视人被这种“假象”所困而不敢打“戏曲牌”时,河南电视台的决策者独具慧眼曝高云翔悉尼被捕,开办了《梨园春》栏目。《梨园春》栏目开播以来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反响:爱听戏的多了。就笔者出生的洛阳来说,茶余饭后,都能听到板胡的韵律,都能见到喜爱豫剧的人三五成地在吊嗓子。豫剧在洛阳如此,开封更是如此,郑州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梨园春》的举办标志着豫剧开始了它的整合复兴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