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瑄老公湘剧湖南地方大戏剧种,流传于湘、资二水的湘中、湘东地域以及江西西部的广阔地区。湘剧早期在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汉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间九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又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和一些杂曲小调,其戏剧表演程式严谨,服饰、脸谱都具有浓厚的湖湘地方特。湘剧剧目十分丰富,在清代道光咸丰时,多达千余个,经过百多年的消长更迭,到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剧目尚有682个,《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拜月记》、《生死牌》等都是为老百姓所喜欢的优秀剧目。
湘昆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乃湖南昆曲的简称,与我国南方的苏昆、北方的北昆同源。因流行于湖南省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地,并以桂阳为其发展和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湖南,经过长期演变,形成具有山野气息的地方昆曲,盛行于以桂阳为中心的湘南一带。昆曲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武功技艺卓绝,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昆曲进入湖南,对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
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崇高的声誉,2001年,包括湘昆在内的中国昆曲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居榜首。1960年以来,湖南昆剧团先后整理演出了《钗钏记》、《白兔记》、《牡丹亭》、《杀狗记》、《风筝误》、《浣纱记》、《玉簪记》等一批传统剧目,
并创作了《腾龙江上》、《莲塘曲》、《烽火征途》等现代戏,湘昆演员张富光、傅艺萍先后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花鼓戏是在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歌舞演唱方式,形式灵活多样。一小旦、一小丑两人表演的称为“单花鼓”,也叫“对子花鼓”。在此基础上,加入更多情节、人物、冲突、语言、曲调、舞蹈和动作,增加了戏曲因素,也就逐渐演变成花鼓戏。但从清代以来,长时期内一直保持着民间小戏的规模,以“两小戏”(小旦、小丑)和“三小戏”(加小生)为主。解放后,随着花鼓戏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它才从剧目、音乐到表演艺术节目日益形成大型剧种的规模。
湖南花鼓戏音乐非常丰富,曲牌众多,样式多样,与各地语言相结合,形成具有
鲜明地方特和风格特点的多种流派唱腔和伴奏音乐。其曲调具有朴素自然、活泼开朗、健康清新的特点,主要声腔有“川调”和“打铜锣”等。传统剧目大部分是人民众的集体创作,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农村生活,流传各地的剧目大约有500个。依流行地域和声腔、剧目、舞台语言等方面的不同,湖南花鼓戏大致可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和零陵花鼓戏等六种,各种花鼓戏还有一些各具艺术特的流派,艺人们称“不同的路子”。随着花鼓戏的发展,上演剧目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并出现许多大本戏,多是依据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改编或从地方大戏移植。长沙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就是一个典范。
王心凌初夜
衡阳湘剧是湖南地方戏大戏剧种之一,流行于湘南东部的衡阳、郴州及株洲的部分市县。它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明天启七年(1579)桂王就藩衡州,带来昆腔戏班,是为衡阳湘剧有昆腔之始,早期在民间被称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清末明初,也被称为“衡阳汉班”,建国后定名为衡阳湘剧。。衡阳湘剧具有昆、高、弹三种主要声腔和一些杂腔、小调,是一个保留昆腔剧目较多的剧种,现保留有昆腔曲牌100多支;高腔曲牌100多支;杂曲小调50多支;弹腔则保留有南路弋板、垛板、慢板、散板、北路慢板、快板、二流、慢二流、垛子、散板等腔板式。衡阳湘剧的表演风格按声腔分为三种不同路子: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高腔戏,动作古朴,讲究唱与念;弹腔戏,动作规范、唱、念富于板式变化。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约有600个,其中最为著名和久演不衰的整本戏是高、昆腔间唱的《青梅会》、《红梅阁》、《绿袍相》、《白兔记》、《黄金印》,俗称青、红、绿、白、黄五大传奇。
武陵戏孕育于旧常德府属武陵(常德)、桃源、汉寿等县城乡,流传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并远播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俗称常德班、沅水班,建国后一度称常德湘剧、常德汉剧,1986年正式定名武陵戏。武陵戏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元杂剧、明代戏曲艺术的精华而逐渐发展壮大的。声腔有高、弹、昆三种,清末以来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并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 “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的声腔。现存传统剧目有450多个,高腔剧目《祭头巾》、《思凡》、弹腔剧目《两狼山》、《打督邮》在观众中有较大影响.
荆河戏兴起于明初永乐年间,流行于湘鄂川三省
股票a股是什么意思之荆河流域,是湘西北及鄂西众最喜欢的地方戏剧种,曾被称作“上河路子”、湘剧、楚剧、汉剧等,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荆河戏有弹、高、昆三种声腔,以弹腔为主,其唱词及念白以荆州口语为基础,京白、苏白、川白夹杂其中。荆河戏常用曲牌约150支,堂曲150支,表演重做功,以武功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戏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戏六十多出。这些剧目基本出于元明杂剧传奇、章回小说、民间故事,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大回荆州》、《双驸马》、《沙滩会》、《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中国石化最新油价
辰河戏是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域,民间旧称辰河班、高腔班,最早见于道光元年(1821)的《辰溪县志》,1955年始定名为辰河戏。高腔是辰河戏的主要声腔,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是一个多声腔剧种。辰河高腔的舞台语言,是由芦溪县浦市官话提炼而成,浦市自明代至清中叶,一直是沅水中、上游最大的商业口岸,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辰河戏逐渐形成艺术风格各具特的下河、中河、上河、白河等四条路子,广泛流行于湘西各县和毗邻的黔、川、颚部分地区。辰河戏现存高腔剧目183个,在全国诸高腔剧中中,保留剧目之多仅次于川剧;另有弹腔剧目350个。建国后,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有《破窑记》、《李慧娘》、《烂柯山》、《周
仁献粮》等。草菇
祁剧旧称祁阳班子,在民国年间称“祁阳戏”,以发生发展于祁阳一带而得名,而江西、福建等地在清末则称祁阳戏为“楚南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祁剧。它也是一个艺术根底深厚的古老剧种,无论剧目、音乐唱腔以及脸谱服饰等,都有鲜明特。它兼有高、昆、弹三种声腔,保留各类曲牌达1079支,传统剧目达900多个。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一套别具风格的表演程式和不少特技、绝招,并在多年的流传中,逐渐形成“永河”(以永州府治为中心)和“保河”(以宝庆府治为中心)两大流派,其总的艺术特是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连台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西游记》和《夫子戏》等,是祁剧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昆传统剧目。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地方曲种,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
蔡依林简介,不断演变、发展而成。因演唱时用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丝弦乐器伴奏而称之为丝弦,还因用常德方言演唱,故称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说唱穿插,以唱为主。它的唱词典雅、曲调优美、结构完整、腔系多样、曲目丰富,是众性演唱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曲艺形式。常德丝弦拥有100多个传统曲目,大部分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宝玉哭灵》、《鲁智深醉打山门》、《双下山》、《王婆骂鸡》、《昭君出塞》等为广大众
所喜爱;建国后,又涌现出《新事多》、《夸货郎》、《骂男人》、《瓜中情》、《待挂的金匾》等大批曲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