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戏濒灭原因初探
乐嘉儿子罗戏濒灭原因初探
摘要:罗戏是河南具有一定影响的古老剧种,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今天的罗戏却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罗戏的生存现状,并详细分析了罗戏的濒灭原因。
关键词:罗戏;濒灭;生存现状
罗戏,又称“锣戏”“逻逻”,在民间也有“乐戏”“大笛子戏”“大笛子逻逻”等称谓。它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它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河南濒灭剧种中,罗戏濒灭程度最严重,目前我省只有开封地区通许县赫庄村还有十来名老人会演唱,面临断代,急需保护。
一、罗戏简介
罗戏,又称“锣戏”“逻逻”,在民间也有“乐戏”“大笛子戏”“大笛子逻逻”等称谓,它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罗戏具体发源于何时,何地,又是怎样形成的?笔者查阅了相关历史书籍,对罗戏的文字记载很少,清
代的一些资料多是介绍演唱罗戏和禁演罗戏的情况,很少提起罗戏的起源。所以只有通过罗戏的音乐、语言等特点来推断它的历史渊源。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罗戏唱腔原始、粗犷、高亢,具有一定的北方民族特,罗戏的音乐语言与河南的地方语言音调及河南其他地方戏和民间小调的音乐语言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认为罗戏是河南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的可能性很小,罗戏的剧本不能与豫剧、曲剧、越调等剧种互为通用,而与黄河以北地区的大弦戏通用,其曲牌“耍孩儿”词又与山西、内蒙古一带流行的“耍孩儿”戏的唱词格律基本相同,存在亲缘关系,有可能同出一源,从中可推断其流传路线可能是由内蒙古――山西――中原地区。罗戏老艺人也曾说,罗戏起源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唐太宗那会儿就有了,那时叫胡乐,跟杂耍差不多,踩高跷,跑旱船,唱戏用的是真刀真,打起来跟武术一样,一路一路的,罗戏还保持着元曲的原貌,唱词是不好懂的文言,元朝时,随着战争传到了中原,后来元曲风靡全国,罗戏也跟着沾了光,曲调、唱腔、唱词都有所发展,观众也特别多,那时的流行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朝阳沟。据《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资料》一书记载,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和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河南巡抚田文镜曾两次明令禁演罗戏,这说明至少270多年前罗戏已经是在中原地区影响相当大的剧种。老艺人们所说罗戏是从北直隶传过来的,也可印证上述推断。
二、罗戏生存现状
从2008年关注罗戏至今,我看到的是罗戏老艺人的一个个离世,罗戏剧目的随之消失,原有的十几人
还能在一起唱唱小段子戏,现在剩下的几人唱不成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罗戏还有近十篷,为什么现在只剩这一篷,老艺人们说,就是因为罗戏剧团的吹笛手都去世了,只有赫庄村的吹笛手赫敬修还健在,他已经是近八十岁高龄了,老艺人们戏称,他是世界上最后一位罗戏吹笛手。2001年成立的罗戏学习班也因第六代(传承谱系表略)罗戏传承人放弃学习而自行解散。目前罗戏真的到了生死关头,不及时抢救,我们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了。
三、罗戏濒灭原因分析股票红利税>远看一头牛近看没有头打一个字
1.艺术水平低
罗戏起源和发展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它的传播和发展主要依靠艺人们的“口传心授”,而罗戏的受众体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所以罗戏的剧本粗浅,道白通俗易懂,旋律浅显,表演
夸张。因为农民们的文化水平低,他们的接受、认同和欣赏决定了罗戏世俗化的审美特征。但是在现代社会,农民接受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他们对戏曲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观众所欣赏的,现在不再被认可。由于罗戏早期的演出场所都是田间地头,麦场庙台,观众多,场地空旷,又没有音响设备,为了能让观众听得见,演员只能提高嗓门,加大音量。这也造成了罗戏声调高,声腔直硬的特点,这从艺人们的艺名可以得以体现,比如“小叫驴”、“地芒牛”、“震塌天”等。所以过去罗戏演员的“大喊大叫”在现代
跑步音乐社会被观众认为“声嘶力竭”;“大蹦大跳”被认为是“虚张声势”。又由于罗戏缺少编创人员,使得剧本陈旧,声腔一成不变,音乐毫无创新,就是再好的剧本,观众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也会厌烦。同时,在现代经济社会,由于生活的压力,随着老艺人的老去,年轻人没有人愿意从事戏曲,这造成了演员的断层,后继无人。所以,罗戏本身较低的艺术水平,是造成它濒临灭亡的主要原因。
2.唱腔、剧目过时
在娱乐方式贫乏的时代,人们对罗戏这种大喊大叫的演唱方式还能接受,因为毕竟它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丰富了人们劳累、单调、枯燥的生活,让人们在茶余饭后、劳作之余有了一个聚在一起海侃神聊的机会和理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罗戏的音乐和唱腔还是老腔老调,历年不变。这时候,在过去被人们当作是“乐音”的唱腔,现在成了刺耳的“噪音”。同时,罗戏所演的剧目也是没有任何更新。据传,罗戏有几百部剧目,但真正能演出的只有几十部,到后来,甚至只有几部。
3.演员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缺乏编创人员
以赫庄村为例,罗戏的演员都是农民,大多数都没上过学,现在还在世的10多位老艺人,只有两个人上过小学。演员们学戏靠的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曲谱,没有剧本。都是老演员一句一句的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以这样的文化水平,通过口传心授能学会唱几场戏已经实属不易,哪里还有能力去搞声腔和剧目创新!演员没有能力创新,也没有专门的编创人员,罗戏从古到今,也只能男女同
腔,百演同剧了。
4.经济原因造成演员断层
在赫庄的调查中发现,现存的十多位老艺人当中,最小的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年龄最大的已经八十多岁。罗戏演员严重断层,后继无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据老艺人们回忆,大集体时,演戏、排戏、学戏都记工分。1978年之前村里也曾组织年轻人学过戏,但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单纯学戏,没有报酬,慢慢地就无人再学了。5.观众急剧减少
戏曲的生命是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罗戏一成不变的剧目和声腔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同时,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日益普及,它们吸纳了绝大多数的观众和使用者。在与这些艺术形式的竞争中,罗戏毫无疑问处于绝对的劣势,观众流失也是必然的事情。再加上在这场竞争中,罗戏艺人们的消极对待,自身的衰败也是在所难免的。由于罗戏的编创人员和艺人们市场观念淡漠,思想保守,理念落后,而且管理体制僵化,无法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品位的剧目,罗戏这一艺术的观众流失,逐渐衰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结语
暗黑3职业排名
罗戏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以及其他传媒手段的竞争而濒临灭绝。河南作为戏曲大省,不知还有多少剧种已经或正在走向灭亡。这些人类文明的消失确实令人惋惜,它们以后只能作为一个名词出现在戏曲资料里,而人们再也无法欣赏到这种艺术形式。然而,在痛惜的同时,如何为这些濒灭剧种到一条发展之路,让它们得到保护和发展,这是我辈同仁应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文峰.中国戏曲文化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2】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4】刘正维.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河南文化志[M].郑州:河南文物出版社,2002.
小鬼diss吴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