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陈俊宇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下)期末政治试卷1. 王尽美弥留之际的遗言、邓恩铭的家书……走进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一件件文物、图片,展示了从1921年到1937年山东党组织创建和发展的光辉历程,诉说着王尽美、邓恩铭等山东早期共产党人不屈的革命精神。如果你去参观,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是( )
①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任务决定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一项项成就,映照发展的民生温度。新时代十年的这些成就( )
①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确立和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③体现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说明党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23年1月,由中央纪委等单位牵头摄制的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播出。专题片选取12个典型案例、生动讲述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引领社会革命的故事。专题片的播出( )
A. 体现中国共产党以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着力点
B. 表明中国共产党把思想、作风和纪律建设摆在首位
C. 说明中国共产党抓住了“治”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D. 彰显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
4.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修改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
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会前组织代表研究讨论,大会期间代表两次小组讨论。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大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与表决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立足新时代需要,与时俱进推进立法工作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军合力不齐5. 从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到登上世界技能大赛舞台的产业工人,到北
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不少“90后”代表。扎根基层一线,密切联系众,注重调查研究,是他们履职的显著特征。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90后”代表共提出了136件建议,涉及“地区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养老事业”等类别。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是我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②人大代表只要具备专业知识,就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③人大代表都是各地区人民经过广泛直接选举而产生的
④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建议,是履职尽责的表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习近平指出:“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
创造美好生活。”据此完成各小题。
6. 2023年5月23日,“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中“全过程人民民
主在西藏的实践”是本次论坛的重要关注点。目前,西藏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拓展: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众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普通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这有利于( )
A. 拓宽民主渠道,确立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今天立秋是什么时间2022B. 尊重保障人权,诠释我国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
C. 实现全民民主,保障西藏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D. 维护民族团结,彰显参政权是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7. 泰山学堂、梁山舞狮、鲁疆文化交流中心、潘玉莲(齐鲁)爱心小课堂……初夏时节,
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疏勒、英吉沙、麦盖提、岳普湖四县,“山东元素”无处不在,
截至2023年5月,山东累计投入援疆资金逾44亿元,实施援疆项目261个,对口援疆结
出累累硕果。对口援疆有利于( )
A. 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B.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
C.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D. 逐步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推进文化创新
8. 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自治为方向、以服务为根本、以文化为灵魂,探索出了一套以“4321”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工作法,打造出了人人热情参与、民众幸福满意、各方共治共享的“人和乐居”。该社区的做法有助于( )
①赋予老百姓更多的决策权,共建和谐社区
②丰富众自治的实践形式,扩大基层民主
③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提升治理效能
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筑强战斗堡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杰西卡-贝尔D. ③④
9.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依法治国”入选十大热词。对法治的呼唤,折射出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②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③公民的权利和尊严通过执法和司法得到确认
④要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小李在济南市历下区某街道随处张贴房屋出租小广告,被巡查的城管执法人员发现。
执法记录仪将小李张贴小广告过程全部记录了下来,执法人员上前劝导,并告知小李随处张
贴小广告影响市容市貌,违反了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的第61条第五项规定(见表),并告知
小李如果需要张贴可以到指定的张贴栏张贴,随后小李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将张贴的小广告
全部清理下来,上述执法人员的行为有助于( )
《济南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
第六十一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的外立面张贴,吊挂宣传品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以五百元以
上五千元以下。
①加强普法教育,增进社会共识,消除社会矛盾
②严格执法,增强执法刚性,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③文明执法,加强执法柔性,融法、理、情于一体
④依法执政,捍卫法律权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履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以法之名,守护大河之洲。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对保障三角洲及黄河下游生态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关于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自治条例加强黄河生态保护
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②《条例》作为良善之法,为黄河环保执法提供法治依据
③《条例》的颁布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提供了司法保障
④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随着品牌维权意识的加强与一系列监管措施的严格落实,国家打击侵权的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6月,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接到众举报,查获了一起商标侵权案。案件显示,一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了大量印有知名化妆品企业丹姿集团旗下品牌“水密码”标识的侵权产品。作为公民,如果发现了类似的侵权产品与侵权行为,你会( )
A. 恪守法治精神,对侵权假冒伪劣产品自觉予以抵制
B. 增强社会责任,采用一切手段和方法打击侵权行为
C. 强化公民意识,向国家权力机关投诉举报侵权行为
D. 强化规则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3. 截至2023年2月10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经在火星工作两年,科技人员获取
了大量的一手探测数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如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获取相关数据,揭示了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这表明( )
A. 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客观存在
B. 探测数据揭示火星运动的本质规律
C. 科研成果决定了人们实践的方向
D. 高新技术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14. 坐落于北京前门东区的37座会馆跨越百年历史,相关部门将“一馆一策”分期分批
向社会公开征集会馆文化建设方案,在未来5到8年间把37处会馆整体盘活,让老会馆焕发新活力。“一馆一策”的做法坚持了( )
A. 物质根源于意识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抓住本质与主流
D.
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 如图漫画《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中秋简短唯美文案①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④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入工人、农民、战士中进行调查研究,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著名文献。
针对是否进行改革开放的争论,党中央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具有特殊意义的调查研究,从1977年7月到1980年6月,除中央领导同志出访活动外,派出的部委办代表团出访次数达360次、科教经贸代表团出访次数达472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从脱贫攻坚战中看实情、看真贫,到“十四五”规划编制时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再到多次围绕国家重大规划、重大决策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到破解难题的办法。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