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树 人 大 学 2011 /2012 学年第 一学期 | |||||||||
____级张雨绮胸_________专业________课程期末试卷(A抖音最火晒娃的句子)卷 | |||||||||
题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评 |
分值 | |||||||||
计分 | 徐浩 | ||||||||
联想一键还原 |
一、引论
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39人死亡、192人受伤。此次动车事故是属于突发事件。对灾难的援救,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境内外许多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媒体报道都是精心选择的结果,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组织逻辑、行动规范和工作程式,都是在建构意义。
二、文本分析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选择香港的媒体《明报》《大公报》《文汇报》。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这样的考虑:《星岛日报》除了在香港出版之外,也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同时发行八份日报。旨在为中产阶层读者提供客观而深入的新闻报道,尤以教育和地产新闻深入人心。《大公报》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文汇报》由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上海出版,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主流、高端、权威、亲和,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作为三家在香港有一席之地的大报,如果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看出报社的态度、倾向。他们如何构建7-23动车事故的报道框架进而表达其意识形态内涵,值得深究。
采样发放:本研究利用网上数字报纸,在2010年7月23日至2010年7月31日共9天的时间段,寻得关于“温州动车”(标题+内文)搜素,并人工核对,得到各报报纸报道温州动车的事故的样本数目:《文汇报》11篇,《大公报》14篇。《星岛日报》未能看电子版,直接在他得上搜得102个结果。星岛日报的分析略。
(二)报道时段与报道主题分析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于7月23日,事故發生時,D301上共有乘客558人,D3115次列車旅客1072人。事故造成35人遇難192人受傷。4日下午16點36分,23日晚間的動車事故車次、由杭州開往州南方向的D3115次列車已正點發車,整路線開始正式恢復通行。事故发生后24小时为黄金时段,可以归纳为第一阶段,即7月23日至24日为第一阶段;7月25日救出小伊伊为时间的第二个阶段,之后后续报道不断,7月25日至7月28日为第二个阶段,7月29日开始,报道明显减少,关注同时减少,第三个阶段为7月29日到7月31日。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
文汇报 | 4 | 5 | 3 |
大公报 | 1 | 13 | 1 |
围绕事故的发生及其救援,三报均给予关注,并将报道重点置于第一、二阶段。第一阶段,《文汇报》明显高于《大公报》,第二阶段则《大公报》远高于《文汇报》,13:5,《大公报》已大两倍之多的数量表明其重视程度。第三阶段后续报道《文汇报》高于《大公报》。
尽管两报对事件的关注度不一样,但是主题颇为接近,根据梵。迪克的分析,新闻文本的主题可用其特殊的范式进行组织、实现、表达和暗示,他们常以标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起着概述的功效;也克通过删去不相关的细节信息而得到。
采用梵。迪克的主题推导方式,结合归因推论,发现《大公报》的主题较为理性,一下为《大公报》标题。
高官可免職 逝者不能重生;D301列車司機犧牲;鐵道部副部長趕赴現場救援善後繼續 胡溫:救人第一;上海鐵路局局長被就地免職;鐵路部門全面檢查;事故附近列車亦遭雷擊;鐵道部致歉 允賠償讓旅客滿意;醫護總動員 溫州傾城大營救 ;福建出省動車大面積停運;八方匯攏 通宵施援;親歷者: 追撞時兩列車均在行駛;溫總:對7.23事故嚴肅調查究責;遇難者遺體開始火化。
以上可以看出《大公报》以事件本身为主,没有较多煽情,也没有较多讨责。描述事件本身为主,较为理性。
《文汇报》则看出另一番滋味,以下为他得标题。“附近居民自发赶赴现场救人;消防官兵,
全员出动;血液中心启动应急预案;网上贴出寻人启事;火车还能比飞船快?深切哀悼“七·二三”事故遇难者给人民众真诚负责任的交代;要给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三重门”或只打开第一重“
人文气息的态度已展露无疑。
(三)关键词分析
围绕温州动车事故的报道,两报均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词语频率显示的是某个词在一定文档中的突出程度。词语频率越高(词语出现的次数越多),该词越能体现该文档的内容”本文建构的关键词的具体方法是:先基于文章内容挑选出一定得关键词,是用查功能统计各个关键词的两报的使用数。
文汇报 | 大公报 | |||
关键词及其频次 | 救援 | 5.12 | 事故 | 6.01 |
事故怎么发朋友圈 | 3.65 | 救援 | 3.86 | |
被困 | 3.02 | 被困 | 3.55 | |
生命 | 3.07 | 领导 | 2.29 | |
抢险 | 1.91 | 党 | 2.13 | |
安全 | 1.62 | 生命 | 1.99 | |
领导 | 0.92 | 家属 | 1.86 | |
家属 | 1.09 | 医疗 | 1.56 | |
政府 | 0.83 | 抢险 | 0.97 | |
奇迹 | 谁是卧底的词语0.79 | 奇迹 | 0.04 | |
表中的关键词大多相同,只有两个不一样安全、党和医疗,两者不一样
《文汇报》重视救援,事故,被困与生命。《大公报》则重视事故,再是救援,被困然后是领导。文汇报把救援放在第一位,事件怎么可以先不过问,救人第一。生命与被困众是首先要关心的。《大公报》重视事故本身,事故如何发生,中途的救援也重要,但是人文情感显然没有《文汇报》来得厚重。其次,《大公报》把党和领导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大公报》的政治倾向。
(四)新闻来源分析
媒体在报道中,通过交代新闻来源,可以表明新闻是有根据的,提高报道的可信度。新闻来源包括多个层面:提供新闻线索,提供新闻事实,提供新闻文本,其中,还包括行文中的直接引语的出处。对新闻来源地选择,表明给读者营造客观报道的印象,实质上新闻来源地选择与词汇选择一样,是媒介框架选择与凸显的结果。霍尔认为:消息来源是原始定义者,媒介对原始定义者的屈从及其结构性关系指向媒介的意识形态角。
本文将两报的消息来源建构为6类:政府部门/官员、救援/救治专家,遇难者 /家属,新华社/中新社,境内其他媒体,其他机构/其他人员:
《大公报》据新华电文或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报道累计5篇,《文汇报》则有7篇,而且篇幅较长。《文汇报》对新华社/中新社新闻来源地依赖,有霍尔所认为的“结构性地屈从与原始定义者”,“这种结构性地关系指向着媒体的意识形态角”《大公报》对温州动车事故报道的“平实”有着比较大得关系,新闻处新闻报道风格上的形式。这与《文汇报》有着显著差别。《大公报》中救助/救治专家的消息来源也比《文汇报》多。
本研究发现,新闻来源对报道主题和报道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得影响力,而新闻来源地取舍受制于媒介框架的视角。
三、结论与讨论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代表性纸媒,《大公报》与《文汇报》对温州动车事故(7-23事件)的报道呈现了鲜明的区别,《文汇报》转载或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的报道超过60%,呈现出接近北京的主张。
在温州动车事故的报道中,各报所建的新闻框架与其报刊宗旨及定位相呼应,新闻框架既受制于报刊的意识形态视角,又鲜明地彰显其意识形态倾向。
新闻081 张迪丽(2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