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1. 中共成立初的三次代表大会:(1921-1923年)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选举了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即最低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 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年在汉口召开,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召开,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舞蹈服装
    3.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洛川会议:1937年秋召开,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为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4.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即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1)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召开,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赵薇苏有朋结婚
    (2)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思想准备,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二、建国后召开的会议
    1.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议:1949年10月1日召开,会上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
    (2)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忽视客观规律的总路线,推动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北戴河会议:1958年8月召开,这次会议把“”和人民分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4)庐山会议:1959年召开,错误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5)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决议》。
    (6)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是建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中的经验教训,初步纠正了“反右倾”运动的错误。
深圳服装
    3. “”时期(1966-1976年)
    (1)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八届十二中全会:江青反革命集团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造成党内历史上最大冤案。
    (3)中共“九大”:1969年在北京召开,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4)九届二中全会:1970年夏在庐山召开,削弱了林彪集团的权势。
    4. 徘徊时期 1976-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初召开,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改革和开放的重大政策,纠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
    (2)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3)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召开,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
    (4)中共“十三大”:1987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规划了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蓝图。
    (5)中共“十四大”:1992年在北京召开,确定了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了迈向新世纪的航程。
    (6)中共“十五大”:1997年召开,作了《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李欧(7)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召开,全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8)“十七大”: 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
三、 标志党的工作重心三次转移的会议
    1. 1927年的“八七”会议,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了农村。
    2. 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3.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的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宋小宝耍大牌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万元小生意5.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实现人民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