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文化CULTURE
茶坊过人技巧
文/胡孝博
心存敬畏,行之高远
康德曾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他始终以一种敬畏且谦恭的姿态,探索世间万物之理,让自己的名字永远闪耀于人类历史的长河。
然而,如今的我们身处物欲横流的时代,难逃世俗与功利的桎梏,是否也曾让心中对生命、对自然、对事业的敬畏隐匿无踪?但请铭记,心存敬畏,是一种谦恭而不失智慧的人生态度。
对生命心存敬畏,是一条应谨存于心的道德准则,亦是我们立足于世的基础。对世间一切生命而言,我伯远个人资料
们皆不过宇宙洪荒间一种如蜉蝣般瞬息即逝的存在。而一切生命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有其最神圣的意义。正如圆寂前的弘一法师,再三叮嘱弟子在他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大师参悟一生,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心翼翼地以虔诚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敬畏。大道至简,虽几句叮咛,却尽显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思想家史怀泽曾言:“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敬畏生命者,才可于有限的年华感悟天地之大美,才可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平凡但真实的时刻,赏花开花落之静美,享云卷云舒之恬淡。反观不久前那位在公交车上与司机互殴的女乘客,戾气吞噬了心中的理性,而将全车十多位乘客的生命置于险境,终致惨剧。余悸未平,不禁令人感慨:若她心中存有丝毫对生命的的敬畏与虔诚,又何以致此悲剧?
秦兵马俑导游词对自然心怀敬畏者,才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言得之。人类是自然的恩赐,栖居在苍穹之下,当仰望神秘莫测的星空时,便有了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的慨叹,有了康德穷尽一生在哥尼斯堡仰望星空,更有泰勒斯痴迷于星空、堕入深坑仍不改笑颜。仰望,是一种美丽的姿态,它源于心中深沉的敬畏,象征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对未知事物的向往,更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当“星空”被唤作“太空”,敬畏变成消费和占有,又是何等可悲?
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树木银行”不仅让无数树木幸免于难,更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景仰,安放着一颗颗虔诚、敬畏的心灵。一个多世纪前,曾有位伟大的哲学家——梭罗,甘愿撇开世俗的羁绊,将生命融入自然的怀抱。几百个日夜,他孤身漫步于寂寥空旷的瓦尔登湖畔。他的耳朵充盈着悠然的天籁之声——林鸟唱和、雷鸣震震、雨落清潭,他的眼睛看向残日孤鸿、粼粼波光、杂花簇拥,他追寻着生命最本真、不羁的状态,在最贴近自然之根的地方,心底的喧嚣得以涤净,灵魂得以重塑。在一次次对自然的神圣朝拜中,梭罗感知着天地万物的灵性,渐悟生命与自然之道。而至今,仍沉醉于、得意于、痴狂于工业文明的人们啊,何时你们才愿重拾心中对自然的敬畏,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听听那风,看看那云,静默地注视着一只虫子的爬过?且莫待自然已遍布疮痍,才追悔莫及。张全蛋
对事业心怀敬畏者,永远奔跑在追求完美与极致的道路上。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工程尽善尽美。他究其一生,仅完成一个外立面。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仍在继续,但其早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梭罗也曾在《瓦尔登湖》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工匠,有一天他想造一根手杖,他想,
决策探索2020.3上
高磊个人资料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