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绰有余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坻蛙辞去灵丘县令到国都担任谏官,几个月没有向齐王劝谏过。孟子鼓动他去进谏,他多次进谏没有被采纳,只好辞官回家。孟子的学生问孟子为什么会这样。孟子说自己不为官,不依靠官府,是走是留自己定夺已经是绰绰有余。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绰绰有余
成语拼音:chuò chuò yǒuyú
成语解释: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人、物、财、能力等很宽裕;用不完。也作“绰绰有余”、“绰有宽裕”。
典故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防边上》:“崇山峻岭所在俱有,诚使其险要,多筑土垒,则进攻退守,绰绰有余。”
成语例句:这寓所起先原是两人同住的,今去了魏撰之,房舍尽有,就安寓那闻俊卿主仆三
人,还绰绰有余。(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满腹疑团的成语故事
妙玉来大观园探望惜春,贾宝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两人来到弯弯曲曲的园内小路上,听到潇湘馆内传来叮咚的琴声,两人坐在石头上听这凄惨悠扬的琴声,突然琴弦断了。妙玉要回寺庙,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回到怡红院中。
资料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满腹疑团
成语拼音:mǎn fù yí tuán
成语解释: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
典故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成语例句:虽然他满腹疑团,但还是接受了她的解释。
如坐针毡的成语故事
许多人看了典故南辕北辙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可以实现环球航行,郑国人不也可以通过环球旅行到达楚国吗?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先人弄错了呢?让我们在地球仪上做个实验再下结论吧。
    现在,郑国人从出发点一直往北走,假设一路顺利,首先到达北极,停在北极点。此时,在方向问题上就出现麻烦了。因为北这个方向是相对于极点而言的。现在,郑国人无论是越过北极点继续朝前走,还是转过来往回返,方向都会改为朝南。同样,到达南极点后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无论朝哪边走,方向都是朝北。因此,郑国人如果要经过环球旅行到达楚国,行进方向也必定要改变。若坚持只是朝北走,到达北极点后就无法前进了,更不用谈去楚国。从这一点上看,南辕北辙中的郑国人还是错了。
成语解释:
简短开学第一天寄语成语名称:如坐针毡
成语拼音:rú zuò zhēn zhān
成语解释: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典故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成语例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
能挣钱的方法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请君入瓮
成语拼音:qǐng jūn rù wèng
成语解释: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典故出处:唐 张鷟《朝野佥载 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成语例句:掬西江之水,为尔洗肠,即烧东壁之床,请君入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席方平》)
工力悉敌的成语故事
唐中宗时期,臣聚集在昆明池畔作诗应选,100多篇诗歌由才女上官昭客挑选其中一首作御用歌词。她看中两篇工力悉敌的诗,一是沈佺期的,一是宋之问的,经仔细挑选,最后选中宋之问的诗,让沈佺期也心服口服。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工力悉敌
成语拼音:gōng lì xī dí
成语解释: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典故出处: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成语例句:这两幅山水画工力悉敌,很难分出高下。
涅而不缁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视,在赴晋的途中,子路劝他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的。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涅而不缁
成语拼音:niè ér bù zī
成语解释: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染料;缁:黑。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典故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成语例句:义孙可谓岁寒不凋,涅而不缁者矣。(《晋书 刘曜载记》)
吐哺握发的成语故事
西周时期,周成王继承父亲的遗志,分封诸侯,他封伯禽为鲁侯,周公向兄弟伯禽祝贺,说:“你以前是鲁国的有名能士,你到任后不要忘记你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现今成王的叔叔。你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爱惜人才。”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吐哺握发
成语拼音:清空历史记录tǔ bǔ wò fà
成语解释: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