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扯扯赚大钱(2005.3.17)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6日 16:25)
 
 
  2001年家住湖南省凤凰县的杨志东双喜临门,一是他和妻子贾婷有了自己的儿子杨豪,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快乐。二是他们有了自己的姜糖作坊。作坊本来是由杨志东一手操办起来的,可是作坊的招牌上却写着贾氏姜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杨志东:“那是她祖传下来的手艺,不能打我的杨氏不能用我的名字去吧,如果这样的话她怎样对我我也不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贾氏姜糖是贾婷家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杨志东心里也清楚取名杨氏姜糖是不大可能,可平常在外打理生意也不能没个名分,琢磨来琢磨去这贾氏姜糖作坊的法人代表就由自己来当了,也算是和老婆平分天下了。
  杨志东从小长在乡下,1997年3月在凤凰县城里开了一家杂货店。虽然是小本生意,他的聪明能干终于却得了一位叫贾婷姑娘的芳心,经过一年多的恋爱1998年8月他们结婚了。
 
 
  贾婷:“刚开始看他的个子矮还是不太喜欢,后来发现他还是有优点有好处,他对我好。做生意还可以的,挺有主见的肯定是聪明嘛。”
  为了方便做生意,杨志东主动把家安在了女方家所在的县城。沉浸在幸福中的杨志东,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桩婚姻彻底改变了他以后的命运。
  2000年凤凰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来镇上旅游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凡是到杨
志东这个杂货店买东西的游客,对他的平常商品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最想要的是凤凰特的土特产品,这让杨志东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杨志东:“经常有游客到我们店面上来问,你们这里有什么土特产,我们就答不上来,开始我们想我们店里面卖的东西他们都有卖的,因为都是进的外面拿的货啊,就是天天有人问所以说我想到了小时候吃的那个姜糖。”
  凤凰地处湖南省西部,气候潮湿。据说早在乾隆年间当地人就开始制作姜糖用来御寒。把生姜、红塘、核桃、芝麻等原料放到铁锅里面熬制成糖浆状,稍做冷却,姜糖师傅就要把糖团挂在一铁钩上趁热反复拉扯几十次,直到用料均匀糖质蓬松后再剪成拇指大小的三角块。姜糖吃起来甜脆可口,略带点姜的香味儿。杨志东小的时候常吃,可长大后就没有谁再做过姜糖。现在把姜糖重新推出来肯定会满足那些来凤凰旅游的人,可是转念一想他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杨志东:“那个姜糖我们小时候吃过,看到别人做过自己不会做,我想做这个姜糖呢但是不会做,因为这个姜糖都是别人自己祖传下来的。”
  做姜糖是个手艺活,不是谁都能做得了的。杨志东把这个心事儿跟老婆说了,没想到贾婷的一番话让杨志东大吃一惊。
  贾婷:“我们小的时候呢就跟着父母亲做姜糖,就是剪啊,包啊这些.我们祖祖辈都是做姜糖的,但是关键的时候还是不太会,关键的时候必须要父母亲指点我。”
 
 
  杨志东娶了个漂亮的老婆本来已经心满意足了,没想到老婆还有这一手,为了把姜糖做好,
那段时间杨志东三天两头带着老婆回娘家。他的心思老岳父也明白,多年的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也是件高兴的事。虽然年时已高眼睛又不好,但还是把手艺传授给了女儿贾婷。有了岳父的支持,夫妻两人很快就把多年不见的姜糖重新摆上了柜台。
  杨志东:“把姜糖装起来要拿到那个店铺上面去卖,就是1元钱一小袋,一小袋还不够一两。游客尝一下觉得好吃他们问什么特产,把推荐姜糖给他们,这个效果不错,开始一天卖个几十包七八十包,卖到后面的时候一天卖到几百包,效益觉得不错,比副食的还好一点。”
 
 
  一天几百元钱的经济收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意外的惊喜。 本来是一件高兴事儿,没想到却给杨志东带来了心理压力。做姜糖他是个外行,每天看着妻子从早忙到晚,自己是有劲使不上既心疼又着急,有心思想和岳父学做姜糖,可那是人家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杨志东又不好主动开口,最后还是他的妻子看透了他的心思。
  贾婷:“那时我们都结婚了,快有小孩了,父母都同意交给他这个手艺,赚钱就行,也没什么保密的我们一起做。”
 
 
  2001年10月杨志东关掉了杂货店,在路边租下一个门面,办起一个姜糖作坊。可事情没那么顺利,由于知道姜糖的游客不多,杨志东只能看着一拨拨的游人从他的门前走过去。情急之下杨志东突然想起了结婚时老婆娘家陪送的苗族服饰。
  贾婷:“现在穿苗族服装的人很少了,为了顾客来我们这里的顾客感受到一种民族风情,我们就穿了民族服装。”
  虽然凤凰县大多居住的是苗族和土家族,可平日里穿戴民族服饰的人寥寥无几。杨志东独树一帜,让老婆和另外两个苗族售货员穿戴民族服饰服务,竟然成了古镇上的一道风景。
 
2017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节目单
 
  游客:“这有民族特我们想看看,他们的服饰很美很有特,顺便买点姜糖。”
  店员:“很多游客看到我们穿这个服装都觉得很新奇,然后呢就很主动地来跟我们合影,合影以后呢我们自然而然地就给他们介绍我们的姜糖啊,然后他们也就顺其自然地买我们的姜糖。”
  杨志东的办法虽说简单,效果还不错。上门买姜糖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一颗悬起来的心总算放下了。然而一位不素之客的突然到来,让杨志东又面临一次更大的挑战。
 
 
守信的名言  杨志东:“就有一天早晨我刚刚开门不久,就有一个导游带了一团人突然走进来问我谁是老板,我就说我是老板有什么事吗,他说我上次带了一团长沙的朋友,买了你的姜糖还没有带到长沙,车上那个姜糖全部就溶化了粘成一团了没法吃,你们这个姜糖是不是假的,
那个时候我就很伤心。”
  导游的话也正说中了杨志东的心事。姜糖怕热不易保存已经是老问题了,往往游客买的姜糖还没到家,装在塑料袋里的姜糖就会融化粘在了一起,怎么样才能延长姜糖的保存时间,成了杨志东心里的一件揪心事。
  商品包装公司 姜杰:“当时杨老板也心情特别着急,提出来用什么办法把我们凤凰的这个姜糖,就是我们这个贾氏姜糖能够变成跟其他超市里的糖果一样,能够延长保质期半年以上甚至一年。”
 
 
  那段时间杨志东跑遍了凤凰县大大小小的超市,专门购买一些同类食品拿回家里,反复琢磨他们的包装办法。
  杨志东:“经常去超室看看我们同类的食品,那个食品我看一下它们这个保质期都有12个
月,但是我们那个时候保质期只有几天,我们就把这个糖果包装拆开看一下,它们是用那个锡箔包的,我们反复琢磨研究,锡箔可以延长保质期可以隔热、隔光这个很好。”
 
 
  食品包装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姜糖还没有人用锡纸包装过。从那以后,人们发现杨志东的姜糖变脸了,不仅设计了漂亮的礼品盒,而且里面的姜糖全部改用锡箔纸包装,保质期一下就延长了几个月。
  店员:“我们就向游客介绍这种铝箔的,这种保质期要特别长,打开就这样吃。客人特别喜欢买这种而不是这种,他就是觉得家里人吃吧又不会吃特别多,所以这种保质期特别长特别适合那种家里没冰箱的人。”
  到了2003年,凤凰大大小小的姜糖作坊已经有了几十家,到底谁是正宗地道的凤凰特产彼此争执不休各有言论。杨志东心里清楚谁家姜糖的好坏只有顾客说了才算,除了不断的丰富姜糖的品种,他还在姜糖作坊的门面上做起了文章。
 
 
  其实他的作坊与别人家的没什么两样,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作坊。来这买姜糖的游客出于好奇,总想看看姜糖是怎么做出来的。
  杨志东:“他们游客在前面买姜糖就想看到我们的制作过程,我们做姜糖为了防止那个灰尘啊,就不让游客看得到,但是他们又想看到,又不好放他进去,很多不高兴的,他觉得你不让他看太保守了。”
 
吴君如鬼片电影 
  镇上几家姜糖店正在较劲的时候,杨志东却突然把作坊给拆了。镇上的很多同行都糊涂了,生意做的挺好的,怎么就不干了呢?正在种种猜疑不断的时候,大家发现杨志东的作坊从后面搬到了路边,而且换上了透明的玻璃窗子。
建军节是几月几日
钟欣铜  导游:“到了这边的话就可以在这个车间现场看一下了,非常感兴趣的。因为这是我们凤凰的一个特产,为什么这么好吃,他肯定有一个想看的心理。好像是探究它的来由,再加上回家以后又想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一点的话,家里人肯定问了这是怎么做的,里面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所以看了以后回去好给大家解释一下。”
  游客:“觉得挺新鲜的,看完了就想买。”
 
 
  杨志东的心思没白费,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凡是路过这的游客都要停下来观看他的绝活,他的作坊成为导游向游人介绍当地姜糖文化的一个景点。每天围观的人络绎不绝。现在杨志东的姜糖作坊请了十几个帮手,生意好的时候还是忙不过来,赶上旅游旺季,小小的姜糖每天就能收入万八元钱。每当和人提起自己的姜糖生意,杨志东总是说幸亏娶了个姜糖世家的姑娘,要不自己一个门外汉怎么能发姜糖的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