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文容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8年第7期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源起于辛亥革命前后,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鼎盛。这场划时代的伟大历史运动,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一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共党史、中国现代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绚丽的画面,给后人、特别是给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奋勇前进的青年一代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makiyo是谁 回首百年,当人们透过一个世纪的革命风云,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运动的策源地——保定,则成为人们追忆留法勤工俭学历史不可绕开的一页。
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策源地。运动的发起人李石曾(名煜瀛)先生是保定高阳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化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是多所文化事业机构的创办者,一生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事业,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1902年,李石曾自费赴法求学,到法国后选修农业专业,并出版了专著《大豆》一书。为了继续研究和推广大豆,他于1908年在巴黎西郊创办“巴黎中国豆腐公司”,最初工人全部来自于家乡高阳、蠡县一带。为了提高工人的文
化水平和工艺技能,李石曾在豆腐工厂内开办夜校,工人白天做工,晚上学习,经过几年以工兼学的实践,豆腐工厂的工人提出了“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主张,成为“勤工俭学”一词的由来,同时也促成李石曾勤工俭学思想的萌生。
1917年夏,李石曾在高阳县布里村设立了留法工艺学校。这是国内设立的第一所专门培养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机构。布里村曾是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在华招募和培训工人的基地,且“勤于工作,俭以求学”口号的提出者均是豆腐公司的工人,因此,首先在高阳办预备学校,教者易得其人,学者积极踊跃。学校初创时,校舍设在布里村东北角的一所民宅里,招生对象主要是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自1917年开办,到1920年第三期学生毕业后停办。原留法勤工俭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上将在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物史料展题词中写道:“勤工俭学,旨在济世。回首当年,喜怀旧址,布里巴黎,千载情炽。今日挥毫,用以励志!”他将中国的布里村和法国的巴黎城等量齐观,可见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地位之高。
与此同时,李石曾和蔡元培到保定育德中学宣传留法勤工俭学,育德中学师生积极响应,时任校长王国光对此事非常热心,立即附设了“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把学校的手工工厂改建成留法班的实习工厂。育德中学留法班招生对象为中学校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的青年。留法班1917年秋开始招收第一班学生,学制一年,到1921年共招收四班,注册学生人数213名,其中赴法勤工俭学127人。李富春、李维汉、贺果、张昆弟等70多名湖南学生在第二班学习,有“湖南班”之称。革命前辈刘少奇曾
在第三班学习,但毕业后未赴法,而是转至上海外国语学社补习俄语,后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随后,主办机构华法教育会在保定城市与乡村分别开办留法预备学校(班)成功的基础上,将其经验推广到全国二十余所留法预备学校(班)。
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和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预备班不仅是全国率先成立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班),而且教学质量较高,教学设备优良,赴法人数多,对留法勤工俭学事业的贡献最为突出。湖南学生贺果的日记《上谷日志》里还详细记载了、蔡和森等人在1918年10月6日至10日专程由北京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湖南籍学生以及蔡和森亲自带领湖南初级班学生赴高阳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学习的经过。这是、蔡和森到保定活动的最早文字证明。10月6日到保定后,当天晚上,住在位于西大街北唐家胡同的第一客栈。第二天(10月7日)下午,、蔡和森与育德中学留法班、准备赴布里村留法学校学习的全体湖南学生一起游览了保定古莲花池。这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聚集一堂,为了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侃侃而谈,革命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颇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壮志豪情。从保定留法预备学校(班)走出来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赴法后成为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深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法国时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篇章。还有一些保定籍的留法勤工俭学生,矢志勤工,学有所成,回国后致力于科技教育事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王书堂、曹清泰、张若名、赵雁来、王达甫、张汉文、夏述虞、李泽堂、齐笏屏、胡达佛等。
多少岁可以过妇女节 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重视。1981年5月,保定高阳县举办了首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物资料展览;1981年8月,河北省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成功在北京举办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览”,轰动了京城,在京的留法勤工俭学生和有关领导都参观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文物史料也多已收集到保定。为此,1983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在保定育德中学旧址建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1987年1月,原留法勤工俭学生、元帅给纪念馆题词:“……我祝愿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的建立,能为我国青年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提供一个良好场所”;著名作家萧三在谈到亲历过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时写道:“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批坚强有力的骨干,他们在和人民众一道斗争中,锻炼成为领袖,一直到现在还发挥着伟大的作用”;199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亲笔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在保定举行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研讨会;2007年,为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90周年,在保定举办座谈会……
在这场由近两千名青年演出的激动人心的革命历史剧中,青年知识分子成为其中的主角。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有志青年抱着学习新思想、寻改造中国的道路之目的联袂赴法。他们中的先进分子,通过亲身劳动和阶级斗争的锻炼,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旅欧期间,他们在勤工俭学生和旅法华工中大力宣传
又污又有内涵的网名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配合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建立了旅欧国共两党合作的统一战线,从而推进了革命巨轮的迅猛前进。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大批同志是从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其中不少人为革命壮烈牺牲,有些人后来成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为国家发展富强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结束,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陈毅、、李富春、王若飞、李维汉等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们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先进分子,代表着这一运动的主流,他们的光辉名字和伟大业绩将永远如战鼓、似春雷一样,响彻中国大地,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扬帆远航踏上新征程,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新梦想!小鸭子得救了
位于保定育德中学旧址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河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其基本陈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是全国唯一系统、全面介绍整个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末的展陈。留法纪念馆收藏了一大批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珍贵文物及大量文献史料,陈展常年公开对外展出,对研究这段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资料被挖掘和收集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这里的红故事和留法精神将代代相传,成为培养民族自信、自强和自豪感的重要阵地,无愧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如何制作寿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