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梦莎资料
第一章 绪言
一.1 问题的提出
一.1.1 研究背景
(1)国家对高中教育及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等高中教育纲领性精神 。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职业教育得到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考试评价重视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学校应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提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学生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艺术修养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情况,均纳入评价范畴 。
可见,高中教育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学校不应以考出高分为主要办学追求。作为普通高中而言,如何应对教育的职业性、综合性、实践性要求,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增强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型,是实施国家有关高中教育新政的重要出路。有怎样的课程结构,就有怎样的人才素质结构。对比发现,项目式学习在国外大学院校乃至中小学都有广泛的引用基础,由此也带来人才培养效益的根本差异——
更注重学生习得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不仅是接受知识为最终目的。从目前普通高中教学现状来说,应转变课程管理的体制,由为学生获得高考高分的管理目标核心,转变为学生获得较高层次和较为全面的综合素养为管理目标核心。项目式学习,顺应了国家有关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形势。
(2)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需求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必须丰富学习方式 , 改进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中学物理、化学、技术交叉衍生的教学领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数学学习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根据数学教学计划、目的的要求,以数学语言为中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人的学习是需要讲求方式方法的,在我国现代汉语辞典中,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方式是指说话做事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形状、结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结果产生决定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学习方式呢?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数学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方法及其参与方式。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社会,学生仅凭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无法应对的,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新课标特别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等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 “再创造”过程。 然而,普通高中课程的实施迫于应试的强大压力,尤其是数学课程的学习,仍以解题训练为主要实施方式,以学生获取考试高分为教学目的,学习方式低端、单一,学生学习动力处于被胁迫状态。高中学生课程的核心问题,乃是呼唤有意义的、更高级形态的学习方式。
撒贝宁和经纬mc佳瑶在数学教学实践层面,目前的教学管理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表现为学校科研管理以高考题型走向研究对象,以有效教学管理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速成,以密集的各种考试成绩为管理评价依据;教师以各种题型的讲解和训练巩固为教学管理内容的基本架构,以分层教学管理作为提高分数的基本方法。这些,在学生获得数学理论知识及解题能力较高水平的同时,也将教学目的窄化为学科中心的狭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刘流的女儿
(3)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深远意义
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养成从书本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但也要看到,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学生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学习内容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与探究,冷落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不能提升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难以培养出具有数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向中小学教学延伸,产生了喜人的结果。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
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工程协会与鉴定委员会对学习者的鉴定标准由“传授了什么”转变为“学到了什么”。同样,中国香港地区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推行了教育改革。香港课程开发委员会也积极鼓励推广PBL教学模式。鉴于 PBL教学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对其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PBL教学模式通常是一种让学生以团队方式参与自由任务的方法,鼓励学生不断搜寻信息,自我评价。通过训练学生可以获得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与沟通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和技能。而指导教师也由过去被动授课,转变为激发学生积极性,辅导和提供资源,帮助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
综上可见,项目式学习可以撬动目前高中数学课程单调枯燥的教学现状,为实现数学课程更为完整的育人功能,为培育更为全面发展的学生素养,有积极意义。
一.1.2 文献综述
1.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特征研究
(1李维嘉老婆是谁)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项目中独特而又相互联系的各种任务,最终形成一个或一系列作品。
(2)将学科知识 、概念 、原理融入到项目任务当中,学习者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体验、感悟学科知识、概念、原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建构起学科知识、概念、原理的个性化理解,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自己的高级思维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