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元节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5篇
      中元节又称鬼节,记得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据说是地藏菩萨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饿鬼来寻食物,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盼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
许嵩为什么叫vae
      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认为这一天是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日子。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才智)后,想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非常难过,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自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恳求佛祖关心救救他的母亲。
      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给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教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适)时,佛喜爱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给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欢乐,以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由于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哺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风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进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设于佛像之前,非常虔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化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进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
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非常喧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我国仍有很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风俗。 吴亦凡回应潘长江
10万元左右买什么车好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2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在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风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颜,会发觉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表达,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财务经理岗位职责
      农历七月十五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并称中国岁季节令中的“三元”。这“三元”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贺卡祝老师      中元节本来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乃是道教节日。根据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燃烧冥纸、法船,盼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老北京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都要进行“祈福吉利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这是来源于佛教的风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动要早,我国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开头仿行。“盂兰”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根据《盂兰盆经》而进行仪式,始于梁武帝。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进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
      描写中元节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祖先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由于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
开头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头为七月半鬼节做预备——写包。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烦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头做其他预备。如,将八仙桌擦洁净,倒洁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黄昏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桌子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们假如要烧纸钱,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预备完毕,吃过晚饭、洗过澡我们家就会由爸爸带头引着我们去外边“接客”。爸爸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说“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
      等走到肯定距离后就会开头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点鞭炮。鞭炮点过后,
我们就要鞠躬拜祖。回到家,吃些瓜果,这第一天接客就算完成了。而这个夜晚,八仙桌香炉里的香不能断,要始终燃到其次天。其次天,则是接待来过节的亲戚和“送客”。这一天,在八仙桌上要摆上小茶杯,不时地祭上热茶水。在祭过之后,我们要喝完茶水。而且,在这期间,我们不能遇到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