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训练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了避免第二课时容量过大,路上、外洞我放在第一课时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龙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感受溶洞奇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内洞景象。
3、学习作者记叙、表达的方法,渗透游记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
2、有感情朗读;
3、展开想象,读写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孔隙的特点。
学习者分析:
因为本班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家境不富裕,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阅历,因此,我在充分阅读的文本的基础上,出示有关双龙溶洞的图片,增加直观感受,并有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写话、复述课文。丰富的课件制作,充分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外洞特点:
1、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欣赏了沿途和外洞的景,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过程?(板书:沿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2、泉水是作者的向导,谁能说说它的流经路线?(画泉水)
迎着泉水,作者来到外洞。(课件出示:外洞图片)
3、谁愿跟老师合作,解说外洞?
罗慧娟个人资料大碗娱乐老板是谁师:到了外洞,你瞧!
生:洞口像桥洞似的--------------------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外洞有什么特点?叶圣陶先生用什么方法介绍的?
二、学习孔隙特点:
1、外洞大得出奇,令人惊叹。来到孔隙,作者心情又怎样?
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语。
“好奇”是什么意思?
2、作者对什么好奇?我们从这段话中答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
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
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3、交流:
(小船)这只小船有什么奇特之处?你来读读这句话。
你从哪儿看出来小船窄?
4、这只小船窄得少见,真有意思,老师读读。(故意漏掉“仰卧”)
“仰卧”漏掉行不行?你又体会到小船有什么特点?
最简单的祝福语一句话小结:小船窄又低,这是孔隙第一“奇”。
5、作者还对孔隙的什么好奇?
你可以先读句子,再谈看法。
我们发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船方式——拉船过空隙!这是孔隙第二“奇”。
我们还发现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乘船方式——卧船贴船底!这是孔隙第三“奇”。
6、孔隙为什么有这么多令人好奇的现象?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填空:
读课件,填空:一“奇”小船窄又低,
二“奇”拉船过孔隙,
三“奇”卧船贴船底,
原来孔隙---------------。(板书:窄、低)
7、外洞那么宽、大,孔隙却这般窄、低,只能拉一只小船进出(画出外洞、孔隙小船图),这是谁创造出来的?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工作失误检讨书
作者的写法也同样奇妙!看大屏幕,作者围绕哪个词写孔隙?(指课件)
对,记在书上:说好奇
小结:3个好奇就像3把尺子,作者巧妙地写出了孔隙的低、窄。介
绍孔隙特点,第五自然段还有一处神来之笔,谁发现了?
课件出示: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
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
伤鼻子。
8、这是用什么方法写孔隙?(记在书上:说感觉)
作者写感觉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妙?
“挤压”用动作演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稍微、一点儿”让学生趴在桌上抬头,问:“在空隙能这样吗?为
什么?”
9、孔隙只有一尺低(拿尺子),如果让你卧船过孔隙,你心情如
何?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出你的感受。
10、男女生赛读。
三、感受内洞特点:
过了孔隙,内洞到了,这里别有洞天。谁愿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思考:
说说你最喜欢内洞的什么景物?为什么?
解释“变化多端”、“颜各异”。
适合年会开场的歌曲2、石钟乳、石笋形态变化多端,颜各异,可以想象成动物、宫
室、神仙、器用等40多种,可惜叶老先生没有详细介绍。你能展开想
象,具体写一写吗?
课件出示:
我会写: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各异。你
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双龙洞的石钟乳和
石笋。
课件出示石钟乳、石笋图片。
3、这一切是谁创造出来的?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叶老先生喜欢石钟乳和石笋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出示: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变化多端,再加上颜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从“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体会到了什么?
5、这么神奇的内洞,你想把它介绍大家吗?
6、同桌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同桌合作学习,说说内洞景象。
提示:理清课文顺序:介绍内洞,课文先讲(),然后讲(),接着讲(),最后讲()。
我能按顺序、抓住关键词向同桌介绍内洞!
交流“提示”内容。
7、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关灯)
同学们,你们在内洞吗?我怎么看不见你们?
你在内洞看到了什么,谁来告诉我?
唐伯虎点秋香演员表“天生一个双龙洞,无限风光在其中。”老师还没听够,谁能再介绍一次内洞?
8、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觉得内洞有什么特点?(板书:黑、奇、大)
9、内洞外洞都很大,我该怎么画内洞呢?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我?
谁知道叶老先生用的是什么写法?
四、总结写法:
1、(指板书)今天叶老先生不仅带着我们游览了神奇的双龙洞,他还教我们写游记的方法呢!
2、看看老师的板书,谁发现了?
回忆一下,叶圣陶先生用哪些方法把特点写具体?
3、老师把同学们的发现编成了顺口溜,想读读吗?
课件出示:写游记,要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