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曾在此地拍摄取景,影视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村落入口的古樟树。村落入口空间中的标志性景观是一颗千年古樟树,经常会在各类摄影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出现。这颗古樟树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一直矗立在村口,树叶茂盛,覆荫近一亩,是船家休息,村人和游客纳凉的公共空间。千百年的时间内,古樟树历经磨难,主干被火烧过,被雷劈过,几次三番被日寇被歹徒砍过,都在村民的尽力保护下生存下来,枯干又发新枝。这颗古樟树所营造的村口的公共空间,无疑是村落中与村民最有感情,最有归属感的空间节点。
这种人情化空间,包含了居民们的交往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传统生产方式,结合由宅到院到街巷到村落的传统空间格局,共同构成了传统的人情化空间氛围。那么还原这种人情化空间,应该致力于对历史场景的解读和恢复,剔除当下主流的文化经营和体性介入,这种模式直接破坏了传统的人情化空间,还原人情化空间,就应该从客观的物质空间环境到传统的生活交往模式两方面进行修复。
三、影视作品中对古村落文化自信的帮助
yy银狐影像记录技术的出现及发展,让更多的普通人认识并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于村民们提高文化自信有极大的正面影响。能够唤起对家乡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自豪感。正是因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村落的生存活力。古村落的生活态是基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为根基的,以及与之成套的思想观念、制度礼仪等构成的生活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村落生活状态。
ad提莫出装
简而言之,什么是古村落的生活态?就是在这么一块地,有这么一人,用这样的方法种这样的粮食,说这样的话,喝这样的酒,唱这样的歌,跳这样的舞,才会有了这样的村子,盖这样的房子,穿这样的衣服,用这样的家具……我们欣赏得如醉如痴的粉墙黛瓦幽香古巷,都是这些内在生命力的外化、物化,共同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活态。传统村落之美,其实最深层的是传统生产之美。
生活不易的句子在古村落中拍摄的影视作品,主体往往会体现村落日常生活、文化制度、生活生产方式,并且用这些作为总体框架来对民族文化进行拍摄、记录和传播,甚至有些村民可以作为众演员参与到影片的拍摄中来,这种影视活动必然推动其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而且这样的觉醒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一种村民参与,主客位合作式的民间影像的生产方式。
而影视剧的播出往往对村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带动村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性村落生活态的保护和营造。在我们的实际保护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仅仅做到维护古村落的外形,而通过各种手段,更进一步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解读,却才刚刚开始展开。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二者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
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身韵的训练内容虽来自戏曲和武术,但不是对它们的简单照搬,而是构成了其自身的特点。身韵包含着“形”、“神”、“劲”、“律”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这也构成了神韵的核心所在。
形: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
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
劲:内在的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
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其依循的规律这两层意义。
就一个成熟的古典舞演员来讲,其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备审美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形、神、劲、律”的含义比泛泛所指的“手眼身法步”要具体、明确而且深刻。这四个字是不可割裂的,是古典舞本身的要求。
一、身韵训练中的气息与意境
“气”是舞蹈艺术四元素中占重要地位的元素之一,也是舞蹈艺术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决定因素。俗话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是这个道理。舞蹈在气息的运用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技艺的完善,同时,根据不同的气息运用方式,可产生不同的韵律风格。
黑豆的吃法和做法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气息与意境的重要性■米夏
剧影月报艺术广角
70
“气息”一词最早产生于南齐。南齐的谢赫用以论画,明代的胡应麟则以其诗论,直至清代王士祯提出“神韵说”。“气息”原本是太极中的概念,太极独持的气息占据了古代社会对于舞蹈认知的几乎全部的意识领域,影响着中国舞蹈乃至东亚舞蹈艺术表现风格的形式及体系的建立。韵的审美价值的确立对舞蹈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构成了舞蹈艺术之理念气息观。
总的说来,“气息”既包括了艺术家对宇宙万物的本体的生命体悟,也包括了艺术家对风姿神韵、人格意识、生命态度和情感特征的认知,同时又包括上述诸因素流贯于艺术作品中所显示的风貌与品格。古典舞中的“气息”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是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投射,这不仅是舞蹈中外部姿态的某种推动力,更与舞蹈中的情感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秋祝福佳句大全
而舞蹈创作的任务在于用形体动作、韵律创造一个“意会”的世界。有时一个动作、一个姿势可能胜过千言万语。在舞蹈审美过程中,审美想象的发生是由于审美主体暂时超越了现实的控制,想象力得以充分激发,审美主体的思维也随着舞蹈的进程而驰骋。同时,舞蹈表现的往往是审美情感,更多的是某种象征或暗示,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动作的外部形态与内在的神韵相一致,审美主体也就能够真正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最终得到完整的审美想象和感知。
于平教授曾经谈及:“中国古典舞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以人体线条的呈现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体的文化限制,来构织‘行云流水’的审美意象,来达到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这里谈及的“境界”,其实正是指中国古典舞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意境”。
二、气息与意境对身韵训练的重要性
1.情感表现的作用
“气息”是因为人的情感而存在的,是在生命状态下对情感信息的传递,是内在的具有穿透力的传递,通过想象进入情感状态,用气息和表情来传递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身心一体,内外统一”的“无形”境界。对于一个舞者而言,气息是很重要的修养之一,因为“心”与“形”的高度统一必须要有气息的配合。如悲伤时气息是长吸短吐,动律以旁提为主;高兴时气息是快吸快吐,动律主要以横拧闪点为主;愤怒时气息是短吸长吐,动律以“立圆”、凝、倾为主等。舞蹈表演艺术中的气息是对生活
的体验再现和升华,只有气息流动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感到如何使内在气息与情感相一致,使情感的表现在特定动作中得到体现。
意境是古典舞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意境渲染会创造出感情多样、风格迥异的舞蹈作品。要更好地把握、拿捏古典舞作品中的“意境”,就要了解和掌握“意境”本身。而意境的关键,主要还在于一个“意”字。
例如在“扇”的组合训练中,身韵训练对于情感表达和意
境营造的体现就很明显。人物形象以小生潇洒英俊的气质为主,运用扇子来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气质。组合十分注重人物的“神态”,小生的神态是以一种俊目中露出阳刚,风情中表现儒雅来刻画人物的性格。通过眼睛的虚无、飘渺、放神、聚神及身体的动律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动作由静转入到动,内心的情感带动身体的动律,轻盈的步伐中透露出文人雅士的气质,眼神的收聚中传达文人悠闲自得的状态,仿佛真的置身于“鸟语花香、闲情雅致”的意境中。
而在中国古典舞蹈作品《胭脂扣》中,演员在舞台上的气息忽短忽长,有数不清的琐碎动作,大部分动作都是由在“寻中的行走”这一动作基本舞步基础上衍变和发展而来的。观赏者并不一定能全盘理解,甚至在舞蹈整体进行过程中并不能够全部看清楚,但是,创作者在此想要表达的可能就是角的那种风尘轻薄之感与情感的无依飘荡之情,诠释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最后挣扎,留下无限的遗恨与哀伤。
2.利于挖掘演员表演潜力,展现作品生命力
“身韵”讲究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通过“身韵”的训练达到以神带形、以形传神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也是以人的整个身体为物质材料来创造舞蹈艺术美的结晶。
作品生命力是舞蹈美的基本支撑。舞者在肢体动作中植入对生活丰富深刻的情感体会与经验,在舞台上重演生活中的自己,尽情表达内心激情,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事实证明,只有在表演的过程中把外部的肢体动作和内部的心理情感有机地符合逻辑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实地表现出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进而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大大提高作品的生命力。
古典舞中,水袖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对于营造大气的场面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水袖组合中,讲究“气带腰,腰带肘,肘带腕,腕带指”,依靠气息的提沉收放,带动水袖的开合和刚柔,达到收放自如的表演效果。
例如,作品《扇舞丹青》仅仅借用一把长袖臂的折扇,便充分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书纸上的舞蹈”,其中一点便是依赖演员对“气息”的巧妙运用。演员的气息延绵不断,却又有停有顿,依靠气息推动整个作品向前发展,不随意乱用技巧,不张扬也不浮躁,没有设置任何情
节与戏剧冲突,没有更多外在手段的帮助,反而靠的是舞者的身体和那把扇子,通过舞者自身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的动律,将扇子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绘画笔韵之美比肩。
在古典舞中,气息是充斥周身的,它不仅维系着生命活动的运行,也维系着舞蹈中意识控制下的动作,收放张弛、开合提沉,体现人的心理状态。而意境的营造靠的是多方元素的结合,在舞蹈中只有将它与情感、情绪、节奏自然融于一体,才能达到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中国古典舞讲究“意境深远”,意境的营造也对作品的呈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广角剧影月报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