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是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翻译: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出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农业种植什么项目前景好挣钱多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辨析:《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也就是说,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最不孝的是没有对长辈尽到后代的责任。在孟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讲明其他的两种不孝是什么。到了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才将“无后为大”曲解成为: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作者:孟子(前温玄烨372年-前卫生局职责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107评论花痴
今日头条签约家居作者
11-17 08:55
2179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句赞
踩此文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内容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大概内容就是“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不孝有三:据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十三经注疏》中“无后为大”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提车要注意什么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而自古至今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一种传统思想,就是寄希望于后代人身上,让前人某种思想或者意愿得到延续,如果没有孩子,那就意味着死后无人奉祀,也意味着自此生命彻底断绝,所有就会有不努力娶妻生子导致无后,是最大的不孝。258评论以荒岛之心度红尘
01-21 20:02
1138
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不孝有三种方式,无后仅仅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其他几种到底是什么呢?要想个这个答案,就需要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出处。在《孟子·离娄上》之中,我们看到了这句话的原文“不孝
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看完之后就失望了,孟子压根就没有说其他两样不孝是什么。从孟子行文的语气来看不孝的三个标准,在当时候是非常有名的,并说舜就是一个因为没有后代而不孝的人。孟子自己写着舒服,而且当时的人确实也可以看懂,可后人就不知所云了。既然不孝有三,除了无后之外,还有什么呢?最终终于在《十三经注疏》的《孟子注疏》中到了其他两者的说法,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经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是由汉至唐一千多年中经学的总结性成果,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中国文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其经部之首。在《十三经注疏》中有一套《孟子注疏》,里面解答了这个问题。所谓《孟子注疏》其正文仍为《孟子》,所谓“注”也就是对《孟子》内容的分析解释,而“疏”是后人对“经”和“注”的又一次解释。“注”确定为东汉赵岐所作,而“疏”的
作者却历代都有争论,众说纷纭。幸好,问题的答案恰好在“注”中,我们就能明确知道,给出这个答案的人正是赵岐。赵岐又是何须人也呢。赵崎原本是闲人,年轻的时候学**就非常好,很有才艺,能画一手好画。汉桓帝时,因得罪宦官党羽,怕牵连受祸,匿名逃到了北海卖饼。安丘有个叫孙嵩的人很有眼力,一眼就看赵岐不是个普通人,就把他带回了家,将他藏在复壁之内。终日被困的赵岐隐忍困厄,以坚强的毅力在复壁中写出了《孟子章句》。后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时,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风头过去之后,他拿着这本书出关了,并很快就得到了赏识,不久便官拜太仆,后又拜太常,活了90岁。他说的这三点,倒是有点意思。比如第一条:“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听完这个要求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选择要一个“不孝之徒”,孩子指指点点说父母在生活中确实不少见,但很少有人将此与“孝”联系在一起。第二点:“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我们如今看来,这是一个很荒唐的条件。当不了公务员就是不孝,那么中国的不孝之徒也太多了。即便是在古代,能拿官家俸者能有几人,皆为“不孝”。可能是因为这两点都不太靠谱的缘故,导致除了“无后为大”歪,另两点都鲜有人知的重要原因。194评论叶舞火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