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以及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引导之下,国内汽车企业已将自主创新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在开展自主创新的实践探索中,我国汽车企业基于自身战略资源,形成了自主创新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呈现出六种主要的自主创新类型。一些汽车企业已经推出了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从总体上判断,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仍然处于爬坡起步阶段,发展的潜力很大,但同时也面对着相当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类型
一、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
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支撑汽车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主要有:
(一)研发资金投入
俯卧撑的正确做法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持续、高强度的研发资金投入是汽车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个性化的用户需求、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需要,各国汽车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的力度。全球500强中汽车企业的科技研发费用平均占其销售额的5%以上,零部件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占其销售额的6%~8%,美国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高达60亿~80亿美元,即使在经营亏损的年份也不曾减少。1992年福特汽车公司亏损5亿美元,而研发投入却高达60亿美元。2001年,通用汽车公司研发投入为62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为74亿美元,丰田汽车公司为38.64亿美元。2006年,英国贸工部发表的《2005-2006年度的国际研发排行榜》表明,该年度世界研发经费最多的6家企业中有4家是汽车公司,2006年福特汽车公司研发投入达80亿美元,位居榜首。
(二)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汽车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和管理人才。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自主开发活动和国际合作产品开发项目的增多也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工程师、专家回国工作,参与到内资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活动中。伴随着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中国工程师
为主开发或本土化改进设计的产品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同,一些新技术开始在自主开发产品中得到应用,部分汽车企业已经能够依靠自身的科研团队进行自主车型的开发。
(三)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导向的技术能力提升
从日本、韩国等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经验来看,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导向的技术能力提升对于汽车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这些国家初始的汽车技术基本来源于国外,通过汽车技术的开放式引进,日本、韩国的汽车企业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二次创新,掌握了汽车研发的关键环节,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应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注重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导向的技术能力提升。
(四)对研发的掌控程度
近几年,我国新上市产品中自主开发的重型载货汽车、各种客车、皮卡和专用车已经占车型总量的60%以上,微型汽车占到了100%,表明我国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对产品更新的需要。
郑中基余思敏在轿车领域,内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轿车车身开发设计能力,能够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产品局部改进并推出“年度车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国内汽车企业推出了百余款轿车新车型,其中有自主品牌36款,既有长安奔奔、QQ6等经济型轿车,也有一汽红旗HQ3、奔腾、中华骏捷、上海荣威等中高档轿车,充分显示了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快速成长。不过,我国轿车底盘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还相对较弱,导致自主开发产品的整体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内资汽车企业尚不具备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很多技术来源于国外,对研发流程也未完全掌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通过并购重组、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对外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和利用全球研发资源,仍将是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汽车企业发展战略
由于发展的起点不同,掌握的政策资源也不同,我国汽车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一汽、上汽等大型汽车集团通过与跨国汽车公司之间的合资合作获得在国内汽车工业中的主动权,同时利用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发展自己的研发能力。奇瑞、吉利等内资汽车企业
发展历史短,起点低,没有现成的车型或者成套技术,它们的发展战略是从国有大型汽车企业“挖”人才搞自主研发,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汽车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从低端车起步,以我为主搞自主开发。
(六)市场适应性
刘雨欣八卦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出现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汽车行业开始了优胜劣汰。新车型特别是同级车型的增多,使消费者选择空间增大,各种车型之间的替代作用更为明显,每一款车型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企业积极培育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在开展自主创新时非常重视汽车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市场适应性,只有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自主创新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七)汽车品牌的培育
品牌既是企业形象的高度概括,也是企业发展历程的缩影。这是因为强大的品牌拥有明确的身份特征,并把它与其它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
培育汽车品牌并提高汽车品牌的美誉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汽车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是培育自主汽车品牌的基础,同时,伴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培育自主汽车品牌来说也非常重要。
(八)创新体系与创新文化 归去来兮辞原文
要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汽车企业必须建立并逐步完善创新体系。我国许多汽车企业都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同时积极利用企业外部的研发资源和研发能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文化。建设良好的研发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对于汽车企业取得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类型
在开展自主创新的实践探索中,我国汽车企业基于自身战略资源,形成了自主创新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创新类型。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可大致归纳为下述六种类型:
自主创新类型之一:对外合资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演员高斯
一汽、上汽、北汽、南汽、广汽、福汽等大型汽车集团通过与跨国汽车公司加强合资合作获得在国内汽车工业中的主动权,同时利用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发展自己的研发能力。合资汽车企业积极从跨国汽车公司引进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技术,通过人员交流与培训等方式引进管理经验,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了技术水平。尽管受体制等因素制约,一汽、上汽等大型汽车集团进行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如奇瑞、吉利等内资企业强,但近几年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国家政策引导作用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下,自主创新的外在压力增大,内在动力增强。一汽、上汽等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身积累,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发能力。这是一种自主驱动、渐进式发展的自主创新类型。该创新类型的基本特征见表1。
自主创新类型之二:内资驱动、从完全模仿升级为自主创新
奇瑞、吉利、哈飞、比亚迪等内资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外在市场压力和内在动力都很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冲动,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大大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奇瑞汽车公司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6%以上,吉利汽车公司也维持在6%左右,这与国外汽车公司5%~6%的研发强度相当,而我国多数汽车企业研发强度一般仅在1%左右。作为汽车领域的后来者,奇瑞、吉利等企业都是通过模仿成熟技术迈出第一步,然后与发达国家的汽车设计公司进行技术合作,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汽车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吸引国内外汽车人才,广泛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逐步具备了整车造型、车身、底盘、汽车附件、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子电器等开发设计能力,实现了从完全模仿到仿制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可以说,奇瑞、吉利、哈飞、比亚迪等企业在提升生产能力和装备能力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技术开发平台,跨越了模仿和“低价取胜”阶段,推出的自主品牌轿车得到了市场认可。该创新类型的基本特征见表2。
自主创新类型之三:以我为主、积极利用全球资源
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天津一汽夏利、中国重汽、江西昌河等汽车企业积极与跨国汽车企
业进行合资合作,借助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本、管理、技术、知识等资源发展自己,但在与外方合资合作过程中,这些企业掌握主动,以我为主,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更要具备自主开发的核心竞争力。长安、江淮等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一自主创新类型的基本特征见表3。
自主创新类型之四: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引进产品进行本土化改进设计,借助全球技术平台开展本土研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的背景下,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大都与跨国汽车公司实现了合资。回顾合资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一例外都是从引进国外成熟产品和品牌开始的,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合资企业依靠引进国外成熟产品和品牌的产品更新方式正在被打破,各企业在产品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方式上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引进合资外方母公司的已投产或准备投产的产品,在迅速占领中国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提高国产化水平,典型的例子是北京[JP2]现代、华晨宝马;二是以引进合资外方母公司的产品为主,但在国内进行小范围的产品改进设计,此方面的代表是广州本田、一汽丰田;三是中方和外方设计力量合作进行产品的本土化改进设计,借助全球技术平台逐步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在条件成熟时推出自主汽车品牌,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汽车和上海通用。这三种技术路线的共同特点是:先引进生产技术,使用国外原品牌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再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产品在进入中国前,都根据中国的法规和使用条件进行过一些适应性改进;受合资公司中方母公司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在产品发展方向上合资外方掌握着主动权和决策权,但伴随着中方技术水平的
提升,中方的声音逐渐增强。前两种技术路线尚不能称为自主创新,第三种技术路线在推进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方面做出了贡献,称得上是一种自主创新的典型类型。在此创新类型下,中国工程师参与的程度大,所开发的产品也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该创新类型的基本特征见表4。
自主创新类型之五:整合资源,着重开展集成创新
清明节的好词好句北汽福田、长城等汽车企业开始曾经历过模仿阶段,但它们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形成了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北汽福田、长城等汽车企业探索的是一种开放化的自主创新模式,这种开放化的自主创新模式的重点是开展集成创新。该创新类型的基本特征见表5。
自主创新类型之六:大量借助外部能力研发,逐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
顺应国际上借助外部能力研发的潮流,我国华晨汽车等企业在发展初期借助国外力量开发新产品,委托国外研发机构设计车型,然后逐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也就是说,在起步阶段,华晨等企业依靠外部资源搞研发,企业自身并没有知识产权和控制权。在起步阶段之后,华晨大量借助外部能力研发,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资源基础之上发展自主品牌,走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依靠自身的研发队伍,同时借助外部研发能力,华晨完成了对引进丰田海狮技术的再创新,并在早期中华轿车的基础上,推出了尊驰、骏捷等创新产品。自主创新类型六的基本特征见表6。
三、我国整车企业自主创新所处的阶段
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以及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引导之下,包括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已将自主创新放在了重要位置上,积极与跨国汽车公司、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零部件企业进行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创新体系。可以说,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机制正逐渐形成,一些汽车企业推出了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并得到了市场认可。2005年以来,自主品牌产品已经占全部汽车产量的50%以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引进技术推出产品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变。我国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自主开发的轿车产品在1.6L以下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在开展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创新类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