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电影,带你⾛进14个⼼理学派!(上)
⼼理电影
电影《移魂⼥郎》(1999)剧照
作者:海苔熊
和鸣记按:作者为台湾⼤学⼼理所硕⼠,⽬前是多家杂志和⽹络媒体的专栏作家。⽂中涉及电影⽚名及⽚中⾓⾊名字的汉译,以及⼀些⼼理学术语可能与我们习惯的表述有所不同。编辑时或略作改动,或保留原⽂作为对照。
前⾔
“电影,是穷⼈的⼼理。”电影⾥⾯⼤量的隐喻与投射,让⼈默默地去看见⾃⼰不愿意去⾯对的部分,思考那些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触碰某些感动、靠近某些柔软,甚⾄,让你想起⼀些⼈、⼀段关系、⼀⽚被你遗忘的回忆。事实上,已经有⼤量的电影在医院与学校被实践,电影提供不同的视听刺激与⾓⾊取替,如果从叙事“以故事引故事的观点”,有时候藉由⾓⾊的故事,可能也可以勾起⾃⼰的故事。
怎么办理网上银行你呢?有没有哪部电影⼀直住在你⼼⾥?它疗愈了你⼼中哪⼀块原本要崩坏的地⽅?或者,你曾经在哪部⽚⾥,遇见你⾃⼰?
⼀、古典精神分析
性与攻击,是⽣命的两⼤驱⼒。
理论简介
现在的科学⼼理学家⼤多不太喜欢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因为他总是把所有事情都跟“性”挂勾在⼀起,⽽且他的潜意识理论⼏乎可以解释所有东西,包括正的反的,甚⾄可以对相反的⾏为做出同⼀的解释。例如:你那天之所
泷本美织以“迟到”,是因为你不想要变成第⼀个到、却⼜要等⼤家的⼈,晚到,其实是⼀种童年被母亲丢下的恐惧。你那天之所以“早到”,是因为你想抗拒⼼中对母亲的怀念,所以藉由提早半⼩时到,你终于可以不去想起当年母亲是如何把你丢下。
玛丽公主 Princesse Marie (2004)
影⽚推荐01《玛丽公主》
这是⼀部会让你对弗洛伊德改观的电影!
“孩⼦们对我来说,⼀半是我⾃⼰,⼀半是枷锁。”——玛丽公主《玛丽公主》
“有⼀个⾓⾊我们永远也扮演不好,那就是为⼈⽗母。”——弗洛伊德《玛丽公主》
如果你仔细看完《玛丽公主》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弗罗伊德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固执”。这部⽚主要描述弗洛伊德与个案玛丽公主进⾏精神分析的过程,很多画⾯流露出弗洛伊德的真感情,更多的对话会让你倒吸⼀⼝⽓。
分享我⾃⼰倒吸⼀⼝⽓的经历,⼀个师曾经跟我说“如果你仔细看那些所谓的‘不良少年’,他们多半也都会有混乱的恋爱、性爱关系。我把它称为‘早秋症候’,不过这是我的观察啦!”我⼀开始以为他是随便讲的,但后来我回去翻个案记录,发现那些俗称偏差⾏为的孩⼦,其实⼤多也伴随着复杂的情感关系、性平案件(性骚扰与性侵害等),⽽类似的观点也可以在近期的青少年研究中看见——⽽⼀转⾝我才发现,其实弗洛伊德早就有开⽰了:“性与攻击,是⼈的两⼤驱⼒。”
有⼀天你会了解到,那些我们⽣命中的爱恨情仇,不过是早期与⽗母经验的再现,你对⽗母的爱与恨,也会转移到⾃⼰的伴侣与师⾝上(当代的依恋理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谈这个议题)。想知道为什么吗?请继续往下读客体关系与克
的伴侣与师⾝上(当代的依恋理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谈这个议题)。想知道为什么吗?请继续往下读客体关系与克莱恩学派。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我⼼理学、⼈际精神分析、
当代克莱恩学派
那个占据你⼼中最多恨的⼈,往往也夹杂着你最多的爱。
理论简介
读到这⾥,你有没有发现⼀件很吊诡的事情:既然弗洛伊德说我们是“驱乐避苦”的,为什么我们会伤害⾃⼰?从克莱恩(Melanie Klein)的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的⾓度来看,不论你的⼈⽣经验多复杂,⽣命中第⼀段⼈际关系⼀定是母亲。⼩时候我们对妈妈形成了两种印象“好妈妈”与“坏妈妈”,其实这两个妈妈也会住进我们的⼼⾥,所以你内在也有⼀个“好的”与“坏的”⾃⼰。当你乖乖不哭、考试都考⼀百分的时候,妈妈⿎励你,这时候就是“好妈妈—好我”的连结;当你⼤哭⼤闹、破坏东西、抢兄弟姊妹玩具、表现不好的时候、妈妈责骂你,这就是“坏妈妈—坏我”的连结。
如果你⼩时候总是充满各种“坏妈妈—坏我”的经验,你也很容易“处罚⾃⼰”。藉由伤害⾃⼰去消除⼀些不可以被那个“内在妈妈”接受的部份,藉由让⾃⼰流⾎,切割掉不好的部份、不让它感染到你⾝上其他好的部份。甚⾄,你对母亲会有⼀些隐藏的怨恨,⼼想:如果妈妈是“好”的,她为什么没有把这些“好”传给我?如果妈妈是“不好”的,⼜为什么要把这
个“不好”传给我?
“有的⼈虽然离开了⽗母,却⼀直渴求⼀个能替代⽗母的⼈。”
——冈⽥尊司《母亲这种病》
母亲,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对于母亲有很多“看不见的担⼼”,⼀⽅⾯害怕她会丢下我们离⾃⼰⽽去,另⼀⽅⾯⼜不能忍受世界上竟然有⼀个如此强⼤的存在(毕竟她⽀配着年幼的我们的⽣死),⽽这些担⼼,也变成⽇后你恋爱或⽣活的⽆形阻碍。换⾔之,忧郁、上瘾症、⾃残、茧居、虐待、离婚、完美主义等诸多问题,其实都与母亲的态度或相处模式有关──甚⾄,与你的伴侣选择有关。
钢琴教师 La pianiste (2001)
影⽚推荐02《钢琴教师》
没有⿁、没有杀⼈魔,但堪称是14部影⽚中最让⼈屏息战栗的电影!
你有⼀个不想被看见的、伤害⾃⼰的坏习惯吗?你曾经抠掉伤⼝的结痂、咬⼿指到流⾎、⽤指甲⼑剪脚⽪吗?如果你曾经有“让⾃⼰流⾎的经验”,那些你所压抑的⾃⼰,究竟代表那些欲望呢?
飞蛾扑火的歇后语《钢琴教师》(La Painiste)描述⼀位将近40岁的⼥钢琴⽼师Erika与男学⽣Klemmer的师⽣恋,整部⽚描述Erika与母亲⽀配—服从的关系,母⼥间对话与⾏为间的不⼀致,并将这样的关系,复制到她与学⽣Klemmer的关系⾥。⼀幕幕的⾃我伤害,或是攻击别⼈、其实只是⼀种欲望的宣泄,同时也是对⾃⼰的攻击。
三、英国客体关系学派、⾝份⼼理学、
⾃体⼼理学
有些⼈之所以你受伤难过,却⼜难以让你放下,是因为他们提供的那些负⾯安抚,让你感到安⼼与熟悉。
理论简介梦见爬山
为什么你总是爱上某种“型”的⼈?可能是外表、个性、对待你的⽅式等等。或者,那些“曾经是你最爱的特质”,到后来都变成你最讨厌的特质?为什么会这样(海苔熊⾃选同场加映:爱情⼼理学告诉你:为什么,总是遇不到对的⼈?)?
关于爱与被爱,另⼀个吊诡的问题是——既然弗洛伊德说我们是“驱乐避苦”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讨苦吃?英国客体关系学者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可能会跟你说:“因为我们在感情⾥⾯索求的从来不
是‘爱’或‘快乐’本⾝,⽽是寻求‘客体’。这个客体可能会让你痛苦(负⾯安抚),但有安抚总⽐没有安抚好,所以我们会飞蛾扑⽕、把受虐当成愉快。”
壳中裂缝 (⼜名双⾯诱惑)
Die Unsichtbare (2011)
影⽚推荐03《双⾯诱惑》
推荐给童年总是被忽略、总是活在别⼈期待下的你!
《双⾯诱惑》描述⼀个表现差强⼈意的戏剧系⼥孩约瑟芬,有⼀个⾝⼼障碍、需要照顾的妹妹,也因为这样母亲都把注意⼒放在妹妹⾝上,忽略了约瑟芬其实也要被照顾、被在乎。约瑟芬透过伤害⾃⼰让母亲在乎,透过在现实⽣活中去扮演浪荡⼥“卡蜜⼉”来获得导演对他的青睐、勾搭上⼀位隧道⼯程师。其实,那些她对爱的渴求、对于被关注的期待、为了戏的牺牲与改变,都是因为她想要被看见、被珍惜。你⼼⾥,是否也有⼀个想要被好好珍惜的⾃⼰? 
四、新精神分析理论
有时候你将⼀个⼈推开,是因为你⽆法接受或相信他对你的好是“真的”。
理论简介
什么是疯狂?⼼理真的有⽤吗?在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等相关理论告⼀段落之前,⽼师预留了⼀堂课让我们回顾这些理论的学者与相关的个案。例如,有个孩⼦在游戏时⼀直攻击师,师只是跟他说“如果你选择继续攻击我,你就会选择停⽌游戏喔。”但是师还是忍耐他攻击直达18次之后,孩⼦才终于停下来,静静坐在⼀个娃娃旁边。因为他只知道⽤攻击的⽅式,来和世界互动。每次他只要攻击别⼈,别⼈都离开(并验证他的假设:你看吧!果然连你都会离开我。)可是师这样的等待,反⽽让他失去控制感(怎么不灵了?)
只是,不是所有的都会带来“改变”。
“……你的个案⾛多深,绝对跟你⾃⼰曾经⾛过的路有关系啦,因为没有⾛过的⼈来看,就算⾛到了你也看不到啦……但是这件事绝对不是只有时间的问题啦。”⼀个资深⼼理分析师曾这样说,这让我开始反省到师的有限性,⽽且
是“很⼤”的有限性。因为改变本就是困难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放弃那些你所熟悉和拥有的⼀切──退⼀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的句子图片步来说,或许我们某种程度上都是有“有病”的、渴望改变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勇⽓,那这样的我们,⼜何德何能去“”个案?
移魂⼥郎 (⼜名⼥⽣向前⾛)
Girl, Interrupted (1999)
影⽚推荐04《⼥⽣向前⾛》
14部影⽚中我最爱的⼀部!
“发疯并不是⼀时失常,或是咽下⼀个⿊暗的秘密,⽽是你我的⼈格鲜明化。”——苏珊娜《⼥⽣向前⾛》
我们真的⽐“精神病院”⾥⾯的⼈“正常”吗?《⼥⽣向前⾛》尝试挑战与颠覆这个问题,主⾓苏珊娜因为⾃伤、⼤量吞安眠
我们真的⽐“精神病院”⾥⾯的⼈“正常”吗?《⼥⽣向前⾛》尝试挑战与颠覆这个问题,主⾓苏珊娜因为⾃伤、⼤量吞、和朋友的⽗亲发⽣关系被诊断出边缘性⼈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送进精神病院,试图逃跑、⽬睹病友Daisy⾃杀、被病友背叛等等的过程。出院的那些病友
不见得真正好了,留在病院⾥⾯的也不见得⽐外⾯的⼈糟糕,就像是长期住院、语⾔刻薄的Lisa所说的:“我有说错什么吗?我只是⽐外⾯的⼈诚实⽽已,不像他们⼀样虚伪!”
“世上⼀触即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真的太多了。那些事情都等着被引爆,等着我们去引爆。你知道吗?那些都等着我们去引爆。不禁让我觉得奇怪,这我他妈的摸不头脑⋯⋯为什么没有⼈来引爆我的?为什么⼤家都忽略我?为什么没有⼈勇敢的说出我的真⾯⽬,说我是个该死的婊⼦,说我⽗母希望我死?”《⼥⽣向前⾛》中的Lisa说。
“因为你早就死了,Lisa!没有⼈在乎你死不死,因为你早就死了。你的⼼早就冷了!所以你才会⼀⽽再再⽽三地回来(疗养院),你才不⾃由。你需要这⾥,你就回来才会觉得⾃⼰活着,真可悲。”
苏珊娜反击,对她来说,她宁可选择虚伪但是情绪起伏较少的院外⽣活,也不愿意真实与残酷地与Lisa⼀起度过余⽣。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瑞⼠⼼理学家,创⽴了荣格⼈格分析⼼理学理论
五、荣格⼼理分析
“我宁可成为⼀个完整的⼈,⽽不是⼀个好⼈。”(卡尔·荣格)
理论简介
你⼼⾥⾯有没有⼀块发臭的、灰暗的、潮湿的、被你遗忘⼜不愿意去⾯对的地⽅?在前⾯许多的学派都要我们去看见、辨识⾃⼰阴暗的⼀⾯之时,荣格(Carl Young)要我们把那些好的、坏的、⾃私的、温暖的、光明的、⿊暗的、接纳的、抗拒的都“认”回来,因为它们都是⾃⼰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往往会遇到⾃⼰讨厌,但⼜深爱的⼈——因为在他们⾝上,你看见那些不愿意承认,却⼜百般渴望的⾃⼰。
很多⼈看见⾃⼰的伤痛之后都想要逃跑。但是我们真的可以逃⾛吗?有的⼈花⼀辈⼦去想尽办法逃跑,却还是同样活在他的循环当中,遇到类似的烂⼈、在差不多的地⽅跌倒。荣格认为,这些你想逃⾛的部份,都是不想接纳的阴影(Shadow)、⿊暗中的⾃我、不允许成为的“那个⼈”。像是《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神隐少⼥》中的钱婆婆、《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虎,其实都是主⾓的阴影。为了不变成这样的⼈,我们很努⼒地让⾃⼰戴上⾯具(Persona),不去碰触⿊暗的那块,就像是戴上⾯具就变得威猛的《兰陵王》⼀样,让⼤家忘记他⾯具下的柔弱与纤细。
沉睡魔咒 Maleficent (2014)
影⽚推荐05《⿊魔⼥:沉睡魔咒》
搞笑欢乐⼜寓意深长的动画⽚,合家适宜,⼤⼩朋友⼀起看!
所有的光明都是伴随⿊暗⽽存在的。
在《⿊魔⼥:沉睡魔咒》中,男⼦史蒂芬为了王位夺⾛魔⼥梅菲瑟的翅膀,还娶了漂亮的公主、⽣下奥劳拉公主。梅菲瑟被背叛后由悲转恨,于是诅咒奥劳拉公主在16岁成年之时会陷⼊长眠,除⾮得到真爱之吻,不然世界上没有任何⼒量可以唤醒她。没想到,魔⼥梅菲瑟却在最后显露出母性温柔的⼀⾯……。
⾛过灰暗的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之后,荣格提供⼀个更完整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个“全部的⼈”。就像是前⾯所说的,那些让你最恨的⼈,也曾经负载着很⼤的爱;⽽那些“曾经觉得已经跌到⾕地⽆法再去爱的⾃⼰”,可能仍然有再爱、再拥抱的能⼒。
六、阿德勒⼼理
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在于“你”是什么样⼦。(阿德勒《被讨厌的勇⽓》)
理论简介
你之所以会是现在的你,其实都是早期经验(Early Experiences,ERs)在你⾝上留下的“⽣活风格”(Life Style),所以阿德勒(Alfred Adler)要⼤家去想想:⼩时候印象最深的3个记忆是什么?你在家中的⼿⾜排⾏是什么(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时候你跟谁最好?爸爸⽐较疼谁?妈
妈⼜跟谁⽐较亲呢?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本主义⼼理学先驱,个体⼼理学的创始⼈。
这些过去的经验形塑现在的你,你⾝边那些靠撒娇来获得别⼈帮助的⼈,或许是因为⼩时候他在家⾥⾯就是透过这种⽅式,来从⽗母⾝上讨爱的;那些厌恶跟别⼈太过亲近的⼈,或许是因为⽗母⽐较照顾弟妹,⽽训练成“独⽴”的技能所留下来的“副作⽤”;⽽你之所以会⾮常在意别⼈的看法,可能是因为⼩时候吃饭你都吃很慢、或是在家⾥⾯总是被骂、被打,所以你习得了“察颜观⾊”的能⼒,免去⽪⾁之苦。
想起阿德勒的另⼀句名⾔:“幸运的⼈⼀⽣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都在治愈童年。”——和鸣记编者按
地球上的星星 (⼜名⼼中的⼩星星)刘若英与陈升的故事
Taare Zameen Par (2007)
影⽚推荐06《⼼中的⼩星星》
给⼼⾥⾯住着⼀个不被看好⼜从不屈服的你!
“关⼼啊,是真的⾮常重要,它拥有的⼒量,是痛苦的慰藉,让孩⼦觉得是被需要的。”——尼康《⼼中的⼩星星》
我们虽然知道教养很重要,但很多⼈都是第⼀次当⽗母,我们⼜要如何陪伴孩⼦,尤其是你的孩⼦和别⼈“很不⼀样”的时候?《⼼中的⼩星星》描述⼋岁有学习障碍的伊翔,数学算⼀题好多遍都算不对(嗯,这个经验我也有),花了⼀整节课很努⼒地⽤“想象⼒”解数学才解出⼀题。调⽪的他喝奶茶、⾛路甚⾄连罚站都可以和墙上的海报玩,和品学兼优的哥哥相较之下,他更显得“异常”。在家⼈⽼师的辱骂、转到⾼压的私⽴⼩学之下,他渐渐失去了⾃信、变得郁郁寡欢,直到美术⽼师尼康(三个傻⽠⾥⾯的主⾓饰演)出现与⿎励,才让他渐渐回⾃⼰。
不过,如果阿德勒只讲到这⾥⼤概也和弗洛伊德差不了多少,⼜是⼀个只负责解释不负责解决的⼈啊!幸好,《被讨厌的勇⽓》⾥⾯有个核⼼概念“虚构的⽬的论”把阿德勒从“过去”带向“未来”:你的不幸,是⾃⼰选择的。与其被过去的悲伤、与⽗母的关系、与旧爱的纠葛绑住,阿德勒更相信我们不但要回顾过去,更展望未来。
问题是,如果你和伊翔⼀样缺乏⾃信(例如数学从来没考超过60分),觉得⾃⼰什么都不好,“展望未来”会不会只是⼀种⼝号?正因为这样,他⼈的陪伴与⿎励就更为重要,像是尼康与伊翔的关系,就是⼀种对他的“接纳”。当你不再希望从别⼈⾝上获得评价,⽽是看见“⾃⼰的存在”本来就有意义,⾃信也会慢慢长出来。 
七、存在主义⼼理
最害怕死亡的⼈,是那些从来没有好好活着的⼈。
理论简介
“他们要你做什么就做,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当年纳粹把傅兰柯(Viktor E. Frankl)和⽼婆抓进集中营,这是傅兰柯和⽼婆分开之前说的最后⼀句话。傅兰柯每天着⽣不如死的⽣活,好⼏次都到崩溃边缘很想⼲脆⾃我了结⼀死了之,但想到要活着出去和⽼婆重逢,就咬着⽛撑下来——但等到他重获⾃由之后,他⽼婆并没有挺过来……你可以想见这样的失落与绝望有多⼤?不过,在朋友的协助下,他⼜重回医院⼯作,利⽤⼼理协助其他⼈,并在他建构的理论中重新到⽣命的意义。
如果你有过像傅兰柯⼀样跌落⽣命低⾕的经验,你⼀定问过⾃⼰这⼏个问题:⽣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如果我们终将⼀死,如果每段关系、每件事情都不是永久的,那还有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