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重要作品译文(三)轩辕传奇礼包
皎然《诗式》选录译文
诗是各种微妙事物之花的果实(按,这里是以《诗经》作为诗歌的代表,故下一句说,《诗》是“《六经》之菁英”),是《六经》中的精英,虽然(不都是)圣人(按,指孔子)的(创作)功绩,但(其中的)美妙之处都是(符合)圣人的衡量尺度。那天地日月,变化深奥莫测;鬼神之道,隐约微冥,(经过诗人的)精微思想的搜索,万事万物都掩藏不了它们的巧妙之处(而在诗中表现出来)。(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立意必须奇险,出人意表,定句必须高标准,虽然说(这些)都是由我决定取舍,但(只要能如此,)取得的成果就若有神助。至于像那些天真挺拔的语句,(好像)要与天地自然较量长短,(真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其中的奥妙)非作者自己是不能知道的!从西汉以来,文体四变。我恐怕“风雅”的传统逐渐泯灭丧失,就想探讨研究,用以矫正它(按,指诗歌创作)的源头。现在,我从两汉以来到我们大唐,取其若干人的名篇丽句(加以分析考较),命名为《诗式》,使得那些没有创作灵性的人(能通过《诗式》)获得创作的灵性。如果君子见知我的用心,也许会有益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吧!。
提示:提出写作《诗式》的宗旨,标出自己写作《诗式》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通过它获得创作的本领。
郭麒麟官宣女友
明势
创作高手的写作,就好像登荆山和巫山,以观览三湘和鄢、郢的山川胜景,它迂回磅礴,变化万千,姿态各异(就好像文体开阖之态,创作思维变化之势);有的山势高耸入天,独立高峙,不与它山为伍,气势飞腾,连绵不断(奇妙的姿势在于好像是诗的工致),有的江河,长长的水流清晰可见,万里无波,突然又表现出高深迂复的形状(奇异的姿势就好像诗兴的互相生发):古今创作的超尘绝俗之作,都可以达到这种极其高妙的境界。
提示;以山川形胜的千变万化难以言状比喻古今超尘绝俗之诗作的境界的深微奇妙。
明作用?
明四声
音乐的乐章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的说法,没有听说(平、上、去、入)“四声”的说法,近代自周颙、刘绘才传出这种说法。宫商使诗歌体势流畅,使低沉和高昂的音节轻重分明,韵律和谐,感情高雅,这(按,指“五音”)不会损害诗文的格调。沈约严格地制定“八病”(按,指八种声律上的毛病),琐碎的运用(平、上、去、入)“四声”,所以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丧失殆尽。后来的“才子”,天资(本来)不高,又被沈约的低劣之法所迷惑,糊里糊涂地随波逐流,沉溺其中,迷途不返。
提示:肯定古之“宫商”,批评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不过“四声八病”虽流于琐碎繁苛,但自有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它为唐代近
蚂蚁怕什么体诗的格律的形成提供了初步基础。
文章宗旨
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评语:康乐公(按,指晋宋之际的大诗人谢灵运)少年时就能创作诗文,生性聪慧,思想明澈,及至他通晓佛典,思维更加精深,所以所作的诗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这难道不是佛学之道的襄助吗?文章是为天下服务的,怎么能只为私人所用!从前(我)与一些人讨论康乐公文作,(认为他的诗)感情性灵真实,崇尚灵感的生发,不太顾及辞语文彩的运用,而(所作之诗)风格自然。那清朗的日光之中,广大的天地万变之物和秋季变幻之景,都容纳在他的诗歌创作的内容之中;彩云随风,舒卷飘荡,瞬息万状,像他诗歌创作的无穷变化。如果不是如此,(他的)诗怎么能达到(如此)高尚的格调、浩然的正气、纯正的体式、高古的风貌、美好的才性、宏伟的道德、超逸的声调、和谐的音韵呢?至于像《述祖德》一章、《拟邺中》八首、《经庐陵王墓》、《临池上楼》,认识高洁明澈,那真是诗中的日月啊,(凡夫俗子)怎么能攀附比拟于万一呢?汤惠休评论说,谢灵运诗就像刚出水的芙蓉花(那样高雅洁净,超尘脱俗),这句话倒是颇近于(谢诗的)真实境界了,所以(谢诗)上能追随《诗经》、《离骚》,下可超越晋、宋的诗作,建安诗歌(可以说)是它最早的形态吧?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提示:中心是评论谢灵运诗,认为他的创作是“诗中日月”,不可攀缘。它“上蹑风骚,下超魏晋”,直接地继承了建安的诗歌创作。
皎然对谢诗的评论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我们实事求是,他是有点言过其实了。晋代的左思、刘琨、郭璞,虽然创作不多,但其成就,康乐恐难以超越,更不用说几乎是同时代而稍早的陶渊明,谢公更是“安可攀缘哉”?批评家囿于自见,难以完全公正,于此可见一例。
取境
评语:有人说:诗歌可以不借助于修饰,任其丑陋朴实,只要风貌音韵纯正,天真自然的形态(得以)完全保存,就可以称之为上等之作。我却说:不是如此!无盐(按,古时的一个容貌丑陋而道德高尚的女子)缺少美貌的容颜,而有高尚的德行,但如何能比得上周文王之妻太姒既有容貌又有德行呢?又有人说:作诗不需要用心苦思,用心苦思就会丧失自然的品质。(我认为)这话也不能这样说。(人常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获取(作诗的)境界时,必须进入最艰险的地步,才能获取奇异的诗句。成篇之后,再观看它的体气风貌,(感觉)也只是平常的很,好像是未经深思苦想就得到的,这才是作诗的高手啊!有时候(创作时)思绪凝寂而精神旺盛,佳句连绵纵横,好像不可遏制,宛然若有神助。如果不是有神助,那大概是作者平时积累了深思熟虑,(创作时)因精神旺盛而取得佳句连篇的吗?
提示:皎然再这里论述了诗歌创作的“取境”问题。所谓“取境”应当就是获取诗歌得意境。他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形:一是灵感开通,创作顺畅;二是“取境”艰难,灵感滞涩,必须通过极其艰苦得构思,才能“始见奇句”,获得创作得成功。皎然在此论述得
香港娱乐新闻灵感问题,特别始后者的“取境”之难的情况,可能始皎然在诗歌意境理论上的独特贡献。
重意诗例
评语:(有意境的)诗歌有两重以上的意味,那是诗歌文字之外的旨意。如果遇到高手如康乐公,细心地阅读观察他的作品,(就似乎)只见诗人的情性,不见作品的文字,那真是诗道的最高境界啊!假使这道理被儒家所遵从,(《诗经》)就冠于六经之首;被道家所遵从,就能居于各种微妙哲理之门;被佛家所遵从,就能明澈佛道的奥妙;只是恐怕荆人不在,空有挥斤之人,(像康乐公那样的)好诗无有识之者矣,正所谓钟期已死,故有伯牙无知音之叹。从前我唐协律朗吴兢与越地僧人玄监集录古今诗人秀句,这二人本就缺乏灵性,选录(秀句)又不精,所采录的多是一些浮浅之句,用来诱骗童蒙和凡俗之人,不过是使对诗道一窍不通的人提供了偷窃前人诗句的方便,这与借贼兵又供其粮秣(反受其害)那样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对“诗教”是毫无益处的。
提示:举例论述“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的审美品格的内涵和意义。有意境的作品,如谢灵运诗,就有这种超越表层文字和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乃至不尽的审美意味会引起和激发读者无穷无尽的审美
情思,这实际上已经揭示出了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对司空图、严羽、王国维等人的意境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辩体有一十九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