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辩,胜雄百万
------《将相和》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对文本的解读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理清文章的思路
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自成体系,跃宕起伏,极为耐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可分为:“进退两难,临危请命,智勇对敌,完璧归赵”四个层次,其中“临危请命与智勇对敌”是重点,把蔺相如的智勇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可分为“秦王约赵王会见,相如劝赵王赴会,廉颇作抵御准备,秦王
要赵王鼓瑟,相如逼秦王击缶”五个层次。其中重点是“劝赵王赴约,逼秦王击缶”可见蔺相如之勇;作抵御准备,秦王不敢怎样,可见廉颇之威。
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可分为:“廉颇不服,相如躲避,相如放话,廉颇请罪,将相和好”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特别是廉颇不服,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是廉颇小心眼、太自私。另外,相如的“躲避与放话”这个做法是很值得研究的。
全文的三个小故事是由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变化连起来的,文章用了两个过渡段,一个总结的话,将三个小故事变成了一个“将相和”的大故事。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时代背景介绍。秦国之强,秦国之好斗——常侵略别国,成了故事的基础。若无强秦,则无他事(赵王不用因秦想换璧而着急,不用因“会见”而犹豫,蔺、廉不会因抗秦而和好)。
2、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
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把一个单一的事件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来叙述,这是《史记》叙事的一个重要特,这一特既增加了事件的历史厚重感,又使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歌曲 曹操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是第一主角,廉颇是第二主角。
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
用史记的原话说是:“其人勇士,有智谋”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课文中最中心的一个词就是第四小节中“勇敢机智”。“勇敢机智”表现在哪里呢?
(1)、第6小节,蔺相如讲的话。
A,蔺相如表示自己愿意到秦国去。这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请命”?赵王着急,大臣无策(具体在文章的第3小节中,而蔺相如愿意到秦国,可见“勇”)
B,“如果……就……;如果……就……”这两个条件复句。特别是后一个句子中的“一定”这个词语。蔺相如说“一定”,但还有“不一定”情况啊?如果秦王拿了璧又不交城,还将蔺相如永远留下,怎么办?所以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蔺相如之勇,从“一定”中就能读出蔺相如之智,因为蔺相如是胸有成竹的,他不是莽撞行事,从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蔺相如对国家之忠,愿意为国赴汤蹈火。
(2)、第8小节中“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璧当时在秦王手里,硬上去夺,既失礼,秦王
左右也会上来阻拦;直接指出秦王的无信讨还和氏璧,秦王非但不承认不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家子气;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3)、第8小节中的“理直气壮”是一个很关键的词语,抓住这个词语教学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蔺之理直,直在何处?一是拿城换璧是秦王亲自允诺的,现在却没有诚意。二是既然是拿城换璧,应当先交城,再献璧。这样就可以带到前文。“气壮”更是重点,第8小节中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描写,无不体现“气壮”,比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璧要往柱子上撞。”对“理直气壮”的理解还应联系“在什么情况下”,他是只身在秦王面前,在秦王宫中啊!
(4)、第9小节。
A,一个细节——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代化了妆,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可见蔺之智,他知情况不妙,就及早行动。
B,一个很重要的词“大大方方”。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大大方方?蔺相如现在手中无璧,去
面见秦王这是欺君啊!可他“大大方方”,可见勇;最主要的是他讲的话“大大方方”,表现在:一是直接告诉秦王璧已归赵,不作掩饰,可谓勇;第二要求先交城再献璧,抓住要害(这本是秦王的意思)可谓智;第三,你杀了我也没有用,因为你杀我天下人都会说秦国没有信用,以求得自己的后路,可谓智勇双全。
(5)、第11小节,蔺相如认为应该赴约,可见智勇。
(6)、第13小节,蔺相如的“生气”、“说”、“再请求”、“跟你拼了”可见勇,也可见爱国。 (7)、蔺相如的智还表现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当廉颇要给蔺相如下不了台时,蔺相如采取的是回避的策略。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说蔺相如见廉颇如鼠见猫似的以后,蔺相如才放出话来,说自己并不是怕廉颇,而是为了赵国利益。蔺相如的这种做法是智的表现!为什么?因为蔺相如知道廉颇之为人,如果没有一段时间的缓冲,蔺相如马上说自己不怕廉颇,也许效果会不太一样!
蔺相如的顾全大局,集中体现在他回避的做法及对手下人说的话中,这好理解就不展开了。
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表现在文中:
(1)、第14小节,秦王不敢拿赵王怎样。
(2)、第15小节:要给蔺相如一个下不了台。这段话千万别曲解为廉颇的小气自私,而应是廉颇的直爽率真。因为他心中有气,直说了,而且廉颇也没有想让蔺相如怎么样,只是想让他下了台,羞辱一下而已,不像有些政治斗争暗地里来一手,要了你的命!
(3)、第18小节,重点是“负荆请罪”“同心协力”两个词语。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4、相关链接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大夫、卿 官职,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
网上银行怎么用武王。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四、关于课文切入点。
处理《将相和》这样的传统课文,因袭固有思维和做法,难有突破。假如能到文本意义的“波澜处”或叫“冲突处”,就能使教师冲破教学定势,激活思维,带领学生走向更深刻、宽厚、灵活,更富情趣的文本解读。教《将相和》,我尝试着抓住文中大将廉颇说的“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句话作为这篇课文的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研读“嘴”字,建构“教学骨架”,由此辐射全文,进行卓有成效的品读对话,多角度、立体化的解读历史人物,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流程和实效上的簇新气息。
五、教学流程
书籍推荐
课前布置预习:1、文中有许多如今不常用的词语,如,“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让学生查字(词)典,了解其基本意思。2、了解一下战国的历史。
(一)、揭示课题,理清文章思路。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郑希怡掉裤子
2、师:课题是文章的一面窗户,大家已经预习课文,谁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林杭景萧北辰是什么电视剧3、师:通过“和”这个字,你能读出什么?
4、师:既然有和,那么在和之前一定有一段不和。因此这篇课文应该是讲廉颇与蔺相如从不和再到和。
教师板书:不和→和
英语qq个性签名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
  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故事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二)、准矛盾焦点,形成探究主题
1、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文中“将”“相”失和的原因所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把直接叙述将相失和原因的句子出来。
学生从“负荆请罪”故事中出廉颇愤懑不平的原话。
课件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