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合肥、巢湖两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合巢旅游联动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联动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2003年3月22日,合肥市与包括巢湖市在内的周边城市初步达成了联手开发区域旅游的协议:其次,以交通建设为基础,围绕环巢湖旅游的公路网及南淝河水上旅游线路工作已经启动a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在省旅游局的牵头组织和具体指导下,受合肥市旅游局、巢湖市旅游局的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承担《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编制任务。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得到省旅游局、省建设厅及合肥市、巢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在规划调研阶段,省旅游局多次牵头召集两市旅游局和规划编制单位就规划范围及编制内容、文本、框架、图纸等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许多好的思路和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我院和两市旅游局通力合作,在充分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滨湖地区旅游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区域性旅游规划理念,于2003年5月中旬编制完成规划方案(初稿)。5月下旬分别征求了省旅游局、合肥市旅游局、巢湖市旅游局的意见,并于5月26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合肥、巢湖旅游联动开发工作座谈会作了汇报。根据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53号)以及省旅游局“关于合肥、巢湖两市联手开发环巢湖旅游第三次联席会议纪要”,规划编制组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方
案,于8月上旬形成《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第二稿,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规划的评审稿。9月2日,省旅游局在合肥大厦主持召开了《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对本规划初步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同意通过评审。会后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形成本规划的正式成果。根据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及合肥、巢湖两市人民政府关于本规划报批稿的意见,规划编制组作了进一步完善。2004年9月25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合肥市、巢湖市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实施。
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合肥、巢湖两市联手开发环巢湖旅游的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商定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主要任务和丁作范围如下:
1.规划任务
对环巢湖滨湖地段的旅游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在省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合肥、巢湖市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相关规划成果,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针对合肥市、巢湖市制定环巢湖旅游区联手开发战略,重点策划一批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制定联手开发的政策、措施与对策。
2.规划工作范围
(1)规划区范围:西以合铜黄高速公路、肥西县界,南以距湖(丰水期)岸线2公里、包括银屏牡丹景区,东以巢湖市区(包括半汤)为界,北含义城、大圩两乡镇,沿湖滨大道2公里以内,规划面积约1800张柏芝谢贤关系不一般平方公里。
(2)外围资源依托区及辐射点范围:合肥市区、肥东、肥西、庐江(主要是汤池温泉度假区)、无为、含山等旅游资源分布区、点。
第一篇:规划背景篇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山水秀丽,周边还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基础。近几年来,巢湖周围的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加快发展环巢湖旅游业是当务之急。为此,对
环巢湖旅游资源作出适宜性评价,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开发战略是合肥、巢湖两市联手开发环巢湖旅游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对加快合肥、巢湖两市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巢湖旅游开发的宏观背景
1.1世界旅游虽遭受曲折,朝阳产业光彩依旧
近几年世界经济整体的低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余波、“9.11”事件的直接冲击、全球恐怖的阴影、SARS的肆虐都对旅游产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出国旅游人数呈衰减态势。据法国《费加罗报》最近援引国际劳工局发表的统计报道,过去两年,世界旅游业就业人数减少了660万,每12人中就有防晒霜怎么用才正确使用1人失去就业岗位。据该机构的一份报告分析,由于2001年“9.11”事件恐怖主义引起的恐惧情绪,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多个地区政局紧张,导致旅游业陷入低谷。报告预计,今后一两年内,世界旅游业形势仍难以明显好转。甚至有人认为世界旅游业在2005年之前难以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旅游行业的发展形势在今后两年中将处于滞缓甚至衰退状态。但作为“无烟工业”旅游业,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后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囡家的经济支柱。
从长远来看,旅游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依然光彩依旧。
1.2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旅游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多,我国旅游业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得到两大高速阶段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以凸显。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旅游局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后,又引发我国旅游业的第三次高速发展,全国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明确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和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旅游业被列为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美国“9 11”事件等恐怖主义引起的国际恐慌情绪带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减速甚至下滑的背景下,在亚洲乃至世界旅游业不景气的时候,我国借助“黄金周”的推动,正在成为世界公认的旅游“安全岛”,发展势头良好,呈现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世界旅游组织的
代表坦言“911”赵雅芝 整容所带来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并不明显。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旅游业克服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和“9.11事件”的不利影响,继续取得了骄人业绩。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177.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旅游业总收入达499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外汇20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居世界第5位;国内旅游收入3878亿元,同比增长10.1%;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同比增长11.43%。
未来休闲服装品牌1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将从目前的800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3000美元。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
但在看到乐观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
①我国旅游业相对来说比较年轻,总量较国外没有优势,量和质的矛盾明显;
②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问题突出,导致旅游行业效益低迷、旅游企业经营困难:
③WTO的全面加入,必将迎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体育部工作计划 ④国际旅游的整体下滑必然给中国旅游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⑤国内旅游单位游客的消费能力还处在初级水平;
⑥我国也深受SARS等突发性的灾难事故威胁;
总体而言,我国旅游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的关键口。
1.3安徽旅游成绩斐然,但旅游经济尚需强化
安徽省旅游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后,旅游经济得到了强化,尤其是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皖南旅游正在成为我省的旅游业龙头,与此同时省会合肥和皖中的巢湖旅游也得到很大发展,分别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称号,但就其发展旅游的禀赋和潜力还远远不够。省政府和合肥、巢湖市政府对该区的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加以培育和
(1)我省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发展高度重视,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及时提出抓住新的机遇、冲击旅游强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的发展目标,把旅游业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各地市县也都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纷纷编制旅游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初具规模。目前安徽省凭借地处中西部过渡带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全省发展成“六区一带”的旅游大格局(皖北、皖东、皖西、皖中、皖西南、皖南旅游区,皖江旅游带),尤其是以“两山一湖”为代表的皖南旅游区已成为安徽旅游的龙头,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旅游总收入由1990年占第三产业的的1.4%到1995年的2京东快递查询输入号码查询.5%,再至1998年的14.64%,旅游业已成为我省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0.33%提高到2002年的6.06%;同时对政府税收贡献也呈上升趋势。
全省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产品也逐步适应市场需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可进入性得以提高;促进了资源与环境保护,带动了城市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旅游业综合功能日益增强。
(2)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①尽管我省已经形成“六区一带”的大格局,但缺乏省域旅游中心城市,不利于全省旅游整体发展,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不强;
②“两山一湖”不能完全代表安徽旅游,长江以北缺乏旅游拳头产品,况且安徽旅游产品调整滞后,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不够;
③大多数地区的旅游开发停留在浅层次,缺乏文化内涵和精品意识,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④地方旅游管理体制不畅,亟待整治。同一旅游景点经常有多个部门管理。
⑤整体旅游开发投入不足,只有少数景点、景区得到全面和深度开发,大部分都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
1.4合巢两市旅游发展概况
(1)两市旅游发展初见成效
①合肥市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旅游生产力高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产出水平和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旅游市场日益扩大,产业地位基本确立,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合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旅游总收入35.9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8.1%。旅游景点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充实改造修复了一批老景点,建成蜀山观光索道、野生动物园、徽园、名人馆等一批新景点,初步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包公文化旅游区、环城公园区、蜀山、紫蓬山等旅游区。还成功举办一些大型节庆活动。另外结合自身资源和省会的多种中心功能,启动了大型娱乐设施和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高尔夫球场等)。
合肥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2002年,全市就有旅游星级饭店36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6家,-4 13家);旅行社71家(国际社5家,国内社66家)。
②巢湖市地域广阔,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了本地区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巢湖市区位条件极为优越,地处皖中城市之中,南临长江,西抱巢湖,四周与滁卅I、合肥、安庆、南京接壤,隔江与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相望。境内水
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巢湖地区开始发展旅游,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开发出大小近百个景点,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旅游产品已初具规模,为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