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余鸿青岛音乐教育记事
女士手表品牌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是被迫与各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肯定了西方各国教会在中国国内办学的合法性,客观上促进了西方音乐之于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1897年起,德国、日本先后占领山东青岛,并展开其殖民统治。在文化层面,各方势力相继在青岛办学,直至建国之初,先后诞生了礼贤中学、崇德中学等等耳熟能详的学校。在当时的音乐学科教育教学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本土音乐教师,邓余鸿就是其中之一。
1  邓余鸿其人
邓余鸿(1910-1988),山东省莱州府人士,自幼热爱音乐,一生投身于音乐和音乐教育事业当中。1929年,邓余鸿毕业于潍坊县文华学校,之后便留校担任学校的音乐教师,开始从事音乐教育活动。1931年前后,邓余鸿来到青岛,并任教于崇德中学。崇德中学建校较早。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教会长老会在青岛创办了一所学校,名为明德学校,后因该校师生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当中上街参与反日爱国游行运动而被当局关停。在学校重新开办以后改名为胶东中学,不久后又因学生运动爆发而再度易名为崇德中学。邓余鸿在任教期间,首先,借助外国民歌、古典音乐填词编写了《中文名歌101首歌曲集》
,此书在当时的青岛极为流行,广大青年、学生从中学唱歌曲。其次他出版了《小学唱歌教学法纲要》,对学校歌唱教学问题做出重要研究。之后,1940年,他又出版了著作《乐理纲要》。1950年后他作为青岛市中学音乐教学研究会负责人,主要从事音乐教研活动,包括音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合唱活动方面,邓余鸿曾创办崇文合唱团,并且于解放后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了广播乐团,一直作为骨干,担任指挥工作。1980年又在江苏路教堂任唱诗班指挥一职,直到1988年去世。
2  邓余鸿的音乐教育著作
2.1  《中文名歌101首歌曲集》邓余鸿编写的《中文名歌101首歌曲集》(下称《歌曲集》),在当时的青岛流传度很广。作曲家茅沅以及小提琴家吕思清的父亲吕超青作为邓余鸿先生的学生,都在使用这本歌集作为教材。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歌曲集》主要收录了德国和日本两国的的民歌,萧友梅、赵元任、李叔同等作曲家的学堂乐歌、学校歌曲,多为青岛籍名人的作品。这本歌曲集的题材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生活、儿歌、大自然、社会生活、古诗词、外国名曲等等,诸如选入的《忆几时》(李叔同作词)、《你是谁家的儿》(陈哲甫作词)、《雨后西湖》(黄自作曲,白居易作词)、《农家乐》(黄自作曲,刘雪庵作词)、《南乡子》(黄自作曲,辛弃疾作词)、《老铁匠》(莫扎特作曲,邓余鸿译词)等等。
/
孔维宇
《歌曲集》采用五线谱记谱,收录中外歌曲120首,其中体现了邓余鸿先生译词中的极强语言功力,词曲结合相得益彰。为方便学生理解与学习,在编写过程中,邓余鸿先生会将一些作品的结构简化,例如舒伯特的作品《菩提树》就被简化为一个二句体对比乐段。这本书的编写也十分细心。邓余鸿先生借用西方赞美诗目录的形式,设计了歌名目录(按歌名第一个字的笔画排列)和首句目录,学生使用起来就像查字典一样,十分便捷,广受好评。此外,邓余鸿先生对音乐元素细节的处理十分严谨,《各种调子变化一览图》和音乐术语中文外文对照表就是其最好证明。
2.2  《小学唱歌教学法大纲》与《乐理纲要》
《小学唱歌教学法大纲》(下称《大纲》),其完成之具体时间已不得而知,但这本《大纲》却是青岛市档案馆目前保留的唯一一本较为完整的建国前的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资料。邓余鸿先生在《大纲中》系统论述了学校歌唱教学的系列问题。
首先,邓余鸿先生在书中提出“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的小学生音乐教材标准,提倡教材内容应当是儿童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事物,应做到通俗易懂,以各年级国语教科书的等级程度为参考,不要超出儿童的认知能力范围,并使其起到给人以”真、善、美“的作用。其次,邓余鸿先生在书中提出有关选择曲词的系列问题,包括从音阶、调子、拍子、音域、音程等方面作为参考的重点来选择曲词。特别是对
于音域的探讨,十分的细致,邓余鸿先生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变声期的问题,为每个阶段的学生划分了适合演唱的音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更多去考虑了学生体。第三,邓余鸿先生在书中说到一个现象“许多学生,一听到唱歌,便以为这是喉咙卖力气的时候了......”他认为,学生的喉咙还处在发育期,不适宜雄壮的表情,更不适合怒吼,因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授学生唱歌的正确方法。方法中主要包括呼吸练习、发音练习、音阶练习、音程练习和拍子练习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严格的要求,譬如练声的姿势,口腔打开的方法等等,很多方法至今还在使用,足以体现其在当时的先进性。
在唱歌的具体指导方法中,邓余鸿先生又提出了听唱方法和视听方法,其中听唱法分为单式听唱方法和复式听唱方,视听方法又可分为略式唱法和心式唱法。尤其是复式听唱方法,在现在来看,体现了其认知科学层面的合理性,即音高变化搭配歌词行进的空间可视化。这些方法在学校歌唱教学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乐理纲要》一书,出版于1940年,这是青岛音乐教育界早期最为重要的一部乐理教科书之一,广泛应用于学校音乐教学。但现存资料较少。
内容摘要    青岛由于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生产小提琴的城市,因此很多人又将青岛称为“琴岛”。除此之外,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之还具有悠久的音乐传统,在其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音乐家,包括古琴家、
钢琴家、歌唱家等等。同时,城市内的音乐教育活动也十分丰富,曾经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家,其中音乐教师邓余鸿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为青岛当地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从邓余鸿其人、邓余鸿的音乐教育著作、邓余鸿的合唱团事业等角度,来整理、阐述音乐教师邓余鸿在青岛市的音乐教育活动,从而来细化、丰富青岛市音乐教育史的资料。
关键词    邓余鸿;音乐教育;合唱;音乐教育史
(下转第180页)
高压锅皮冻3  邓余鸿的合唱团事业
邓余鸿先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合唱团演唱工作,后期更是长期坚守合唱团指挥岗位之上,直至去世。
由于当时崇德中学是一所男中,邓余鸿先生起初组织了一个“兄弟合唱团”,但不久后改组为崇文合唱团。“崇”代表崇德中学,“文”代表当时的文德女中。自此该合唱团建制完善。
4  结语
邓余鸿先生在青岛作为音乐教师任教的多年以来,培养了一批诸如茅沅、吕超青等音乐家,同时更是通过自己在音乐教育领域的默默耕耘,为老一辈青岛人留下了温暖的音乐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张钰婕:《建国前青岛崇德中学的音乐教育》,《黄河之声》2018年第23期.
[2] 鲁海,黄默,孙英男:《青岛与音乐》,青岛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
[3] 《青岛时报》,1924-1947年.
[4] 毕晓琛:《20世纪上半叶青岛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青岛大学,2007年.
[作者简介:孔维宇(1998.04.17--),男,山东青岛人,本科/硕士在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女子为清丽婀娜,男子为仪表堂堂,七尺男儿。这些是从男女的外在来呈现出的美。但是基于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把握其审美素养,不仅仅在于从书法作品本身感受其美,更为重要是的从内在构成方面感受一些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2.1  积极调用五感来对书法作品进行感知理解
从浅层意思来看,审美素养的培养与把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表层意思上的理解,它是基于个体对
客观对象展开联想、认知、体验的一个过程。审美意识的习得,基于个体的角度来说,正如杜卫在《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中所谈到的在审美活动的发展阶段,一是知觉形式基础上,调动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丰富和完善审美知觉形式,创造出意味深长的审美意象;二是情感随着记忆和想象的展开而发展,并投射在对象之上,使得审美意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审美主体情感表现的产物。三是在对象构建和主体表现当中,产生情感长达舒展的体验,意识到对象建构的方向和主体表现的程度,对这个发展阶段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对于上述的观点,简单的来说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审美活动开展当中,调用五感进行情感投向,将客体在主体大脑当中投射的要素,转化为主体获得美、创造美的一种必要养分要素。基于这点,个体利用五感对书法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就是需要从书法作品的字形的美进行拆解,比如说“坐”,首横带锋,两个人在土字之间占位合理,但是王羲之的运笔之间又萦绕部分,所以个人一种清丽脱俗的笔法体验。从笔画、字体之间带着传达意思与情感来看,呈现出字体本身与《兰亭集序》书法作品本身的一种意思与情感的双向联系。所以审美素养的感知与理解,就是需要分解书法作品中的字、笔画,从不同维度加以审视、观察、体验。
2.2  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意境进行推进式的审美素养的习
得与完善
法定假日
原华个人资料
对于字的基本意思、基本笔画、基本字体结构掌握以后,如果要从意境层面来获得审美素养,那么就针对于这一点,则需要抛开实物形的外观,上升到实物意境的层面上来。《兰亭集序》中的“死生亦大矣”,这是古人的观点。但是王羲之则认为不同人追求的人生志向虽有不同,但是在生死这件大事上的认知是不同的。此处的不同,书法朋友可以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呈现的意境来看:(a).如果是追求得过且过,那么书法字迹必然是平平无奇,无张弛有力;(b).如果追求的是一种志趣高远,想要建功立业的人生志向,那么其笔锋则会苍劲有力,字与字之间会显得磅礴有力;(c).如果在情感强烈之处,则会伴随着毛笔划过的萧瑟之感,但是其情感的丰沛会表露无遗。所以通过书法作品在审美素养的习得与完善上,要掌握书法作品的技法、字迹结构、笔画构成、古文本作品赏析等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
3  结论
结合《兰亭集序》阐述了这一作品的艺术意境,主要从笔画之间时空构造的超脱性,意与符号传达的意境模糊之美,表意意境上的不断重复、溯源与扩张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随后基于《兰亭集序》为研究对象探讨审美素养培养的方法,主要从积极调用五感来对书法作品进行感知理解与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意境进行推进式的审美素养的习得与完善两个方面来渐进式地论述。基于个体的角度来看,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中获得美的体验,而在美的享受与感知理解当中上升到对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来,这才是我们当下对于古代书法作品研究的根本目的与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书平.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0-20.
范冰冰与王学圻[2] 胡玲.《兰亭集序》的情感美与生命观[J].文学教育(下):2012-12-25.
[3] 李双阳.关于书法发展中“破”与“立”的关系[J].中国书法,2012-20-15.
[4] 倪欣然.《兰亭集序》中“乐”与“悲”的解读[J].品位经典,2018-01-25.
[作者简介:曹璐(1988.06--),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大学 ,教师,助理讲师,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百听不厌的100首歌曲
(上接第178页)回忆,同时激励着岛城乃至全中国的新一代音乐教育者奋发向
前,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