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吃中药作用--中药的炮制原则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显区分,并指出了对中药的炮制原则。
一个胃病患者,当身体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药时,这时如果不照顾脾胃,也许在其他病痊愈之时,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虐情古代言情小说
寒凉药虽能清热,但易伤阳;热虽可祛寒,但能耗阴;攻伐药固可祛邪,但能伤正气;滋补药固能扶正,但能恋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轻药量、改进用药方法等以减少药物的偏性,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中医所说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有关论述。
在临床上,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用药有“君、臣、佐、使”等,就是让人们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别,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在用中药栀子时,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但一些人服后可出现腹痛,少数可见腹泻,而这部分人在停药后大多自行缓解。如果因病不
能停药时,可加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
壮字组词
总之,只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注意加工、炮制及配伍,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
一、“中药无毒性”的说法对吗?
在日常门诊中,常常听到病人讲:“西药反应大,中药平和、无毒性、请大夫开几剂中药吧。”这种说法其实是片面的。众所周知,中药主要是天然材料——植物及部分动物和矿物,一般作用缓和,比起西药安全得多。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剧毒药,例如、斑螫等,若使用不当,用量超过规定,也能引起毒性反应;又如川乌、草乌、白附子、半夏、天南星和巴豆等,本身即具有十分强烈的毒性,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这是因为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毒性。乌头的毒性与其所含的有关,炮制后易水解成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等,毒性可降低数倍至数十倍。中草药也可以成为变应原,从而引起变态反应。中草药变态反应可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如灵芝可出现头晕、口鼻及咽部干燥、鼻衄、咯血、胃部不适及便秘,也偶可致过敏性休克;又如丹参对血象、胃肠道及肝功能有些影响。产生机理不完全相同。可产生致敏的中草药有100多种,如常用的中药
及中成药黄柏、黄连、双花、人参、乌贼骨、红花、六神丸、藿香正气丸、银黄解毒丸、安神补心丸及川贝枇杷露等。可见,中药毒副作用虽比西药小,但并非绝无毒性。如西洋参是世界公认的名贵滋补药之一,能救人于垂危之际,但如用量过度,也能置健壮汉子于死地;人参持久滥用,也会出现许多中毒症状——“人参中毒综合症”。这就是“无毒不成药”的道理。感恩老爸图片
二、中药的炮制
中药来源于植物、矿物和动物,其中不少品种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具有刺激性和有毒的品种,若不经过炮制或炮制不当,就可能产生副作用或中毒现象。有些中药虽无毒,而往往是一药多效,如槟榔生用能驱虫,炒焦则消导作用增强,炒炭则有止痢作用。因此,必须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炮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可简单归纳如下:
吴君如演过的鬼片(1)改变药物的性能,缓和或提高药物的作用。如生地黄性味甘寒,能清热凉血生津,用于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症及热病口渴等症。炮制成熟地则性味变成甘温,能滋阴补血,适用于血虚或肾阴不足等症。又如何首乌经炮制后,可除去其中致泻成分,而增强本品的滋
补强壮作用。
怎么申请支付宝账号(2)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例如川乌、草乌、白附子、半夏、天南星和巴豆等,具有十分强烈的毒性,炮制后可降低或消除毒性,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如乌头属药材,其毒性成分为二帖生物碱,都是双酯型的,极小量即能产生麻舌感。炮制后逐步脱去脂肪酸根、芳草酸根形成乌头次碱和乌头原碱等,前者毒性极小,后者基本无毒,都易溶于水,且具有生物碱的化学特性与止痛的药理活性。
(3)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有些矿物药如赭石、自然铜等,动物药如瓦楞子、穿山甲等和某些种子类药材,坚实难碎,不便于调剂和制剂,有效成分也难以煎出,必须经过煅、淬、炒等方法,使之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煎煮出来,从而提高疗效。如炉甘石煅后氧化锌成分含量增高,而增强了消炎、收敛的作用。有些药材炮制后使之干燥、消毒,防止虫蛀及霉变而利于贮藏。
(4)清除杂物及非药用部分。植物药中,有的是利用其根、茎、种子、果实、果穗、花、叶,其中往往含有泥沙或枝梗等杂物;有的利用其茎皮、根皮的而往往含有木质心部分,这些都必须经炮制后除去。还有的药材来源于同一植物,药用部分不同,作用亦不同,如
麻黄根能止汗,茎能发汗,必须把两者分开方能入药。
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效果,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全。而炮制的目的则是为了用药安全和更好地发挥药效。
三、根据病情正确选择中药的剂型
中药的剂型很多,有汤、丸、片、冲、酒、膏、针及糖浆剂等。怎样根据病情选用呢?这是根据中药剂型特点来决定的。
(l)对于新病、急病、重病宜用汤剂效果比较好。这是因为汤剂组成十分灵活,可以随症加减,而且在胃肠道中吸收比较快,作用也较速。
(2)对于长期虚弱或慢性病患者,宜用丸剂。常用的蜜丸和水丸是在中药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制成的,在胃肠道中吸收慢,作用缓和,效力持久。
(3)片剂对于急、慢性病都可适用。片剂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贾玲 写真
(4)急性病人、小儿患者或怕吃苦药的人尤其适宜选用冲剂。冲剂是药汁经浓缩加糖及糊
精制成的干燥颗粒,用开水冲泡即可溶解,吸收较快,有甜味。此外,糖浆剂是由药物和糖类融合制成的浓缩厚水溶液,以上咳嗽药居多,也较适宜成人及小儿的急、慢性病。
(5)风湿痛、跌打损伤选用药酒较适宜。药酒是将药物放在酒中浸泡一定时间而成,它有通经活络的功用。既可内服,又可外搽。但不宜用于阴虚火旺之病。
(6)慢性病及迁延性疾病选用内服膏剂,有滋补和止咳等方面的膏剂,如十全大补膏、雪梨膏等。风湿痛、跌打损伤,皮肤疮疡等症可选用外用膏剂,如狗皮膏、活血止痛膏和万应膏等。
(7)急性病或危重症的抢救可选用针剂。可通过肌肉、静脉途径进入人体,吸收快,作用迅速,如柴胡针、人参针、复方丹参针等。
四、中药的过敏反应
西药引起过敏经常听到讲,中药也能过敏吗?”这样的咨询并不少。肯定的回答是:中药也能引起过敏反应。现已知许多花粉(如槐树花、柳树花、椿树花、菠菜花等)是重要的过敏源,花粉之间具有共同的抗原,尤其同科属花粉,它们之间可发生交叉反应。据目前了
解,菊科、蒿科、豕草科属花粉均具有强力的共同抗原,多数是酸性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0000,其抗原活性取决于完整的蛋白质结构。这些花都是植物类的中草药。中草药过敏反应可有各式各样的表现,产生机理不完全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致敏的中草药已有1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