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在小学教什么与怎么教
王宗海
一、什么是童话
木心说:“神话是大人说小孩子的话,给大人听的。”那么,童话就是大人说小孩子的话,给小孩子听的。不管是眼睛看,还是耳朵听,它是专为儿童的。所以,童话是一种以幻想、拟人、夸张和象征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是一种最有儿童味的人生叙述。按内容,可分为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按人物类型,可分为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
朱建昆儿童思维的最大特征是泛灵性,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活的,都是奇幻的,这种独特思维成就了童话;反过来,儿童又在童话里无意识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释放着自己的焦虑,获得游戏般的快乐体验,童话又塑造着儿童,“即使儿童后来长大成人,这些无意识中的内容依然会存在于心灵深处”。
1、童话样式的五大特征
顺丰快递单号查询快速
(1)幻想是童话的灵魂。在童话里丑小鸭可以变成小天鹅,鳄鱼可以爱上长颈鹿,这恰与儿童看世界的方式相通。经由幻想,童话为儿童打开了一扇扇似真非真、似梦非梦、异彩纷呈的奇妙之窗。
(2)童真是童话的底。童话幼稚但绝不矫揉造作;荒诞却彰显儿童的真实;释放了儿童的拘束、不安、焦虑、恐惧,甚至仇恨,却恰如其分地传达着儿童世界的快乐、温情和美好向往,是儿童世界里的一种真。
(3)故事是童话的支撑。故事包括情节和人物,情节跌宕起伏、荒诞离奇,令儿童爱不释手;人物随着情节流淌逐渐变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情节与人物交织并行,支撑着童话。
(4)童言童语彰显童话魅力。形形的人物说出来的话,源自儿童生活,发乎儿童内心,接近儿童口语,质朴、简炼、生动、明快、富有乐感,如磁石般吸引着儿童与之对话。
(5)童化手法散发独特气质。荒诞奇妙的世界如何虚构?曲折离奇的故事如何讲述?生动
鲜明的形象如何塑造?童话故事要求童化手法,重叙描结合,充分运用幻想、拟人、夸张、象征来铺染。
2、童话课文的四种特质
童话一旦经教科书编者改编或创编成为课文,特质就有所变化。
(1)教育性增强,文学性减弱。因童话课文功能的转变,教育性成了第一特性,文学性则退居其次。儿童教育所重视的“规约”与儿童文学所主张的“解放”之间的矛盾,教育要“彰显”与文学需“隐秀”之间的矛盾,往往纠缠在一起,造成文本解读时的纠结和偏失。
五一节经典祝福语简短(2)幻想性减弱,却仍是核心。一方面,课文不宜太长,相比原作,情节和人物的简略,必然使弥漫其间的幻想受损或剥离;另一方面,选文中拟人体、常人体童话居多,超人体童话较少,而后者幻想性更强。尽管如此,幻想性仍是此类文本的第一特质。
(3)字数被大大压缩,故事轮廓仍清晰。例如嵇鸿的童话名篇《雪孩子》原作近 6000 字,入选统编本教材后也不过 465 个字。虽舍弃了许多具体、生动的内容,但仍有头有尾,形象鲜明。
(4)言语浓缩了,凸出其规范性、准确性和句式丰富性。言语保持了朴实、浅近、生动的特点,但凸出了其规范、准确与句式丰富的一面,相同的规范用语、常用句式、构段方式反复出现。
二、童话在小学教什么
要回答这一问题,需从童话教材内容的视角,来考察童话教学内容。全民tv帝师
1. 童知童趣。童话里不可避免地隐含着儿童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它们巧妙地隐身于故事。科学童话里藏着科学知识和科学情趣,文学童话里含着儿童性灵和成长智慧。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巧妙地让这些内容在故事里现身,让其成为能温暖儿童的知识与情趣。
2. 童话故事。布鲁诺·贝特尔海姆从心理学视角提出 :“童话是我们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故事种类。”因此,读故事、解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等语文技能,是童话教学无法缺席的内容。
3. 童言童语。童话里的文字,就像童心幻化出的一个个小精灵,跳跃在故事里。这些童言
童语的运用(包括识字与写字),是童话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所在。
4. 童化手法。幻想、拟人、夸张、象征、反复等童话写作手法的学习,既有助于读懂童话,又可助力编写童话,也是童话教学内容里的应有之义。
5. 童话之美。《巨人的花园》的幻化之美、《蜘蛛开店》的意外之美、《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急迫之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忧伤之美,童话世界里的别样美感,充盈在字里行间。对这些美的感知、审视与体验,也是最易被忽略,却绝不能忽略的童话教学内容。
三、童话在小学怎么教
既然以童话课文作凭借来学语文,就须把童话的特质和学语文的规律相结合来教学。
1、用想象的方式,濡润教学
既然幻想是童话的灵魂,那么,想象的方式就是童话教学的战略高地,也是教学节点上的一个个漩涡,可以让每一个文字都转动起来。离开了想象,童话课也就缺失了光泽。基于想象,把儿童带入故事的字里行间,让儿童成为故事里的一部分,逐渐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尤其是奇思妙想能力,这是童话教学的第一要务。
(1)巧借插图,想象理解。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 , 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1)课前自学,插图是重要支架,可辅助儿童理解文字;(2)课中导学,可巧用插图,突破重难点。连续性的插图,对抓主要情节和关键细节的辅助不可或缺。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小蝌蚪妈妈》三幅插图,呈现了小蝌蚪“三三变”的情节和“迎上去、追上去、跳上来”的细节。结合对话和插图进行想象理解,也就扣住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了;(3)课后拓学,插图仍是内化所学,拓展想象的凭借。
(2)想象朗读,体味言语。只有边读边想,边想边读,让读与想的速度同步,让情感在关键词或词组中切入,方能在儿童头脑中激活故事。也只有激活了故事的言语,才会带上感情、体温,让儿童在不经意间把言语渐渐沉淀成故事。
放手吧别想他(3)利用留白,想象补白。童话里,留白比比皆是,如提示语的省略处,情节略写处,关键地方的搁笔处,结尾的意味深长处等。想象补白的过程,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具体生动地表现故事的过程。扣住关键处想象补白,教学重难点一下子就盘活了。如余映潮教学《七颗钻石》中“小姑娘哪儿也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一句时,就抓住了一个关键空白点——这一罐子水到底哪来的?让学生:
a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b、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有学生补白道:“梦仙子把小姑娘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花有鸟,有树有草,有奔腾的小河,小姑娘突然想起了还在病床上的妈妈。小姑娘想:我的小水罐呢?我一定要给妈妈舀水。这时,梦仙子飘到她的面前,对她说:‘我可以给你一罐水,但你要好好利用这罐水,如果你好好利用这罐水,它会给你一个惊喜的。’这时,小姑娘醒来了,她看到小水罐中装满了水。”这就把故事情节巧妙地接起来了,让故事里套着故事,推进教学。
(4)角替代,想象体验。寓言,可冷静旁观;童话则需真诚参与,因为里面有儿童自己。教学过程中,要基于语境,想象体味,利用分角读或读多个角、带头饰表演角等,让“我”成为故事里的角,从而零距离地体味童话。
(5)创设情境,想象表达。要相机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相关表象,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并及时用口头或笔头表达出来。
2、用故事的方式,架构课堂
既然童话是故事,就可以读故事、解故事、猜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等教学内容,
来合理组构板块。如何架构课堂,既受制于教学目标、内容与学情,又受制于这些内容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既可以各自成块,逐层推进;又可叠加进行。如某篇童话教学,既可按“读故事—解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结构渐次推进,又可让每一板块叠合着其他要素共同推进,应灵活处理。因篇幅限制,在此仅阐述几个主要板块的操作策略。
(1)读故事。读故事是童话教学的第一步。除了常规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读对基调,不能读跑调,童话故事类课文的基调,我们称之为讲读调——用讲故事的语调来读,读出故事味;二是要绘声绘地读,读出不同人物的声音,并辅以相应的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等体态语;三是扣住关键词或词组读,读出故事里的感情。正如余映潮指导《七颗钻石》的朗读时所说的:要读出故事味,而且还要读出文中情。读出故事味就不能用一般的读书方法来读,而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读出来,那样就不会是“念书”了,而是带着情感在讲这个故事的内容。读出文中情,就是要把一些关键词咬准。特别是要把表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字音突出出来。声音和体态是塑造故事形象的直观表达手段,把朗读技巧融入声音和体态,通过老师示范读,指导学生读,学生模仿读,童话就活在声音里了。
(2)解故事。即引领儿童理解故事内容和故事形式,后者是难点。主要通过立问,把关键情节、关键人物和特殊结构勾连起来,在问中学会问,在疑中学会思,在思中内化故事内容和形式。余映潮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七颗钻石》写法时,就提出了四个问题:a不写第一段不行吗?b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c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d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让小组充分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方法性结论,分别是“写风写雨,笔无虚设”“一波三折,尺水兴波”“美好穿插,诗意烘托”“结而不尽,耐人寻味”。
(3)讲故事。一般在读故事、解故事基础上进行。要明确三点:
a是用口语讲,既然是口语,这个口语可以是普通话,也可以是方言,要能讲得绘声绘,让孩子爱上讲故事;
b应依循故事结构,抓住主要情节,用上文中的关键言语,用自己的话串起来讲;
c应适当加入个人的想象,创造性地去讲。所以,讲故事是个性化的再现性讲述和创造性讲述的结合。
(4)演故事。演是一种再创作,是一种体态语和口头语相结合的表达。一般在读故事、解
故事和讲故事后进行,尤其是在对情节和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充分内化后,才会具备演的价值。演故事强调体态语和口语的配合,可以配上音乐和道具,可以演一部分,也可以演全篇,甚至可以创编成童话剧的形式。
(5)编故事。吴立岗教授在《学编童话15法》序中写道:“从编童话起步,一是可以培养对作文的兴趣,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二是可以充分发展连贯语言的能力,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把思路写‘活’。会写童话体作文,以后学写反映真人真事的记叙文就方便多了。”编故事,可以和童话教学结合,先由仿写故事、续编故事再到创编故事。如薛法根在教《猴子种果树》时,使用了“填空式语段”,引领学生仿写:正当___的时候,一只___对猴子说:“ ___。”猴子一想:“ ___”于是就___。
3、用童话的方式,教学童话
(1)围绕故事语境,创设童话氛围。
第一、运用“延迟怀疑”原则,让儿童当真。尽管在读前或读后,儿童能意识到童话是作者虚构的,但在学习过程中要拿它当真。
第二、巧设童话情境,让孩子徜徉在童话里,自然地学语文。
第三、教师的言语和朗读,都要有故事味,让课堂弥漫在童话氛围里。
(2) 抓住故事情节,走进童话人物。迈克杰克逊个人资料
第一、拎出情节结构。结构是童话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解童话、讲童话、编童话的方法支撑。常见童话结构有三种:一是按“原因、经过、结果”叙事的因果结构最为常见;二是反复叙事结构,包括“并列式反复”如《小壁虎借尾巴》,“递进式反复”如《七颗钻石》,“并列递进式反复”如《小蝌蚪妈妈》,“三”是并列式反复,“三变”则为递进式反复;三是按事情或事物的发展过程来叙事的结构,如苏教版《世界多美啊》写的就是小鸡从“壳内—洞眼—壳外”看世界的生命之旅。教学时可按“解结构—用结构—化结构”的思路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