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源头辨析
张士东
网络的推广内容提要
中国汉字经历了篆隶草正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向隶书的演变,是汉字演变中最为重要的变革。然而,篆书到底是怎样变成隶书的呢?对此,研究者甚多,主要结论有:隶书是由小篆(包括战国秦篆)省简而成的;隶书是草篆变成的等。但以上结论实在经不起客观事实的验证。本文作者化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对甲骨文至汉隶的大量排比研究,梳理出各部首在渐变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到了验证字体演变的方法,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隶书源头在西周
翻开当今所有权威辞典,凡“隶书”词条下无不注释“隶书是小篆省简而成的”,或说法稍异而意思全同。这一观点显然源于班固和许慎,就这样近两千年过去了。直到早于秦统一天下的云梦《睡虎地简》、甘肃《天水竹简》和四川《青川木牍》相继出土,学者们仍坚信隶书是在小篆之后产生的,于是就将小篆的成熟期推到了《商鞅方升》时代(前344年),而再将隶书接到小篆之后。即便将隶书的产生提前到战国后期,也依然遵循着传统的研究思路。
三十多年前,郭绍虞、郭沫若提出了他们的新观点:认为“隶书是草篆变成的”①。什么是“草篆”呢?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郭老说的:“今传秦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秦代的隶书吧”②。遗憾的是上述观点谁也没有去验证过它们的是非曲直。例如一个最简单的“木”字(部),这小篆的“”,草篆的“教师节贺卡内容”、“”,到底是怎样变成隶书“木”的呢?它变的过程,变的依据是什么呢?又如小篆(草篆)的“”(双手)部是如何变成隶书“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等形态的呢?它变的过程,变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还有“”变为“”,“”变为“阝”等等,它们都是怎样变的呢?总之无论是许慎的说法,还是郭绍虞、郭沫若的说法,以及颇有影响的程邈创造隶书说、整理隶书说等说法,和圆转变为方折的说法,都没有也无法证明篆书到底是怎样变成隶书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说以上观点都无法证实“怎样变”的实际问题呢?原因就在于脱离实际。因为上述观点无不以抽象的字体(一种文字的体系)为着眼点的。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几万字,说“隶书是小篆省简而成的”,“隶书是草篆变成的”,但是它们怎样“省简”怎样“变成”呢?过去没有人说清过,郭绍虞和郭沫若的新观点,尽管在学术界造成了深远影响,但是他们同样不能从文字遗迹中出足以证明其演变的具体轨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汉字这一演变(运如何查询高考分数
动)过程无疑也是有规律、有依据可循的。所谓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的结论和种种说法(观点)都没有揭示汉字演变过程中,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即只有结论而没有依据,因此它无法解说怎样变的实际问题。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最简单,且最基本的问题,即汉字是用毛笔一笔一画的写出来的,故字体演变当然不可能离开“写”这个最根本的因素。既然“写”是字体演变的最根本因素,我们为什么不从“写”入手研究而光从“体”的角度去推测呢?
我根据自己四十几年对各体书法的书写实践和对古今各种字体的比较分析,得出的看法是: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的笔法笔顺是经常变动的,而笔法只要一变,笔形必将随之变化;笔顺只要一变,部件部首的组合又将随之变化;笔法笔顺变了,部件部首的形体与组合变了,字形、字体当然也将随之演变。因此,一笔一画的演变恰恰是字体演变的最基本、最具体、最实际和最重要的环节,这与过去以文献加推理和从体系到体系(宏观到宏观)的抽象的甚至以感性加臆测的方法是绝然不同的。下面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不平凡的一横
一横是最平凡不过了,但几万个汉字中有几个字没有横画呢?但是如果我们追一下根、究一下源,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平横的形成却是历经沧桑,来之不易的。
1、弧势笔画是怎样变成平横的
朱茵和周星驰在篆书体系中,弧势笔画是很多的,它涉及的部首就有、木、禾、老、又、子、毛、扌、牛、言等等,而这些弧笔是怎样变成平横的呢?只要剖析一例,其余就迎刃而解了。东周之后的篆书渐取纵势,笔画都好向上下伸展,所以凡上弧形笔画都必然作双向合抱的写法,如木字(部)的上部为“”,而所谓的草篆亦都作合抱之法,即使是字形特扁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也莫能例外。比如秦石鼓、诅楚文、瓦书、诏版、权量、兵器铭文和以后的汉篆,凡能向上伸展的笔画无不作“”或方折式的“”写法。其实无论用圆转法写还是方折法写,都必须两笔合成,而且书写起来十分麻烦,这显然与隶书的一横是无法贯通的。尤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两笔法变成一笔法的先决条件,变弧笔为平横的过程就不可能实现。
那么,这两笔合抱的弧形笔画到底是怎样变成一笔平横的呢?请看(1)《格伯簋》、《散氏盘》、《卓林父簋》中的“木”字(部)和(图2《利簋》、《守簋》中“未”字的弧形笔画都已改两笔合抱为一笔写就了,这类例子很多,可见西周时代的书写者早就完成了合二为一的笔法改造。事实还远非如此,请看(3)簋》、《刺鼎》、《耳尊》这类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已有无数的弧笔不仅仅一笔写就,还有许多弧笔早就被改造成纯粹的平横了。
但为什么时代发展到后来,这类笔画在篆书体系中反而难以见到了呢?这是因为东周之后,篆取纵势的法则决定了篆书字型的趋长之势和合抱笔法的不可逆转。非正统的日常手书,则惯于图简求捷,平横之法自然就得到普遍的运用和发展。这显然是隶书笔法过渡的原始因素。
尤为重要的是:被拉长变弧的、用两笔合抱的篆书法则,客观上不再具备向合二为一的平横演变的条件了。(至今没有发现过一例两笔合抱的篆法变为一笔平横的隶法的事实依据)两条脉络,经天长日久代代相传之后,篆隶的分流现象就随着时间的进程而日益明显起来。五一劳动节文案
从以上平常之极的一横的剖析中,至少有如下两点是并不平常的:其一,这小小的一笔之变,却涉及了一批部首的演变,还有一批不属部首的部件及若干下弧形笔画变成平横的部首、部件尚未谈及。这批部首、部件将要涉及多少字数的演变呢?其二,以上分析显然将隶书的源头接到了西周。
2、联手并笔,双弧笔变一平横
”、“”(双手部和草部)该两部篆书写法都用六笔,而隶书都用四笔和三笔两种写法。这篆书的六笔法能否“省简”成隶书的四笔和三笔呢?前面已分析了篆书的合抱笔法不可能省简为平横,所以六笔篆法就不可能变成四笔法,当然变成三笔法就更无可能了。所谓的草篆或圆转变为方折的方法也都是六笔法,所以同样是不可能变为四笔或三笔的隶书写法的。文字资料中也绝对不到六笔法省简为四笔和三笔的任何依据。通过对各体笔法的反复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草头部”的四笔法在甲骨中已产生,而且已经写成“”形(4),西周这种写法就多起来了,如《父乙觚》、《德方鼎》等等金文中都这样写。这类简捷平整的写法在金文之外的日常书写中必然用得更多,更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