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论文阐述了匈奴祭祀的公共祭场与祭礼的情况,即匈奴有春五月与秋九月的两次大会,是时人们聚集于自然林木或竖着树枝的所谓茏城,绕旋其处,祭祀其祖先、天、地、鬼神。
标签:匈奴 祭祀 祭场 祭礼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民族性。匈奴民族长期生活于蒙古高原,过着原始氏族的社会生活,从公元前三世纪进入奴隶社会。在宗教信仰上,匈奴人祭祖先,拜天地,从事敬畏鬼神的多神崇拜。恩格斯在他的著作《马恩选集》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有关匈奴的祭祀,《史记》和《汉书》的《匈奴传》对匈奴的这一习俗有更具体的记述: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
双屏显示
欧美动画电影《后汉书· 南匈奴传》中记载:
“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南单于既内附,兼祠汉帝,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
关于“议国事”的说法,?陶克涛先生认为是议论如何在祭祀的旗帜下维系并且巩固“贵种”们的统治和团结;而“课校人畜计”,则是由单于和各“诸长”以检验牧民的户口和牲畜的增加而计税,性质与古代华夏民族的所谓“料民”基本相同。至于在“祠”的时期,“走马及骆驼为乐”,刚开始,或者还是出发于一个“赛”字,也就是祈求于祖先及诸神,然后“走马及骆驼为乐”作为报酬,而后则不过是利用这层彩釉来掩盖统治阶级和剥削的实质,这就和印第安人在祭拜时的“舞蹈和竞技”,已经有了根本不同的性质。
流行签名到了唐代,颜师古、白居易等对蹛林立有异说,颜师古注蹛林云:
刘二狗个人详细资料“蹛者,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
伊东美咲
白居易在《白式六帖事类集》卷一六“龙城蹛林”项中注曰:
“蹛,绕林三也。”
淘宝网店怎么开啊换言之,服虔、晋灼等将“大会蹛林”理解为“大会于蹛林”,颜师古、白居易等解为“大会而蹛林”。而《李陵兴苏武书》的“相兢趋蹛林”亦同样可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解为“相兢而趋蹛林”;一种同于晋灼,及“相兢趋而蹛林”。总之,关于蹛林,有服虔等之说及颜师古等之说二种,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难以遽下断言。值得注意的是颜师古引证与匈奴相邻的鲜卑之习俗,以证明自己的解释。如果他所谓“绕林木而祭也,……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之习俗為亚洲狩猎游牧民的普遍习俗,则匈奴有同样习俗的可能性极大,其“蹛林”绕木说也成为有力之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