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路为主的基础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布局合理、干支协调、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1]。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区占比较大,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大填大挖,形成高陡边坡。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对这些边坡采取了防护措施,由于山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出现了较多的路堤边坡失稳、路堑边坡滑塌、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象[2-3],且具有点多、面广和线长等特点。目前,虽然国内外已对公路边坡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技术和处治技术进行相关研究[4],但是研究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边坡监测的理论与方法[5]
,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践。G 345线某滑坡形变监测项目为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程,旨在研究滑坡变形降雨的关系,研究变形特征,建立监测模型,为提出适用于同类气候环境、
同类地质条件边坡的监测和预测方法[6-7]。
倪妮个人资料
1 滑坡概况
G 345线某滑坡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地处南秦岭山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为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工程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山斜坡地貌,场地整体南高北低,该处斜坡地势较为陡峭,自然坡度约38°~45°,局部坡度为60°。滑坡体前缘至后缘最长约96m ,前缘宽约108m ,后缘平均宽度约85m ,高程为1364.46m~1488.84m ,场地相对高差124.38m 。坡面杂乱,高低不平,雨水冲刷痕迹明显,沿坡面形成冲沟,滑体中上部有小型平台,总体向下缓倾,前缘土石松散,降雨时小型滑塌时有发生。
该滑坡体平面形态呈倒“凹”形状,主滑方向EN 88°,
影响路线长约120 m 。滑坡体后缘可见清晰的半圆状陡坎,高度约4.0 m 左右,侧壁分布大量弧状剪裂缝,裂缝已贯通并错开,前缘斜坡局部有坍塌迹象,公路既有挡土墙不裂缝,变形迹象。初步判定该滑坡目前处于蠕滑动阶段。
经现场勘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滑坡体以①层碎块石夹粉质黏土为主,松散,平均厚度约5.50 m 。滑带土为①-1层可塑~软塑含砾粉质黏土,岩芯呈泥团状,有显著的挤压痕迹,钻探时缩孔严重,厚度为
0.70 m~1.50 m ,滑动面位于①-1层可塑~软塑含砾粉质黏土与④层强风化板岩(③层碎石)交界面。滑坡总体积约4.95×104 m 3。综合判定该滑坡为碎石土浅层中型滑坡。
2 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
项目区内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表水及降雨作用、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地震、气候、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影响该滑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地表水、降雨、地层岩性、地形。
2.1 地表水及降雨作用
“水”的作用是使斜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因素。工程区雨水丰沛,部分地表水沿着孔隙下渗、汇集、弱化含砾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土体的容重增加,同时,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下滑力相对增大,抗滑力相对变小,斜坡稳定性系数急剧降低,导致斜坡顺坡滑坡。
2.2 地层岩性
岩(土)体是滑坡发育的物质基础,坡体地质结构是滑坡最重要的控制条件。根据现场勘察,滑坡体物质主要是表层残坡积松散的碎块石夹粉质黏土,滑床为强风化板岩(局部碎石)
,地表水在边坡坡顶渗透、汇集浸泡软化了(含砾粉质黏土)滑带土,强度降低,沿此滑动,即形
成滑动面,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3 地形地貌条件
工程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山斜坡地貌,场地整体南高北低,平均坡度约38°~45°,局部坡度60°,相对高差124.38 m ,地形整体起伏大。暴雨期间地表水汇流冲刷坡脚,形成冲沟,很容易在坡脚先出现滑塌,从而牵引上坡失去支撑产生整体滑坡。
公路边坡(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
张 伟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5000)
摘  要:目前,我国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已基本完成,开始由建设阶段到运营养护阶段转换,而频繁的地质灾害使运营养护难度增大,且严重影响公路行车安全。该文依托G345线某滑坡形变监测项目,通过地表位移、深部位移、降雨量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降雨量和边坡形变的关系,分析边坡稳定性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对浅层坡积层滑坡来说,当降雨强度或某一段时间降雨强度达到预
警值时,边坡(滑坡)发生明显的变形,应加强边坡(滑坡)的现场巡查。该文对同类气候环境、同类地质条件边坡(滑坡)的监测预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边坡;形变;监测;预警中图分类号:U 416            文献标志码:A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尖还是住店
- 143 -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
3 滑体参数确定
本次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的选取主要在统计土工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滑体、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滑体结构特征、性状、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及其空间变化情况,再结合反算结果综合确定。最终确定参数见表1。
4 监测点布设的原则
郭书瑶个人资料滑坡灾害在线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
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传感器的选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测点的布置直接相关,根据监测工作规范和经验,总结了以下5条原则:①监测设备布设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监测剖面的布设宜根据隐患点类型、发育分布特征及发展演化趋势,结合监测预警工作需要统一规划、统筹部署。以隐患变化明显因素和主要控制因素为主要监测内容,以区域内危险程度高、易成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重点防治区为重点监测区域。②监测设备布设应穿过地质灾害不同的变形地段,以明显变形区段和块体为关键监测部位,重点考虑地质灾害整体失稳或次生复活特性,兼顾外围小型崩滑体或次生灾害体,系统监控致灾体自身及周边环境因素的活动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兼顾承灾体的分布情况。③监测剖面布设优先考虑地质灾害主要变形方向一致的剖面布设,根据灾害体规模和变形特征可扩展为“十”字型、
“卄”字型、“#”字型或“丰”字型等形式,主监测剖面上布设的监测仪器,确保能综合反映地质灾害体及致灾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征。④监测设备布设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监测信息,避免重复监测,按照集约与集成原则进行监测设备布设,提高设备安装和运行的成效,保证设备数量和运行成本的合理性,保证设备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⑤监测设备布设应充分与地方测防结合,依托属地测防工作基础、实现技防与人防的
有机融合。
5 监测结果及分析5.1 监测点的布置
本测滑坡监测采用坐标系统为CGCS 2000坐标系统,高程为大地高高程系,通信方式采用内置4G 网络,基准网等级D 级。1)监测基准点:编号为JZD-1、JZD-2,基准点布设在远离公路行车干扰,地质稳定,方便保护。2)北斗地表位移监测点:基准点编号为JZD-1、JZD-2,基准点远离公路行车干扰,地质稳定,方便保护。北斗地表位移监测点共布设8个,编号为BW-1~BW-8,位移监测点分布于3条剖面上,布设在位移变形特征明显的部位,能够及时监测到滑坡体表面位移。3)深部位移监测点:共布设深部位移监测点3个,编号为SW-1~SW-3,深部位移监测紧邻BW-2、BW-7、BW-8地表位移监测点布设,以便地表及深部位移比较,判断滑坡的相对位移量。4)视频监控点:共布设视频监控点4个,编号为SP-1~SP-4,其中2个布设于滑坡后缘稳定部位,监控滑坡后缘的变化,一个布设于舟曲县疾控中心楼顶,一个布设于甘南供电公司南部集控站楼顶,主要监测滑坡整体的变形。5)雨量计:共布设雨量计1个,编号为YL-1,布设于平整,开阔的地段。
5.2 降雨量监测结果
该滑坡监测点布设雨量计1个,用以监测滑坡点降雨强度,分析降雨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降雨量监测数据统计见表2。
目前,根据气象部门对降雨等级的划分,对降雨危险性大小进行判断,即按24 h 降雨量的大小将降雨分成六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降雨的危险性。气象部门降雨等级划分见表3。
表3  气象部门降雨分级
降雨等级标准降水状况
微雨24h降水量小于0.1mm, 累计降水时间小于3
h
地面不湿或稍湿,如不注意,好像没有下雨一样
小雨24h降水量小于5mm 地面已全湿,但无积水中雨24h降水量5.1mm~25mm 下雨时有雨声,地面有积水大雨24h降水量25.1mm~50mm 雨声激烈可闻,遍地积水,薄的雨伞被湿透、 并渗进雨滴。暴雨24h降水量50.1mm~100 mm 雨声很大,倾盆雨下。打开窗户,室内就听不到说话声。下水道不及时排水,常有外溢。大暴雨24h降水量100.1 mm~200 mm 特大暴雨
24h降水量大于200 mm
表1  滑带土体抗剪强度及重度参数取值
自制小麻薯教程滑带土名称状态试验参数(残剪)
反算参数
综合取值参数
黏聚力c (kPa)内摩擦角φ(°)
黏聚力c (kPa)内摩擦角φ(°)
黏聚力c (kPa)内摩擦角φ(°)
①-1含砾粉质黏土
天然26.917.3
25.017.5
26.017.3饱和
24.015.0
表2  降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
月份
统计时长降雨量2022-10一个月55.2mm 2022-09一个月68.9mm 2022-08一个月39.0mm 2022-07一个月123.1mm 2022-06一个月72.1mm 2022-05一个月128.5mm 2022-04一个月71mm 2022-03一个月35.2mm 2022-02
一个月
14.3mm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44 -
文科热门专业排名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
2022
年2—10月滑坡监测点月平均降雨量为67.5mm/月,其中5月的最大降雨量为128.5mm ,2月降雨量最小为143mm 。最大日降雨量发生在7月20日,降雨量为44.9mm ,属于大雨级。
5.3 地表位移监测结果
该滑坡监测点布北斗地表位移监测点8个,用来监测滑坡点地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典型监测点结果如图1所示。
从监测结果来看,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呈稳定状态,水平变形量和垂直变形量都很小。在某一时间段内,降雨量达到临界值时,滑坡稳定性为欠稳定,滑坡发生变形位移。2022年2—10月,滑坡体地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最大量均发生在2022年7月12日,日最大位移量发生当日降雨量为29.1 mm ,前2日降雨量累计值为57.5 mm ,前5日降雨量累计降雨量为71.9 mm 。由于日最大位移发生当日降雨量不大,但发生时前几日雨强较大,因此可以判定,滑坡稳定性不仅与当日降雨强度有关,而且根据地质特性不同,与前几日雨强有密切的关系。地表位移统计表见表4。
表4  地表位移监测点统计表
站点号日最大水平位移(mm)日最大垂直位移(mm)累计总水平位移量(mm)
累计总垂直
位移量(mm)
綦美合是谁GNSS137.71965.940.0GNSS235.512.143.946.0GNSS335.512.066.949.0GNSS436.811.572.951.0GNSS532.915.070.747.1GNSS629.314.065.048.0GNSS738.814.076.452.0GNSS8
38.613.976.1
51.0
5.4 深部位移监测
该滑坡监测点布设深部测斜计3个,用以监测滑坡点深部位移发生规律,分析滑坡体深部位移发展规律,典型深部位移监测数据表见表5。
从深部测斜仪监测数据来看,滑坡形变主要发生在浅层,6m 以下位移量很小,因此可以判断,滑坡仅在浅层坡积层降雨工况下变形,在深层滑动可能性小。
6 结论
该滑坡为降雨引发型坡积层滑坡,滑坡的变形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在天然无降雨的工况下,滑坡处于稳定的状态,滑坡变形量很小;在降雨工况下,滑坡体开始变形,变形量不仅与当日降雨强度有关,
而且与前几日降雨量有关,当日降雨量或某一段时间内降雨强度达到某一值时,滑坡体具有骤然明显的变形。因此,在后续监测过程中,应在降雨强度较大或持续降雨工况下关注滑坡的形变,在变形达到预警阈值时按预警等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坡积层滑坡多以浅层滑坡为主,从监测数据来看,滑坡深部变形量很小。
表5  深部测斜仪监测数据
节点深度/m 水平位移/mm
竖向位移/mm
1  2.015.30  2.13
2  4.0  3.560.16
3  6.00.590.1248.00.350.1510.00.660.08612.00.380.037
14.0
0.14
0.04
参考文献
[1]唐亚明.滑坡监测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J].地质论评,2012,58(3):533-541.
[2]李媛,杨旭东.降雨诱发区域性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评,2006(2):101-104.
[3]乔建平,杨宗佶,田宏岭.降雨滑坡预警的概率分析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09,17(3):343-348.
[4]范俊瑛.陕南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5]詹良通,李鹤,敏,等.东南沿海残积土地区降雨诱发型滑坡预报雨强-历时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力学,2012,33(3):873-886.
[6]郑东健,顾冲时,吴中如.边坡变形的多因素时变预测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180-3184.[7]殷坤龙,张桂荣,龚日祥,等.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图1  地表位移监测点结果图
GNSS垂直位移
80
6040
20
-20
2022-2-11
2022-4-14
2022-6-15日期
2022-8-16
2022-10-10
位移/m m
GNSS水平位移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