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www.sjgzzs
342
摘    要: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优秀文艺作品为蓝本,《故事里的中国》用 “戏剧+影视+综艺”的全新模式,以话剧表演方式重新演绎经典文艺作品,邀请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同台讲述,再现经典中的真实瞬间,挖掘作品背后所反映出的故事和情感。《故事里的中国》以向经典致敬的方式,用独特的表达和演绎的手段,创建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美学”,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关键词:故事里中国;节目模式;经典再现;全新表达2019第四季度,电视荧屏上涌现了一批思想精深、制作精良、演绎精彩的优秀作品,吸引无数观众打开电视,守望每周上演的文化艺术饕餮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有一档大型季播节目,用镜头实现了舞台与电视的“破界”,用综艺形式将中国经典故事在舞台上进行了创新性复刻,得到各大媒体和受众的一致点赞,数次登上网络热搜话题。发布#永不消逝的电波#纯享版视频播放量破1848万,节目官微发布节目相关视频,十三期累积播放量4320万次,全网节目视频播放量破2亿;节目共播出十三期,与节目相关阅读量破10w+的文章数量破100篇。这个节目就是让经典照进现实,用故事感动你我的《故事里的中国》。
作为节目组,《故事里的中国》策划时最初的动机或者说主旨是怎样的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初看
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从哪些维度开辟出节目的守正创新之路?
我觉得节目组从以下几方面,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建立新标准,进行新表达。
一、多元维度 讲好故事
“主流媒体”“信仰”“价值传递”,这些词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总是高高在上,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下,大众需要的精神食粮是能够普遍接受的、不令人反感的价值传递,所以《故事里的中国》兼顾了美学表达和历史表述,就是通过节目进行思想引导、“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新尝试。将文艺作品放到舞台上来呈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理念创新,使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再次焕发生机,并用“接地气”的方式引领文化节目的价值传递。讲好中国故事才是节目内核上的创新,最动人的还是个体情感被唤醒的瞬间。
所以所谓的多元维度,即经典作品本身的故事重现,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现实故事的讲述相结合。故纸堆里的经典,只有经常温习才能永葆鲜活;故事里的面孔,只有走进人的内心才能立体可感。
一个好的中国故事,我们不是去灌输道理,而是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大家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比如,在节目围读会的环节中,编剧和导演都需要唱剧本,剧本写得好不好,需要大家一起来评判。比如在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个本
子时,每唱一次,导演和演员们都因为感动而中途哽咽得不能往下继续;而在后期节目组的集体审片过程中,每一次审片,大家都觉得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多维度去建构故事,是《故事里的中国》的独到之处。首先,第一个维度,是通过重温老电影的片段,让没看过电影的观众了解基本的故事,让熟悉老电影的观众去重新启动久违的记忆;第二个维度,是经典电影作品通过演员在舞台的再次演绎和在围读会中主创团队的经典解读。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请到的是胡歌和刘涛,他们以一颗心怀使命感与敬畏感来致敬这部经典作品。刘涛在微博也说道:“电波永不消逝,爱情永不改变。唯爱与信仰,不可辜负!”第三个维度,是邀请之前电影电视剧的扮演者讲述当时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邀请了1958年版电影中何兰芬的饰演者袁霞老师,讲述她在扮演何兰芬时自身的所见所感。第四个维度,是电影原型人物,生活中真实人物的维度。电影的中李侠,在历史上是有真实原型的,李侠的原型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无线电工作者李白烈士,那李白烈士的孙子李立立先生,现场讲述了他爷爷和奶奶,也就是“红情报天才”李白与妻子裘慧英经历战火洗礼的革命爱情。另外在这个维度中,还有与原型人物有关的事件经历者,原西柏坡报务员苏采青的故事讲述,她从自身的角度追忆了李白烈士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并以一则来自“黎明”
的回复引发全场泪崩。这就是电影原型人物的维度。
看完《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期节目,微博上网友发表评论说:“第一次了解到李侠的背后站着一位名叫李白的革命烈士,第一次感受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表演竟是这般荡气回肠,第一次领悟到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到底包裹着怎样的柔情义胆……”。另外,很有观众观众不仅在网络上纷纷留言表示对革命先辈的怀念,还通过实地打卡、老物件展示、口述历史等行动,参与到信仰表达的仪式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正如主持人董卿在节目里讲述:“在中国大地上,有太多故事值得我们铭记。所幸,我们拥有那么多经典的文艺作品,记录下新中国一路走来的每一处闪光……”所以,《故事里的中国》不仅仅是讲中国故事或中国人的故事,而是在解读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密码,并向全世界展现全面、立体、生动的中国。
二、探索出“戏剧+影视+综艺”的全新模式
《故事里的中国》的创作灵感来自英国国家剧院出品的高清戏剧影像,而如何将经典的演绎与电视制作的特性相结
《故事里的中国》在守正中探索创新之路
胡美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  100025)
社科文化
合,是节目组需要重点破题的所在。将舞台剧进行电视化,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难题,经过历时一年半的策划、探讨,最终形成了将70年来最脍炙人口的优质影视作品经重新提炼和改编后,邀请知名实力派偶像进行舞台版演绎,并邀请与该作品有关的人士用回顾和讲述的方式拓展故事背后的故事,将经典作品和当下的现实打通,赋予节目以新的生命。让经典焕发活力,成为新经典、新流行、新风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道:“选作品要靠眼光,也要实现作品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把这个题材用好、用活,最根本的是使经典作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值得肯定的是,《故事里的中国》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帮助观众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也走进了历史的纵深。”
三、首创了“1+N”复合式舞台空间
为了让戏剧和节目更好融合,用电视荧屏呈现戏剧表演理念,节目首创了“1+N”复合式舞台空间,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个主舞台,作为主表演区;两个6米×6米的方格子,构成两个副舞台,方格子中间分上下台,里面有隔断可以自由活动,整个舞台可以分隔成九个表演场所。这样利用格子在空间上进
行间离、整合,展开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根据不同的表演尺度进行空间上的区分,将蒙太奇手段舞台化,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沉浸体验,大大增强了棚内节目的表达张力。
节目组设计了三个舞台,一个是主舞台的一号台,演员内心的表达都可以在主舞台上展现。我们还有二号台和三号台,是影视化的表演空间。这个创新的表演空间呈现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对于舞台上的演员来说,表演的方式什么时候是有戏剧的,什么时候进入到影视化的,都需要演员自身很有分寸地去把握。
同时拍摄的过程,是一个影视剧拍摄与舞台剧演绎双重结合的过程。在没有观众的彩排环节,将需要影视化呈现的镜头、细节的特写、人物的情绪演绎等等一一细致完成。在带有观众的录制过程中,更多的则是经典的创造者和时代亲历者讲述文艺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戏剧的部分为舞台剧表演性的展示,这样双重的保障,让话剧“戏剧性强”的优点
得以在电视节目中保留,让观众的情绪在录制中得以释放。
四、开门办节目 聚合顶级资源
寻最有利于自己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与之强强联合,是《故事里的中国》创新之路上的又一重要手段。
与顶级的国家资源整合。中国国家话剧院是国家表演最高级艺术团体之一,两者合作,是两个顶级团队之间的合作。
七七照片田沁鑫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戏剧导演之一,还有很多参与编剧、分组导演工作的创作者们也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
这部综艺节目的联合制作单位,国家话剧院派出了一支阵容
强大、业务精湛的“精英队”,用想象力、创造力和专业精神,
让经典作品以“守正创新”的形式重现在现代化舞台上。
最优秀的主持人董卿的加盟,不仅带来了天然的文化属性,还代表了节目的温度。每期节目涉及的版块较多、嘉宾
也多,背后需要主持人做大量的功课。董卿感性与知性并存,
又很有亲和力与感染力,从主持人到制片人,再到这次节目
的总策划之一,节目总导演之一的左兴曾经提到对于董卿的
加盟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我印象最深刻的
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对节目的真诚态度。从节目开始策划用
了一年半的时间,再到编纂了一本‘新中国文艺史资料’,
他夏了夏天 歌词
所有人都在夜以继日的工作。比如,节目总策划兼主持人董钢琴演奏家
卿从节目策划开始介入,为了一期节目翻阅百万字的资料,
并且因为每期节目涉及的版块较多、嘉宾也多,她在背后还
做大量的功课。她付出的远不止于一个主持人的努力和工作。”
在主持人董卿有着自己的高要求,那就是她要求配合的导演
组搜集提供给她的资料,必须翔实到网络上能搜索到的信息
和细节,所提供资料里都必须有,甚至更丰富、更细节。她
还有自己的团队夯实采访的内容和细节、层次,可以说她在
这个节目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专业的、温暖的故事引导者,
一位极好的穿针引线者,她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举足轻重
的作用。
超强实力演员的加持,为高度浓缩的舞台表演部分,也大小s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节目组很
早就开始与演员们接触(助演和一些基础演员均来自国家话
剧院演员中心和国话影视部),与他们沟通剧本的梗概以及
精神的内核。第一期参与录制的胡歌和刘涛,无论是对现场
表演的掌控,还是情绪表达的流畅,在尺度上的拿捏都很准,
可以说给《故事里的中国》立下了一个很高的表演标杆。戏
剧总导演田沁鑫表示:“演员心中对国家和经典心怀敬意,
并且是用扎实的表演功力去诠释,这样才有可能传递出经典
作品中的价值观,通过明星的传播力去感染到观众。”
另外,还有与最优秀的摄影合作。林华全是电影《杀破狼》
的摄影师,也因代表作《走火》提名第39届金马奖最佳导演。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总策划、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
文广在节目策划之初就说道:“每一次对经典的重新演绎,
就是经典的又一次焕发新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演绎中,
2个字的游戏名字
故事成为了经典,经典融入了血脉,血脉筑成中国人的魂魄。
这就是这档节目希望承载的使命。”这次电视创作的经历也
巩汉林简历让节目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讲好中国故事”大有可为,
更能大有作为,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继续创
建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美学”,探索出有自身
特的创新之路。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