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
的扩散速度和广度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博客内容有足够吸引网民关注的元素,一经网民言论的传播放大,再经主流媒体的报道渲染,原本知名的作者可能因此名气更大,原本无名的作者可能因此声名远播,当然,其作用或正或负则另当别论。
总之,实名博客推动了网络中个人的崛起,让个人以公民身份直接介入社会的公共生活,或评议时事,或谈天说地,有些实名博主还在网上联合其他志趣相同的博主,组建或加入一个个以共同议题为标志的“圈子”,实际上构成了虚拟社会里的多样化“组织”。由此,网络的议程设置不再为主流媒体所垄断,网络的言论观点不再被一种倾向操纵。多元化的民意表达和开放性的舆论博弈,呈现的是言论出版自由的公民实践,是宪法权利保障的民主景观,在当下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发挥着思想启蒙和文化普及的重要作用。近期的“周老虎照片”、“汶川地震救灾”、“范美忠争议”等公共事件中实名博客作者的参与,就显示了个人媒体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影响。这一类现象昭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结构,直接催生了中国公民社会的萌芽和成长。
“范美忠争议”
显示社会的文化变迁
zoey莫绮雯
“范美忠争议”现象,是典型的实名博客内容引发的媒介聚焦事件,或可理解为文化公共事件。试想,范美忠在其博文《那一刻地动山摇》中陈述的他在地震当时的表现和极其另类的观点,如果没有博客,就只能在家人、朋友、师生等小范围内表达,只能在相对狭小的
空间内引起反馈。如果进行公共传播,他须投书传统媒体,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未必令其过关。只有不设“把关人”的个人媒体,才能够发表这样的“异端邪说”。继而,在网民访客做出强烈反应的同时,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郭松民的评论,然后有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组邀请范郭二人辩论,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跟进,多家网站将之列为专题或推出专访,又推动了更多网民关注和发言……笔者2008年8月13日20∶00在百度博客搜索栏内键入“范美忠”,发现涉及此争议的博客文章约为22400篇,还有博客或论坛的回帖无以计数。
这些博文和网帖主要集中于3个问题的争论。一是范美忠在地震之时该不该“先跑”。“挺郭派”认为,范美忠作为教师,危险来临之时不顾学生抢先逃生,是失职行为,更违背了职业道德;“挺范派”认为,临危慌乱中范美忠的先跑是人的求生本能,教师岗位没有“遇到险情优先保护学生”之类的明文规定,范美忠先跑不犯法不违规,更不应该以英雄模范的道德水准要求作为教师的他。二是范美忠在自己博客中的坦陈事实和自我辩解是不是“无耻”。“挺郭派”认为,范美忠临危先跑失职还可以原谅,但震后振振有词地辩解就是无耻;“挺范派”认为,范美忠先跑的行为虽不高尚但敢于说出真实心理不是无耻,是个“真小人”,郭松民不在地震现场而要求别人冒生命危险照顾学生,是个“伪君子”。三是学校现在是
不是应该解聘范美忠。“挺郭派”认为,范美忠失职已经不被家长信任,没有资格继续做教师,应当解聘;“挺范派”认为,范美忠先跑不违法,因此解聘没有根据,范
●冯恩大
实名博客:个人崛起与社会变迁
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实名博客推动个人的崛起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博客因其具有通过网络把私人言论
进行公共传播的强大功能,被称为个人
媒体。据笔者观察,目前在新浪博客、博
联社、博客中国、凤凰博报等博客平台
上,活跃着大量的实名博客,因其作者
以真实身份亮相、内容贴近公共话题、
博文上传频率高等特点,往往访问量和
唐安琪烧伤事件
洗米华评论量较大,尤为鲜明地体现了个人媒
体的传播特征。
一是体现在博客的个人属性上,实
名博客作者原本可能就是社会著名的专
家、学者、明星,或原本不著名但在各
自行业颇具实力,作者大多出示本人的
肖像或简介,博主身份与个人身份的统
一使其对自己的博客内容更负责任,所
述事实有据,所表观点鲜明,彰显了作
者的个性,如同一张动态显示的“网络
名片”,表现出比匿名博客更强的亲和力
和公信力。二是体现在博客的社会属性
上,实名博客的内容一般贴近时政或时
尚文化,较多涉及网民关注的公共话
题,因此访问量较大,自我空间同时成
为公共空间,博主大多在这里真诚对待
访客,或就个别的问题回帖呼应,或就
受关注较多的问题发表博文,有的热点
议题在博客内扩展成为“专题论坛”,表
现出比匿名博客更强的互动性和影响
力。
显然,实名博客这种自我空间与公
共空间相重合的个人媒体,具有扩大个
人声音的作用。其一,博主个人在这里
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想说就说”的便
利,使现实“私域”中的作者轻点鼠标
就能一步跨入网络“公域”,“我的地盘
我做主”的运行规则,使个人思想能够郭品超身高
得到充分的表达。其二,博主个人言论
77
20089
青年记者年月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