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报纸在娱乐版用较大版面报道了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香港《东周刊》事件:
2002年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用一幅女星被虐裸照作为封面,题为《字母女皇被虐裸照曝光》,内容是说一名神秘人日前向该刊编辑部提供一幅女星真实半身裸照。照片中女星正垂头痛哭,显然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强行拍摄,由于《东周刊》在刊出这幅照片时用方格做了眼部遮挡,所以无法直接辨认女星身份,但是台湾某报根据《东周刊》文内所给的种种相关提示推测出女星真实身份。这一事件引起香港各界的强烈谴责。成龙和梅艳芳等香港著名演艺界人士都出面声讨《东周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11月2日公开谴责这一事件,表示高度关注,他指出,《东周刊》事件抵触了香港社会的道德价值,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公愤。该周刊隶属于香港英皇集团,其大股东杨受成11月2日发表声明,对旗下的《东周刊》刊登裸照封面感到十分震怒及羞愧,他要求《东周刊》立即停刊,并马上采取善后措施,而 《东周刊》的3名主管随后宣布引咎辞职。香港多家报纸发表评论,批评《东周刊》行为不负责任。香港演艺界代表强烈呼吁"社会上有良知的个人和团体,罢买、罢看,抵制个别不良媒体,强烈要求自由而负责的新闻媒体发挥拨乱反正的作用,免于向下沉沦"。 《东周刊》停刊并未平息演艺界对裸照事件的怒气。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11月3日
如期举行演艺界抗议集会,500名来自演艺界、教育界、妇女界及宗教界人士参加,总会点名要求《东周刊》母公司英皇集团老板杨受成公开解释事件,包括为何不阻止刊物出版及交代如何弥补受害人伤害等。此外,总会劝喻事件受害女星公开露面,勇敢地面对事件。3日,裸照影射的女星发表书面声明:诚挚地盼望,今后传媒朋友们在面对类似的悲剧时,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着想。她说,如果我们每个人心存善念,这个社会就能多一些希望,世界也能多一些和平。
《东周刊》事件令各界要求传媒反思,它的停刊是一个让传媒冷静的机会,传媒应该趁这次机会审视本身的责任,在新闻自由之外,亦要兼顾新闻道德;社会也应该讨论,需要一个怎样的传媒。香港商业电台行政总裁也对事件表示愤怒,并建议将每年的10月30日定为"传媒反思日",好让市民每年有机会检讨传媒一年内的"所作所为"。
古惑仔7国语 apple id申请
一、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传媒报道的价值取向
在经济领域中,真正的改革都以市场为取向,传媒自然不能例外。除了商业性传媒大量涌现外,连国有公营等方式运营的传媒或迫于包括私营传媒在内的传媒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或迫于自身减轻财政压力的需要,也纷纷实施商业化运作。市场化变革迫使许多国家的传媒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和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商业化取向,在内容上强化了娱乐化倾向。
杨幂和冯绍峰主演的电视剧 对于市场逻辑成为主宰的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传媒来讲,发行量、收视率已成为生命线。利益的最大化驱动传媒追逐受众的数量,而传媒产品生产和销售也执行着市场经济的原则,即生产"适销对路"的传媒产品。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男女老幼,尽管在身份、阶级、种族、国别、教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尽管在需求方面也趋于多元,但是,对娱乐的留恋是共同的。有鉴于此,传媒对娱乐的青睐也就成了必然。除了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的娱乐性节目本身在量上有了大幅上升外,连本来以告知为主要功能的新闻,也亦步亦趋地迈向娱乐化。
1.大量报道甚至炮制软新闻,或将硬新闻软化甚至文学化,增加娱乐性,增强吸引力,
是传媒报道价值取向最突出的表现。
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和那些极具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暴力和灾害事件以及以娱乐为主的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据统计,在1990年至1995年,英国itv的名牌新闻节目"十点钟新闻"将国际新闻比例从43%下降到15%,娱乐和体育新闻比例则从8.5%增加到17%。美国三大新闻网1990年一年花在娱乐性新闻上的时间比前两年增加了一倍多。在美国新闻工作协会的调查中,美国16家重要媒体中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之比在1997年内为25%对40%,而20年前的1977年,这一比例是32%比15%。《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总编辑james fallows披露,在他统计的1990年至1994年间,约500集哥伦比亚电视网著名时事节目《六十分钟》节目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名人访问、娱乐报道或揭露丑闻,而真正严肃的政治内容不足五分之一。在戴安娜事件发生后,《泰晤士报》的销量增加了50%,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太阳报》在以前400万份发行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0万份。
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中,由于利益驱动,大肆炮制软新闻的手法也是大行其道。在18
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事业处在政党报刊发展的时期,报纸党派彩浓厚,在观点和主张宣传方面各执一词,互相谩骂、攻讦,甚至不惜捏造事实、虚报新闻,连美国新闻自由的奠基人杰弗逊也愤怒地指责美国报纸信口雌黄,捏造事实,他们《联邦党人》将其报刊塞满谎话、诽谤和狂言。19世纪30年代后,便士报以超越党派报刊之外的独立报纸的姿态出现,以营利为目的,弱化政治彩,开传媒商业化之先河,将新闻变得简短通俗,以人情味、趣味性甚至是刺激性、煽情性的社会生活内容取胜。这股潮流到19世纪末期的黄新闻泛滥达到最高点,最富代表性的当属普利策所办《世界报》与黄新闻大王赫斯特《纽约日报》黄新闻之战。黄新闻(yellow jour-nalism)从最坏处说,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的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最适合报童大声叫卖的东西。甚至使用煽动性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在硬新闻软化方面,新闻界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主张在硬新闻报道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实现
硬新闻软着陆,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2.在报道方式上图文并茂,极尽渲染媚俗之能事,把污点作为卖点,是媒体报道价值取向的另一种表现。
除了本文开始部分陈述的"《东周刊》事件"后《东周刊》被迫停刊之外,华东某地区的一些小报低俗之风也比较严重。有张报纸7月19日刊登四幅裸体女性照片,16日刊文谈"消夏最宜裸读书"。另有一张报纸7月3日、8日分别刊登女性露乳、男女"床上戏"的彩照片。《中华新闻报》等报刊最近批评了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有的刊登外国裸体女人摄影图片,有的刊发记者与裸体女的合影,有的介绍某省组织的人体模特拍摄活动的裸体图片,有的在"本地新闻"版发表两对男女大街上拥抱热吻的图片,还有的用图文报道激情接吻大赛……这些现象是媒体报道中的污点,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此类报道是媒体为了借此来吸引受众,扩大阅读面,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刺激广告额,竟把庸俗误为通俗,污点当成卖点。
3.超越新闻自由,以"王者姿态",不择手段,摄取报道材料,是传媒报道价值取向的尽头。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名人偶像化开始流行,这些偶像明星走红,正好需要依赖媒体的大量曝光,但在正式的场合,他们无不光艳亮丽,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开始厌倦了这种表面化的报道,进而急于窥视明星们日常的起居、言行、习惯、交友等私人的隐秘生活。香港传媒于1995年6月组织起"狗仔队",专门用来追访娱乐界歌星影星等名人隐私,如"王菲窦唯婚变"、"梁朝伟刘嘉玲分手"、"成龙章子怡传绯闻"、"龙种事件"等,更是被"狗仔队"搞得满城风雨。"狗仔队"的出现,促进了香港娱乐新闻的竞争,如《东周刊》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狗仔队",使"狗仔队"成为香港新闻界较为普遍的现象。"狗仔队"不择手段的采访手法及报道,一度引起社会的批评,严重破坏了传媒的良好形象及其公信力。不少被追踪的目标人物都对"狗仔队"的行径相当反感,香港演艺界曾于1995年发起过"封嘴行动",三天之内不接受传媒采访 ,以示抗议。并举行演艺界人士大游行,向政府反映事件,从而引起同行、传媒和公众对尊重隐私权的意识。专家指出,新世纪全球
传媒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态势:娱乐化和本土化。而"狗仔队"精神就是娱乐化的集中体现。
二、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共同框架的传媒报道价值取向
新闻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传播和接受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发表意见,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一项民主权利,它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运用。
新闻自由最初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主张只要人们能够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不受限制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广泛听取不同主张,那么最终人们总会作出最符合实际的判断。由此出发,自由论自然坚决反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传媒随意报道任何事实,不受任何干预,畅所欲言,自由行事,为社会大众提供尽可能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判断余地,从而使他们能够得出尽可能真切的结论。然而事实上,该理论并不如前所述那么动听,其中也存在
着很大的弊端与隐患。不能真正使社会大众普遍受益,反倒为传媒拥有者打开了方便之门。许多传播者在自由论的掩护下,打着传播自由的旗号,置社会大局于不顾,视人情伦常为敝屣,只是一味专注于低级趣味、耸人听闻的货,有时甚至发展到无所顾忌地造遥、诽谤、攻击与谩骂。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有家报刊攻击美国"国父"华盛顿,说他是"一个独立战争中的秘密叛国者","如果曾经有一个人使一个国家堕落了,美国就是被华盛顿堕落了。如果有一个国家遭到了一个人的不正当影响,美国就是遭到了华盛顿的不正当影响。如果一个国家曾经被一个人所欺骗,美国就是被华盛顿欺骗了"。美国新闻史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黑暗时期"。
无拘无束不是新闻自由,放任的新闻自由能使新闻传媒充斥情、暴力等内容,传媒在为新闻自由津津乐道的同时,还要看到传媒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讲条件、不讲社会责任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是统一的,其统一性表现在维护财团利益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统治。
新闻自由的口号最早是由资产阶级提出的,但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无政府集团竞争通过新闻手段的一种反映。垄断资本拥有了新闻事业,也就拥有了新闻
自由;无产者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没有新闻事业,也就丧失了新闻自由。资产阶级新闻自由不能摆脱对资本的依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闻自由只能是少数资本家的自由,不是普遍的自由。即使新闻传媒之间相互争论、攻讦以至谩骂,也只不过是一种极端民主和绝对自由的假象。无论资产阶级内部如何争斗,其新闻事业都始终坚持不危及其经济基础和统治,所有传媒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问题上,在中东巴以冲突问题上,在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形象问题上,在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上,西方传媒一直采取着双重的标准,从自己的利益和好恶出发,用自己的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框架着他们对传媒报道的价值取向。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全面控制,是有限的新闻自由。包括法律控制、广告控制、通讯社控制以及通过政府的各种公关手段控制等。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和统治的有效手段。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在剥夺了敌对阶级的新闻自由之后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自由与纪律的统一,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人民进行自我教育
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在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承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也是有限的,社会主义新闻传媒更要担负起教育公众的社会责任,以准确、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和健康的娱乐去引导和帮助人民提高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使社会与新闻事业互动达到良性运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统一在传媒要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负责上。这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传媒报道必须遵循的价值取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