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乐观训练法:乐观不是⼀种性格,⽽是⼀种习惯
1、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
贫下中农刘姥姥,在下定决⼼排除万难勇闯荣国府“打秋风”之前,开了个家庭会议。
主持⼈刘姥姥;与会者:⼥⼉刘⽒、⼥婿狗⼦。
会议的核⼼议题是:年成不好,活不下去了,⼤家⼀起想想办法吧。
刘姥姥⾸先发⾔。她总结了⽬前的严峻形势,严厉批评了⼥婿不思进取打⽼婆的恶⾏,要求⼥婿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并指出:“咱们虽然住在乡下,可到底离帝都近啊,帝都哪⼉都是钱,姑爷你怎么不想想办法,去弄点来?”
⼥婿狗⼉当场就急了:“弄点⼉?怎么弄?让我去王思聪吗?你⼥⼉有⼲爹吗?”
刘姥姥早就想好了主意:“你们王家不是和⾦陵王家有亲吗?现在王家的⼩嫁到了帝都来了,听说为⼈很好,你们可以去求求她嘛。”
(话外⾳)刘姥姥跟王夫⼈有关系吗?只是“略有些⽠葛”,⼥婿狗⼉的祖⽗曾当过⼀个⼩官,巴结过王
家,结了⼲亲,刘姥姥也只是很久前见过王夫⼈⼀⾯。后来⼀家⼈过不下去,到乡下种⽥,两家早就没来往了。
⼀波未平,⼥⼉⼜提出了⼀个技术性的难题:“阎王好见,⼩⿁难缠,我看啊,连门⼉都进不去。”
会议进⼊了僵局。看日环食用什么工具
同⼀件事,不同的⼈看法往往⾮常不⼀样。⽐如,青黄不接了,要不要救济?⼥婿觉得⼈家凭什么要帮你啊?⽽刘姥姥觉得,万⼀⼈家要是愿意呢?
还有,两家为什么会疏远?⼥⼉认为⼈家上升了,⾃家败落了,怎么保持来往?可刘姥姥不觉得,“你们⾃⼰拉硬屎,不肯⾛动,才疏远了”。
两种看法,逻辑上都讲得通,但结果迥异。我们分别称这两种⼈为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不管发⽣了什么事情,前者⼀定往坏的⽅⾯想,后者⼀定往好的⽅⾯想。就像⼀个形象的⽐喻,桌⼦有半杯⽔,悲观主义者想,已经喝了半杯了;乐观主义者想,还有半杯呢。
虽然悲观主义者通常⽐较容易看清事情的真相,做事更靠谱,但他们往往优柔寡断,缺乏⾏动⼒,所以⼤家都希望⾃⼰能乐观⼀点。刘姥姥就是⼀个乐观的⼈,曹公也对她不薄,两次进贾府,⼀次⽐⼀次收获⼤,终于挺过了⽣命中最困难的⼀段时间。
⼈难道天⽣就分乐观与悲观两种吗?积极⼼理学之⽗,美国⼼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写过⼀本书,叫《活出最乐观的⾃⼰》,我把书中他的观点总结成两句话:⼈是天⽣的悲观者,后天的乐观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接着⾛进科学……不,⾛进刘姥姥的家庭会议现场。
2、⼈是天⽣的悲观者,后天的乐观者
⼥婿狗⼉听了姥姥的建议后,反⽽改变了⽴场:“这也是个办法,既然您⽼以前见过⼈家,那就请您⽼出马吧。”
这⽪球踢的,我给100分。
刘姥姥接下来的反应就很有意思了,刚才还⾃信满满的,忽然就缩回去了:“我是个什么东西,他家⼈⼜不认得我,我去了也是⽩去的。”
事情还没做,就害怕做不成,这是悲观者的典型⼼态,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乐观达⼈第⼀反应也是如此呢?
事情还没做,就害怕做不成,这是悲观者的典型⼼态,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乐观达⼈第⼀反应也是如此呢?
作者在书⼀开就指出:悲观⼼态的核⼼是⽆助感(helplessness),就是那种认为“不管⾃⼰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结果”的感受。令⼈遗憾的是,这种⽆助感是天⽣的,是每⼀个⼈都有的婴⼉时期的记忆。
在你还是⼀个婴⼉时,没有别⼈的帮忙,就什么也办不了,饿了没得吃,渴了没得喝,就连翻个⾝都做不到,这就是⽆助感的来源,并深深地留在了潜意识之中。
很多悲观者并不是没有办事能⼒,⽽是被这种婴⼉般的⽆助感,冻结了⾏动。
⼥婿狗⼉就是⼀个典型,他真的觉得这件事不可能吗?不是。刚才还把事情说得千难万难,⼀见刘姥姥愿意出马,就突然改变态度,积极出谋划策,建议刘姥姥把⼩孙⼦板⼉带上,这叫“上有⼋⼗⽼母,下有学步婴孩”,更能打动⼈。
他还透露了⼀个重要信息,其实两家后来并不是完全没有来往,王夫⼈的陪房丫头周瑞家的在乡下买地,狗⼉的爹出了不少⼒。因此,可以通过周瑞家的引荐,解决“门不好进,脸不好看”的技术问题。
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现在才说?这就是悲观者的特点了,只要⼀想到⾏动,就开始陷⼊“⽆助感”,就开始冻结想象⼒,所有积极的因素,都会被他主动忽略。
⽽刘姥姥的主动出击,解除了狗⼉“⽆助感”,才让他进⼊积极主动的状态。
所以马丁•塞利格曼坚信,乐观不是⼀种性格,⽽是⼀种习惯,每⼀个⼈都可以通过有效训练,摆脱“⽆助感”,变得乐观。
他介绍了⼀套叫“乐观⼈⽣ABCDE”的训练⽅法。
3、悲观者和乐观者的不同预测风格
“ABC模式”是⼼理学家埃利斯总结出的“思考——⾏动”模式,以⼥⼉刘⽒的担⼼为例:
A:你知道⼤户⼈家都是“阎王好见,⼩⿁难缠”(这是坏事实)
B:你觉得⾃⼰“连门都进不去”(这是想法)
C:你放弃了这个机会(这是结果)
A就是adversity(坏事件),B就是belief(想法),C就是consequence(后果)。
在ABC中,坏事是客观的,⽆法改变的。⼥⼉预料的没错,刘姥姥到了贾府的门⼝,看门⼈不但不给指路,让她“远远的在那墙⾓下”傻等,还骗她说很快“有⼈就出来”。
但“坏事”发⽣了,是不是意味着“想法”和“后果”⼀定会发⽣呢?
并没有。旁边有个⽼⼈看不下去了,乡下⼈上来⼀趟不容易,你就别捉弄⼈家了,给指了路。原来,周瑞家的,根本不需要进这个门。
问题就出在这个B,也就是“想法”上,马丁•塞利格曼称之为,“悲观者和乐观者的不同预测风格”。
⼥⼉认为“天下乌鸦⼀般⿊”,这就是悲观者对事件的解释风格,把坏事看成是“永久的、普遍的”。刘姥姥对此表⽰怀疑,难道所有的看门⼈都是这样吗?这就是乐观者对事件的解释风格,把坏事看成“暂时的、特殊的”。
排骨冬瓜的做法我曾在《》中介绍过下⾯情绪产⽣的模型,就是源于ABC模型。
当时就有⼈说,知道这个原理,具体该怎么做呢?今天就介绍这个关键⽅法——中断这个“负⾯ABC”的恶性循环,也就是“ABCDE训练法”中的“D反驳(disputation)”和“E激发(energazation)”。
是“ABCDE训练法”中的“D反驳(disputation)”和“E激发(energazation)”。
我们来看看刘姥姥是如何跳出这个“负⾯ABC”的。
4
⾃⼰和⾃⼰辩论:
邹廷威个人资料反驳(disputation)就是⾃⼰和⾃⼰争辩。
Duang!辩论赛开始,规则只有第⼀条,正⽅摆出⼀个负⾯的看法后,反⽅⽴刻利⽤“反驳四⼤法”殴正⽅。
xl是多大号反驳⼤法之⼀“证据”:看门⼈的任务是不让坏⼈混进去,我⼜不是坏⼈(这个理由好像有点幼稚,别急,下⾯还有)。
反驳⼤法之⼆“更多可能性”:那么多看门⼈,只要有⼀个好⼈,我就能进去了(这个理由就靠谱多了)。
反驳⼤法之三“暗⽰”:⼀定要通过看门⼈吗?有没有别的途径?(事实正是如此)
小白船反驳⼤法之四“最坏结果”:如果悲观的结果真的发⽣了,会有什么影响?这就是刘姥姥给⾃⼰的理由,⼤不了“到那公府侯门见⼀见世⾯,也不枉我⼀⽣”。
(划重点)反驳的作⽤不是权衡利弊,⽽是让⾃⼰摆脱“怀疑”,进⼊“激发”状态,产⽣更积极的⾏动。
这就是“ABCDE乐观⼈⽣”训练的基本过程:
(分析负⾯ABC)
列举不好的事
回忆⾃⼰消极的想法
担保人这个想法的后果是什么?
(DE跳出恶性循环)
四⼤反驳⽅法,不停反驳⾃⼰刚才的想法
激发:你还是很害怕,但你最终决定要尝试⼀下。
“ABCDE乐观训练”最重要的有三件事:第⼀是反驳,第⼆是反驳,第三还是反驳。⼀旦发现⾃⼰陷⼊消极的想法,⽴刻列出ABC,然后从不同⾓度,反驳、反驳、再反驳,直到能够激发⾃⼰产⽣积极的⾏动为⽌。
你必须养成⾃⼰反驳⾃⼰的习惯,这个习惯需要你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要知道,你的“⽆助感”是与⽣俱来的,是不会⾃动消失的。
也许有⼈会问,为了获得⼀个乐观的⼼态,我们付出这么⼤的努⼒,值得吗?
这个问题嘛……还是有请刘姥姥为我们现⾝说法,⿎掌!乐队伴奏!
5、刘姥姥的⼈⽣智慧
《红楼梦》全书最热闹的部分就是刘姥姥⼆进荣国府,整整讲了三回。其中最欢乐的场景,就是贾府晚宴上,太太⼩们合伙拿刘姥姥开涮,类似年会整⼈节⽬,既有筷⼦挑鸽⼦蛋,还有超级模仿秀。
们合伙拿刘姥姥开涮,类似年会整⼈节⽬,既有筷⼦挑鸽⼦蛋,还有超级模仿秀。
这段情节让很多⼈不舒服,因为他们是从贫富差距的⾓度进⾏理解的:这是什么嘛?⼀有钱⼈拿穷⼈开⼼,⼀个穷⼈⽤扮⼩丑的⽅式,讨富⼈的欢⼼,这是⼀个多么扭曲的世界!(练习题:这段话的ABC是什么?)
但曹公并不这么看。书中凤和鸳鸯向刘姥姥道歉之后,曹公借刘姥姥的回答,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刘姥姥明⽩这是“哄⽼太太开个⼼⼉”,再摆出证据“你们先嘱咐我,我就明⽩了”,最后暗⽰⾃⼰还是有原则的,如果“我⼼⾥恼,也就不说了”。刘姥姥觉得⼤家合演这个剧本,就是为了让⽼太太⾼兴,⾃⼰扮演⼀个丑⾓,就要演好这个⾓⾊。(练习题:这段话的D是什么?)
这就是刘姥姥来⾃底层⽣活的独特智慧,她把“善与恶”的道德问题,转化为“好与坏”的演技问题,她⽤⾃嘲式的宽容化解另⼀个世界隐隐的恶意,她⽤⾃⼰精彩的喜剧表演消弥了阶层鸿沟,她⽐任何⼈都配得上“⾼贵”这两个字。
为什么这种豁达的⼈⽣观不会出现在黛⽟等⼈的⾝上呢?这就是长期练习的结果,因为刘姥姥没有那种优厚的⽣存条件,她要是不这么想,根本活不下去。
6、消解⾃⼰与世界的紧张关系
我们常说,“⼈⽣如戏”,这是⼀个悲观的看法,但后⾯加上“全靠演技”,就变成了⼀个积极的⾓度:每个⼈都是⼈⽣⼤戏的⼀个演员⽽已,乐观就是不挑⾓⾊,演技⼜好;悲观就是迟迟进不了⾓⾊内⼼,不断跳戏。
⽐如说,被领导批评了,不要觉得他是在针对你,这就是他在扮演“领导”的⾓⾊,顶多是“表情做作,略显浮夸”⽽已,你要做的,就是扮演好“下属”的⾓⾊,⽇后才能“相逢⼀笑泯恩仇”。
⾼阶的乐观者都是从悲观者中⼀路⾛出来的。他们不是阿Q这样的低阶乐观者,⽽是希望拥有⼀个豁达的⼈⽣观,拒绝简单的道德判断,包容现实的美好与丑恶,消解⾃⼰与世界的紧张关系。
就像余华写《活着》的企图:⼈是为活着本⾝⽽活着,⽽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本⽂为“⼈神共奋说红楼”系列第⼗七篇)
本⽂由“⼈神共奋”(ID:tongyipaocha)⾸发
参考⽂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