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互动,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作者:吴军玲 崔淑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3期
家用冰箱什么牌子好    吴军玲  崔淑玲
王珞丹葛优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8)
    摘要:该文探索了培养企业需求人才的模式。通过与对口企业的联合互动,建立高校的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攻关科研课题,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个性化发展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能力和素质。企业在与学校的互动中,解决了难题,发现了人才,提高了知名度。
    关键词:校企互动  人才培养  双赢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3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职能范围也有了较大的扩展。高
卤面的做法
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 而且应该与时代同步,与社会结合,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作为与企业联系紧密的工科类院校,校企联合、互动,使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得到最佳互补、配置和共享,同时,高校与企业合作也是高校与企业自身各自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活力都具有推动力。
    河北科技大学在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探索。轻化专业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公司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1 建立实习基地,与成功人士对话
    为了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企业需要,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增强对企业的适应性,在学生的专业学习期间,我们会安排认识实习、设备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解决“实习难”的困扰,筛选本行业的优秀企业,双方本着友好相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建设轻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培训员工,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企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和便利,协助学校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并根据需要,将该专业学生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学习和锻炼。企业提供适当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实习指导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职业特、对口企业的部门构成和职能、工作流程、岗位
技能等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到工厂实地参观实习外,我们还聘请企业老总、技术人员、优秀学长、本行业成功人士等来校进行讲座、交流、招聘等活动。同学们对于他们的成功经验、工作状态、技术水平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交流十分踊跃。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对于自己的专业方向了更明确的认识,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创业的激情,达到了在课堂上所无法收到的效果。
    2 根据企业需求筛选课题
    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技术困扰,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需求。将科研课题的来源推至生产一线,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探索,部分课题进入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毕业选题,又有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实现双赢。有些课题需要学生们到工厂实地去完成,既锻炼了学生,完成毕业环节,又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克服了传统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通过实地工作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当中,极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生提前感受了工作氛围,掌握了工作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而企业在学生们的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同时通过观察,也发现了人才,有些同学在工作中的表现比较突出,被企业看中,以优惠条件被企业留用。学生到合意的工作,企业发现自己满意的人才,真正达到了校企双赢。近几年,我们专业学生的毕业环节,各类科研课题已经占到所有毕业设计(论文)的85%以上,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对于有一定深度和较高科研价值的课题,本专业的教师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
(省、市、校)课题,成果显著。在各级财政的资助下,研究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取得成效。先后有多名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取得不错成绩。
    3 从实际中攫取教学素材
    由于轻化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发现,单纯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授还远远不够。由于实习和实践的时间短,机会较少,有些内容讲授起来难度较大,不够直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也不断应用到教学中。但一些影像资料时间比较长了,内容老化,不能够体现现在的技术、设备特。老师们就到企业现场录制视频影像资料,弥补现有资料的不足,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实际,直观易懂,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和田玉价格
    4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与企业的接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毕业生在进入工厂后,不能很快适应工厂的节奏,动手能力还有欠缺。例如,打小样是作为本专业的技术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涉及到染基本工艺和测配的知识,涉及到两门课程,是一项综合技能,在我们的原来的实验课程中没有专门安排。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熟悉工厂基本的小样流程,我们增设了两个星期的染技能训练的课程。由工厂提供样,按照工厂实际打样的流程,提供三原,由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样的颜特点,设计染处
方,并运用测配的知识,不断通过实验调节染处方,直到颜符合规定样。通过实验,锻炼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他们很快地适应工作,很有帮助,也令企业受益。
    5 丰富个性化教育手段韩雪外公
    为了建立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在大四第七学期安排了为期6周的个性化教育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设定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项目,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我们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就业取向到相关企业一线去顶岗实习,更多地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发展状况。在这个阶段,许多同学发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在实践当中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使得他们在回到学校以后,学习知识变得主动、积极。有些同学在选择毕业课题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签约企业关联比较密切的方向,把企业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做好了铺垫。因为有方向,有目标,在完成毕业课题时,学生们积极性会比较高,干劲十足,效果理想。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育手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但只靠高校是无法培养出能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通过校企互动联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能给高校培养人才机制起到补充作用,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
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又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效益,输送人才。所以,高校和企业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是互为补充的,他们之间的完美合作将为培养新型人才带来便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
    参考文献
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1]胡安辉.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与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