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精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除杂试剂,形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认识物质的方式。
2.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粗食盐水中杂质离子去除的方案,明确解决物质分离任务的核心思路,构建“去除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分析思维模型。
3.  通过完成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的实验任务,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从粗食盐中除去Ca2+、Mg2+、SO42—
【教学难点】构建“去除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分析思维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高中化学必做实验之一——食盐的精制,利用化学沉淀法除去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这是本节课学习目标,大家齐读,“一、能够根据离子反应”开始……
导入:下面我们先一起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展示图片),这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这里拥有500亿吨的氯化钠,如果供全球60亿人食用,可以食用一千年。现在我们看到就是美丽的盐花,粗盐是从海水、湖水、井水中煎晒而出的晶体(展示图片),就是这种未加工的大粒盐(展示图片)。粗盐中不仅含有大量难溶性杂质,还含有MgCl2等可溶性杂质,如何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展示PPT温故知新)?
学生: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教师:那如何除去粗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离子Ca2+、Mg2+、SO42— 呢?
学生:加沉淀剂
教师:总结利用离子反应除去杂质的第一步就是:比较原料和产品的区别,确定要保留的物质和需要除去的杂质,根据其性质差异,选取合适的除杂试剂 。
教师:我们分析粗盐水在精制前后离子的区别,然后根据其性质的不同,确定除杂试剂。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轮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任务一: 熟悉实验用品。小组内讨论选取除杂试剂、确定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流程图写在学案上。
任务二: 小组内分工合作,快速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做好实验记录(操作、现象、结论),写在学案上。
注意:坐着讨论,站立实验,实验完成后马上坐下。有一个小组完成实验后,我们停止第一轮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上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让两个组的学生分别将方案写在黑板上。
现在五组已经完成实验,我们结束第一轮实验,所有同学请坐。大家请看黑板上四组和五组的实验设计流程图,有什么区别?
学生:过滤次数不同。
教师:哪种方案更好?
学生:四组,过滤次数多,效果好。
学生:五组,一次性过滤,节省时间,易操作。
教师:六组三次过滤,但是滤液非常浑浊,说明过滤次数多作用并不大,所以我们一般采取一次过滤的方式; 并且每过滤一次就要损失一部分氯化钠。
教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小组所选试剂相同吗?试剂顺序相同吗?
学生:所选试剂相同,试剂顺序不同。
田亮的老婆是谁
教师:那哪种顺序正确?
学生:都正确。
教师:所加三种试剂的顺序有要求吗?
学生:有要求,氯化钡溶液必须加到碳酸钠溶液之前。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所加除杂试剂都是过量的,碳酸钠除了除去钙离子,还要除去多余的钡离子。
教师:选取除杂试剂后要考虑除杂试剂的顺序,使后面加入的除杂试剂能够除去前面引入的杂质离子。
教师:如何检验食盐水中杂质离子Ca2+、Mg2+、SO42—已除干净?
学生:①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再加BaCl李纯个人资料2溶液,如无白沉淀生成,证明SO42—除净。
②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如无白沉淀生成,证明Mg2除净。
③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如无白沉淀生成,证明Ca2已除净。
教师:请五组三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检验Ca2+、Mg2+、SO42— 是否已除干净
学生:三位同学上讲台操作。
教师:其他同学观察操作是否正确。
学生:胶头滴管的使用不正确,应该放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要进入试管。
教师:描述现象。
学生:同学甲:没有白 沉淀,说明Ca2+ 除净;同学乙:没有白沉淀,说明Mg2+除净;同学丙:溶液变浑浊,说明SO42— 没有除净。
教师:没有除干净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加入沉淀剂的量不够。
教师:除杂试剂还要考虑除杂试剂要过量。
教师:如何确定稀盐酸是适量的?
学生:测pH。
教师:请各位同学完善你们的学案。
教师:下面请各组改进你们的方案,根据优化方案快速完成实验,并检验提纯的效果,在学案上记录相应结果。
北京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学生:实验并检验成果。
教师:各组汇报实验结果。王石 岳父
学生:经过检验杂质离子均除净,只有一个组SO42—长城的资料没有除净。
教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检验成果;我们来总结一下利用离子反应除去杂质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首先分析原料和产品不同,确定杂质离子,根据性质,选取合适除杂试剂,另外要
考虑除杂试剂的顺序和用量。
教师:展示“除去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思维模型。
学生:
教师:下面我们运用“除去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思维模型来解决一个工业生产问题。
画出工业流程图。
学生:小组讨论画出流程图。
教师:请学生画到黑板上。
学生:说明自己的设计。
总结概括本节课内容:食盐的精制构建——“去除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思维模型 ——利用思维模型解决除杂问题 。
《食盐的精制》学生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学生必做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生初步学会了利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分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类别通性、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的条件、电离、离子反应、粗盐的成分等。学生通过离子反应,掌握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除杂的基本思路。
整节课的实施比较顺利,学生积极思考、行动、反思,在设计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实施,然后优化方案又进行实验,并对产品进行检验,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实验过程,体会了实验改进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水泥外加剂学生通过分析杂质,选择除杂试剂,考虑除杂顺序,然后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去除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分析思维模型。
整节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耗时较多,而且在第一轮实验中学生问题较多,操作不规范,发现滤纸不漏液,因为操作不当造成滤液浑浊,课堂推进比较慢。
《食盐的精制》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