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古代的神话丰富多彩,是我国上古时期文学史上一大瑰宝。尤其是太阳神话和月亮神话,更是极受关注。本文将试图从月亮的本体出发,以《山海经》等文本为线索,从月亮的自身和外延两大方面具体梳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神话,小结月亮神话对民间及对文学作品造成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月亮神话《山海经》嫦娥
一、什么是神话
追溯到我国遥远的上古时期,人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无助的祈求生存,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惊讶与恐惧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幼稚的认为一切都是“神”在主宰。长此以往,关于“神”的故事就流传下来,变为今天我们熟知的“神话”。那么,什么是“神话”呢?国内的神话研究开始的太迟,就连“神话”这个字眼也是在近世纪从国外输入的,而现在对神话概念的界定大致也是一个从狭义界定到广义界定的过程:
我们看看马克思先生和鲁迅先生对神话的界定: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1]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2]
再来看看陈建宪先生对神话的界定:
“神话是人类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等)在氏族时代以原始思维为基础,将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不自觉地形
感恩节短信象化、人格化,从而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神灵为主角,表征着特定体的神圣信仰的语言艺术。”[3] 不难看出,马克思先生和鲁迅先生对神话的界定是比较片面的,而陈建宪先生对神话的界定注重了神话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了神话产生的特定时间和环境,是一个广义的界定。从神话研究的角度看,对“神话”概念的界定其实是一个由狭义到广义递进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我们可以用袁珂先生的一段话来具体的解释说明一下:
“古代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起初本是简单的、零散的,后来才逐渐汇为比较复杂的整体,并且和历史紧密结合起来。它发展到奴隶社会初期便已登峰造极。以后,当有文字的历史记载开始出现的时候,古神话便逐渐消亡了。其后在各个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愿望,又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新的神话和神话因素浓厚的传说故事产生出来,直到今天,还未断绝。”[4]
二、古代与月亮相关的神话
月亮与太阳一样,作为唯一的天体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古时候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一)月亮的诞生与出入
1、月亮的诞生
在上古时期的神话中,关于月亮的诞生,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版本认为月亮的诞生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相关,都是讲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因为过于劳累,濒临死亡之时幻化出月亮。首见《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中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另见《述异记》卷上记载: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车贷还清之后需要办理什么手续以上两则都是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两段神话的截取,但是都认为月亮是由盘古的眼睛幻化而来的。只是《述异记》中说的比较笼统,而《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中记载比较详细,明确的指出月亮是由盘古的右眼幻化而来的。这样看来,盘古的两只眼睛分别幻化成太阳和月亮,似乎很好的解释了天上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
第二种版本则是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的记载而来的,根据这里的讲述,月亮的诞生则是和帝俊(舜)的妻子相关的: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这段神话记述的是帝俊的妻子常羲,常在西方荒野的某个地方给她的十二个月亮女儿洗澡。这样看来,帝俊和妻子常羲就是月亮的父母,起初的月亮是有十二个的,可是后来为什么只剩下一个,就不得而知了。
广汽传祺gs8怎么样还有一种版本,见于《太平御览》卷四引《淮南子》:
“日月,天之使也。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这个版本大致认为天地初开,宇宙混沌一片,后来宇宙衍生出一种元气,这种元气中较清明的部分上升形成天,较浑浊的部分下沉形成地。天地的精气融合在一起又孕育出阴阳二气,而阴气积聚就形成
绍兴旅游景点水,水气的精华部分就凝结成了月亮。
独特好看的头像图片2、月亮的出入
在上古时期人们的眼里,太阳和月亮的生活也是很规律的,每日升起落下,昼夜交替,这样也就自然有了关于日月出入的记载。月亮出入的记载一般和太阳出入的记载是被
记载在一起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日月所出之地有六个: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同样,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记载了日月六个所入之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天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有一处记载讲到日月的出入之地是一个,即方山: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太阳和月亮就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每天或从大言山或从合虚山或从明星山或从鞠陵于天山或从猗天苏门山或从壑明俊疾山中升起,或从丰沮玉门山或从龙山或从日月山或从鏖鏊钜山或从常阳之山或从大荒之山落下。如果仔细研究下就会发现,太阳和月亮升起的这六座山,依次是从南到北排列的,而太阳和月亮落下的这六座山则是从北至南排列的,这样的安排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吧?!
月有阴晴圆缺,这一现象又如何解释呢?其实在古人的眼中,日月的出入的时间长短、行次安排也都是有神在掌管的,他们控制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出入行次:
窦骁家里是干什么的“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北方曰,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山海经・大荒西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山海经・大荒西经》
同时,古人认为月亮出入还有一定的交通工具,而且还有专门为他们驾驶的神。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说:“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
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也有所记载:
“阳子骖乘,纤阿为御。”司马贞索隐:“服虔云:‘纤阿为月御。或曰美女姣好貌。’又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月历�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
如此来看,引文中被称为,石夷和噎的就是可以掌管太阳月亮甚至星星的出入的神了,而纤阿则为月亮驾车,他们几位神共同担负着管理日月星辰的职责,使他们有章有法的出入,不会恣意妄为。
(二)传说中的月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