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1915.9.15-1919.5.4) (2)
摘要: (2)
一.是时陈独秀: (2)
二.背景: (3)
1. 政治: (3)
陈惠敏 黑社会2.经济: (3)
3. 文化: (4)
4. 社会: (4)营业执照办理
三.基本内容: (4)
四.过程: (4)
五.意义与不足: (5)
六.总结与启示: (6)
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1915.9.15-1919.5.4)
摘要: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的身影贯穿新文化运动的始终。陈独秀的经历则造就了他的性格,坚韧执着,不屈从于权威,有自己的想法,胆大肯干。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背景广为人知,但并不是很多人都清晰地了解新文化运动具体的过程和背景。本文以陈独秀的经历为线索,贴近新文化运动的具体过程,简要分析一些具体事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意义,呈现一个具有真实感的,贴近生活的,具体的陈独秀和新文化运动。
一.是时陈独秀:
1879年10月9日,陈独秀出生在皖西南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文化名城——安庆。陈独秀的父亲有三个兄弟,大伯父陈衍藩死于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二伯父夭折陈衍藻夭折,其父陈衍中亦是在1881年于苏州染上瘟疫后去世,陈独秀由四叔陈昔凡及其母亲查氏抚养。陈昔凡在东北当官,于是平日里便是由其祖父陈章旭教育陈独秀。
祖父喜欢抽,脾气坏,但是在陈氏家族里地位至高无上,族里的人都不敢忤逆他的意思。这种家长制的作风给少年陈独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反抗精神或许便是在那个时候萌芽。而其母查氏是菩萨心肠,尽管家里贫穷,在乡人遇到急难的时候仍是鼎力相助。这种助人为乐的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年幼的陈独秀。
1896年,17岁的陈独秀参加院试①,考上了秀才。1897年7月,陈独秀协同兄弟、同学及先生一行人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②。其间他首次接触了梁启超办的《时务报》,对梁启超“变亦变,不变亦变”的观点十分感兴趣。
陈独秀乡试落第,1898年被回家省亲的陈昔凡带到东北,不想义和团闹得正凶,关东不得安宁。于是陈独秀又赶回安庆,其母已经去世。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沙俄出兵占领东三省。清廷派人和沙俄谈判收复东三省事宜,陈昔凡再次要他去东三省。陈独秀拒绝了陈昔凡的要求,决定走出国门,去日本留学。
1901年10月,陈独秀来到日本,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组织的“励志社”。但在一次清廷官员到日本时,励志社中的章宗祥、曹汝林一帮人溜须拍马,令陈独秀非常反感。1902年春天,陈独秀回到了安庆。他和一帮先进青年往来,并成
①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
②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立了一个“青年励志社”,宣传科学与民主。这时的陈独秀,已经迈出了真正意义上跨向“新文化”的第一步。
1902年秋,陈独秀又一次来到了日本。在这次赴日过程中,他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都是日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坚力量。1903年4月,陈独秀回到了安庆,成立“安徽爱国会”,宣传拒俄。5月,陈独秀躲避安徽当局的抓捕,来到上海参加《国民日日报》的编辑工作(前身为《苏报》,因宣传《革命军》而被封)。1903年12月,《国民日日报》因革命彩浓厚,被迫停刊。潘粤明
1904年初,陈独秀回到安庆,和一好友办起了《安徽俗话报》。7月31日,上海成立了暗杀团,蔡元培、章士钊和刘光汉等人都是暗杀团的成员。而后陈独秀收到章士钊的信邀请他去上海,到上海后,
陈独秀加入了暗杀团。而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次去上海,陈独秀结识了蔡元培,为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受蔡元培邀请在北京大学当文科学长,并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易烊千玺家庭背景
1905年8月,《安徽俗话报》刊登了一则反英消息,英国驻芜湖领事胁迫清廷芜湖当局停办该刊,于是陈独秀办的报纸又一次被迫停刊。9月24日,一名暗杀团成员名为吴越刺杀清廷大臣未遂,不幸牺牲,陈独秀甚是悲痛。
1907年春,陈独秀第三次来到了日本,到1908年秋陈独秀回国期间,陈独秀充满了对革命前途的失望、茫然和无措。
1912年辛亥革命后,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1913年袁世凯本性暴露,二次革命期间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共同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逃往上海。
1914年7月,陈独秀最后一次来到了日本。他参与了章士钊在日本创办的《甲寅》杂志的编辑,并结识了李大钊。1915年5月,陈独秀妻子染肺疾咯血,便动身回国。在回国的船上,他酝酿着办一份杂志,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青年》杂志。
经历了到1915年为止的从未断绝的磨难与波折,陈独秀已然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而他从事多份刊物的编辑和创办则为他创办《青年》杂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断的出国回国以及国内躲避迫害的
过程中,他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革命者。这一切都为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背景:
1. 政治:
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瓜分中国的狂潮仍旧未消。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二次革命失败,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政治黑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2.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均忙于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民
主政治。
3. 文化:
杨幂 胡歌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众多同陈独秀一般的先进者通过创办杂志报刊、讲学、
创建组织等各种形式在各个地区传播民主科学思想。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对。以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失败反思过后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仍旧被封建旧思想所束缚。欲建成真正的中华民国必须从思想上改造国民。
4. 社会: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隆隆的炮响中宣告失败,维新变法被戊戌悍然中止。在向西方学“器物”、学“制度”都失败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将目光投向了文化。
三.基本内容: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儒家思想和封建迷信。其基本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提倡、四个反对: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过程: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月刊第一期问世,在创
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提出科学与人权“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于是便定下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科学与民主。
《青年》杂志第一期发行仅千册。第一期出来后,陈独秀便开始向是时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的胡适约稿。在胡适和陈独秀通信交流的过程中,陈独秀希望胡适“多译短篇名著若《决斗》者,以为文学改良至之先导”,而胡适回信中则提到文学改良的八不主义③,这也正是后来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的原型。
当时上海有一家杂志名为《上海青年杂志》,创刊在《青年》杂志之前。随着《青年》的影响力愈大,《上海青年杂志》提出抗议,要求《青年》杂志改名。陈独秀坚持不改,奈何《青年》杂志隶属的书社负责人胆子小,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陈独秀在执拗了几个月后只好同意改名,将《青年》改为《新青年》。
1916年11月,陈独秀因书社资金问题来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时任北大校
③八不主义: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
长蔡元培亲自上门请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一职。陈独秀担心上海《新青年》离不开他,蔡元培便建议将杂志带到学习里办。而那时北大正要聘请一大批名流学者,陈独秀便推荐了胡适。于是《新青年》从上海迁往北京,也正是北大的这一批集聚的名流学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和中坚力量。
1917年1月,陈独秀收到胡适来稿,即《文学改良刍议》,胡适认为“此八事皆文学上基本问题,一一有研究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外留心此问题作一草案”。陈独秀作为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在收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后,立即作了一篇《文学革命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明确提出“三大主义”④以为文学革命的目标。
当时文学革新派主力除了陈独秀和胡适,还有一人名为钱玄同⑤。钱玄同与鲁迅交往较为频繁,在一次和陈独秀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鲁迅,于是陈独秀便通过钱玄同向鲁迅约稿。
1918年4月,鲁迅想起他的姨表兄弟在两年前从太原到北京得了“迫害狂”一病,便以之为原型,创作了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陈独秀不断向鲁迅约稿,鲁迅自此进入文学革命的阵营。秋瓷炫迟帅
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转向马克思主义做了准备和铺垫。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情激奋,北京各个学校的学生们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开始。
一直以来,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宣传民主和科学,终于看到了人民觉醒的曙光。
五.意义与不足: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从思想领域对国人的封建观念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它采用白话文的形式,本着八不主义,对文学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所谓仁义道德的背后全是“吃人”二字。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实为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解放了国人的思想,使国人对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充满热情与期待。
然而,从上文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即可看出,新文化运动一直是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活动,并没有深入到普通众中去,其受众也仅局限于知识分子这一精英阶层。
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过程中,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没有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高呼民主的同时,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民主政治的政体和社会架构,并且仅
④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⑤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汉族,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废除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