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写对联
学习如何写对联
?
  对联是我们中国的特有⽂化,那么我们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该怎样⼊⼿呢Array  写对联有三个规律:
  第⼀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较少。  第⼆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三五不论,⼆四六分明”。
  第三是词性相对。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点就更⼯整,例如⼈名对⼈名、地理对地理,天⽂对天⽂,颜⾊对颜⾊,动物对动物等。⾄于在⽤字⽅⾯,凡上联⽤过的字,下联不能再⽤。
  贴对联也有规定,但较为简单。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怎样区别上下联呢?这⾥有个秘诀。最后⼀个字是仄声的,⼀定是上联,最后⼀个字是平声的,⼀定是下联。横批多属吉祥或有⿎舞意义的话,贴在门上⽅。不⽤横批的也可以。
  作对联,还要合于下列规律: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重复的字。
  ⼆、上联的末⼀句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上联要⽤平声字的地⽅,下联就得⽤仄声字,反过来也⼀样。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三、五不论,⼆、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于对联。⾄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字、九字到⼏⼗字、⼏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即“字数讲相等,字⾳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
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忌。
  “'⼀、三、五不论,⼆、四、六分明’的原则,是指第⼀、三、五字,不拘平仄,当⽤平声字的⽤了
仄声字,或当⽤仄声字的⽤了平声字,皆⽆不可;⽽每句的第⼆、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三、五字平仄移易,读⾳影响不⼤,⼆、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忌。
  对联是⼀种格律⽂学,所以,它与律诗、词、曲⼀样,有⼀定的格律要求。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平仄和对仗。平仄合律,这是对联的基础要求,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对联。对仗⼜是对联的关键,⼀副不对仗的对联,即使平仄合律,也很难称得上是对联。
  ⼀、平仄
英语教育格言
  汉语有四声,如按《佩⽂韵府》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但⼊声从元代开始,就在北⽅逐渐消失。如按现代普通话,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仄相谐(“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声,如“妈、⿇”,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有⾳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这样⼀来,没有了“⼊”声,它归⼊了其它⼏声中。如果归⼊了上声、去声,可以不必考虑,如果归⼊了平声,则在写对联时就必须注意了。当然,现代⼈写对联是给现代⼈看的,完全可以按现代四声来写。
  对联的基本句式如下(以下⽤○代表平声,▽代表仄声):
  四⾔式:▽▽○○⁄○○▽▽韩商言为什么退役
  五⾔式:○○○▽▽⁄▽▽▽○○,▽▽○○▽⁄○○▽▽○
  六⾔式:▽▽○○▽▽⁄○○▽▽○○
  七⾔式:▽▽○○○▽▽⁄○○▽▽▽○○,○○▽▽○○▽⁄▽▽○○▽▽○
  写对联时应遵循如下⼀些规则:
  1. 平仄每隔两字即转换。对联语句的⾳节有两种,⼀是两字⼀顿,叫“双⾳步”,⼀是⼀字⼀顿,
叫“单⾳步”。双⾳步的平仄以第⼆字为主,第⼀字可不要求。故诗词中的“⼀三五不论,⼆四六分明”,在对联中是适⽤的。
  2.上下联平仄相对。⼀般说来,上联末字(句脚)为仄,下联末字为平。
  3.上下联各两句的对联,句脚以○/▽∥▽/○为佳。
  4.上下联各三句以上者,句脚以上下协调为准,不必强求,但末句句脚还应以上仄下平为宜。
  ⼆、对仗
  1.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所谓对仗,就是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在对仗中,⼜有⼯对与宽对之分。对仗的范围越⼩,就越⼯整,即⼯对。反之,只要是词性相同者对,就是宽对。不过,动词、副词等,并没有分类,⽽在形容词中,只有颜⾊是⾃成⼀类的,其余也没细分。所以,所谓对仗的范围,⼀般也只指名词。古⼈对名词的分类颇细,如把名词分为天⽂、时令、地理、宫室、器物、⾐饰、饮⾷、⽂具、⽂学、草⽊花果、鸟兽⾍鱼、形体、⼈事、⼈伦、⽅位、⼲⽀、⼈名、地名等。⼯对能写好,当属上乘,但⼯对要求严,势必限制⼈们的思路,所以,多数⼈习惯于宽对。健康证在哪办
  对仗除词性相对外,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亦应保持⼀致和统⼀,即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对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结
对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演员杨淇
  2.对仗的讲究和避忌。
  ①有些词,不同门,甚⾄不同类,但常被⽤作对称,如“⾦⽟”、“诗酒”、“⾦⽯”、“⼈物”、“兵马”等,如果⽤来对仗,也属于⼯对。
  ②借对:某字与其相对的字本来不⼯,但此字的另⼀意义却与其相对的字成为颇⼯的对仗。如王维《崔录事》中有“少年随天马,晚节更为儒”,在这⾥,“年节”之节借为“节⽓”之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中有“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这⾥“星汉”之汉借为“汉朝”之汉,等等。类似情况,在唐诗中颇多。
  ③如果上下联中同边⾃对,则上下联之间可以不必求⼯。如阮元题《杭州贡院》:“下笔千⾔,正桂⼦⾹时,槐花黄后;出门⼀笑,看西湖⽉满,东浙潮来。”此联中的“桂⼦⾹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满,东浙潮来”分别是同边⾃对,不拘泥于两边词性相对,也属⼯对。
  ④忌合掌:合掌是上下联同意词相对,这是写对联时应避忌的。如“旭⽇”对“朝阳”、“史册”对“汗青”、“通四海”对“达三江”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同类词相对”与“同义词相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属⼯对;后者即合掌。
  ⑤避重字:这⾥的避重字是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是说同⼀个字出现在上下联的同⼀个位置上,异位重字就是同⼀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上,这都是写对联时应极⼒避免的。
  上述避忌不包括叠字及虚词。叠字相对如明顾宪成撰《东林书院联》:“风声、⾬声、读书声,声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有规则地使⽤重字,可以增强对联的表现⼒。虚字相对如孙中⼭《赠邓彦华》:“养成乐死之志⽓;⾰去贪⽣之性根。”李銮宣《温州江⼼屿⽂天祥祠联》:“久要不
忘平⽣之⾔,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敢问何谓浩然之⽓,在地为河岳,经天为⽇星。”刘凤诰《伊犁过复亭联》:“过也如⽇⽉之⾷焉;复其见天地之⼼乎!”这⼏副联上下联中“之”字相对。
  ⑥平衡:上下联的分量轻重要⼤致相当,这样可给⼈以平衡美。如某茶坊联:“⼈笑庭中,采得新芽⾹宅院;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这⾥的“庭中”与“海外”,“宅院”与“神州”,⼤⼩悬殊,就显得不平衡了。
  三、切题
  对联与其它⽂体的区别之⼀是:表⾯⽆题,实则有题。对联⼀般张贴、悬挂或铭刻在楹柱上,它与室内环境或名胜古迹已融为⼀体,所以,这就要与环境相协调,即要切⼈、切事、切物、切时、切景等。
  1.切⼈:如徐渭《题孙夫⼈祠》:“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此联充分揭⽰出孙夫⼈感情上的两难处境,⾮常感⼈。
  2.切事:如鄙⼈⽹名联《墨梅》:“花港观鱼,鱼戏⽵丛频呕⽔;灵峰探墨,墨飘⾹⽓尽沾⾐。”写的是在杭州游“花港观鱼”和“灵峰探梅”事。
  3.切物:如鄙⼈⽹名联《雪》:“瑞雪纷飞,妆点江⼭银凤舞;霞光初照,激扬天地⽟龙飞。”是写北
⽅冬天下雪之情景。再如徐宗⼲《咏炭联》:“⼀味⿊时犹有⾻;⼗分红处便成灰。”此联咏物真切,寓意深长。
  4.切时:如鄙⼈⽹名联《春》:“春风拂⾯,柳絮颠狂,⼩溪流⽔潺潺去;微⾬湿⾐,杏花含露,燕⼦侧⾝缓缓飞。”⼀看就知道写的是春天⽓象。
  5.切景:如鄙⼈⽹名联《塞外风光》:“贺兰⼭下,黄沙衰草伤⼼⽉;⾛马川头,⽩雪枯杨刺⾻风。”是作者的亲⾝体会。再如《荒川》:“半⽚荒凉,平沙滚滚遮天地;⼀川烟草,林⽊阴阴阻风源。”写的是宁夏沙坡头景。在这⾥,⼀边是⼤漠黄沙,⼀望⽆际;⼀边是九曲黄河,波涛汹湧。唯独中间有⼀⽚绿地,有树,有草。若⾮亲⾝经历,实难想象。⾮正宗对联的写法
  所谓不拘平仄的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仗和⽤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完全适应推⼴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出其强⼤的⽣命⼒,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仗乃⾄以同字相对。因为
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其强⼤的⽣命⼒。
  在元代,中原红⼱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军浩⼤的声势和所向⽆敌的英雄⽓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宋”⼆字为“混沌”⽽已: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上⼜见到了这副楹联的⾝影,只不过是更易⼆字,变成: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 “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为作⼀对云:
  ⽗冢宰,⼦冢宰,秉⼀代之铨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载,胡可泉知苏州,揭⼀联于门外,联语是:
  相⾯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据徐珂《清稗类钞·⽂学类·纪⽂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扇,上有联
云:'左⼿牵来千⾥马。’友谓⽂达⽈:'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达⽈:'下联当为:前⾝终是九⽅皋。’及审视,乃:右⼿牵来千⾥驹也。”这段记载再次说明,以不拘平仄、不事雕琢、不强求不仗的格局和程式去创作楹联是很常见的。这⼀般有两种情况:⼀是民间那些⽂化⽔平不⾼的⼈,此⼿居多,像上举的“左⼿”、“右⼿”联即是;⼆是⽂⼈雅⼠,为准确表⽰⾃⼰的联作主旨,不愿受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和程式的束缚,明知违律⽽有意为之。
  但总起来讲,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在过去是难登⼤雅之堂的,“五四”运动之后,新⽂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们所接受,⼀些名⼈也开始创作这种联语。⽐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副联语:"千教万教教⼈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这是1944年12⽉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知先⽣墓门所题写的楹联。
尹航图片  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象,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哈哈在说诗中所提倡⽤今⾳今韵作旧体诗词⼀样,也应该提倡⽤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对联格律技巧对仗浅谈  马蹄韵浅淡.
  对联格律中最重要的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
  句中平仄是指⼀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  ⼀⾔句:仄
  ⼆⾔句:仄仄
我是特种兵之霹雳火演员表  三⾔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句:平平仄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最为常⽤,⼋⾔以上,视节奏⽽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边若⼲句每句最后⼀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每边⼀句:仄
  ⼆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此类推。举例如下,每边⼆句
  上联:绿⽔本⽆[忧],因风皱[⾯] 。句中之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忧平、⾯仄。
  下联:青⼭原不⽼,为雪⽩头。句中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头平。句脚合每边⼆句规则,即:上联句脚忧平⾯仄。下联句脚⽼仄头平。平仄⼏乎相反相对,意境也是。其他长句也⼤同⼩异。
  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相反的,就看如何与句脚来搭配了。如句中平仄四⾔句是(平平仄仄), 你如果出上联,也可以⽤仄仄平平,与句脚相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