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空调遥控器
91
神州教育
独立学院化工原理辅导课教学探究
王佳佳 沈丽 蔡琴郭书瑶写真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摘要:化工原理是连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是高等院校化工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被动、团体意识薄弱和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特点以及当前“新工科”的背景条件,提出了化工原理辅导课开设的必然性,并叙述了化工原理辅导课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期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化工原理辅导课;独立学院;教学改革一、引言
化工原理是制药、化工及高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四大化学等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工程性质较强。此课程是由一系列的单元操作组成,包括吸收、流体输送、精馏、传热、干燥及萃取等等,主要叙述各单元操作的原理、计算方法及具有代表性的设备种类,各单元操作之间衔接性不强。同时,化工原理课程涉及较多的计算,具有知识点较多、公式繁琐、计算量大及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对于没有实践经验、须从理论思维转变为工程思维思考问题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教师侧重于讲解各个知识点,几乎没有时间讲习题,没有应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以至于到期末考试看到题目的时候,感觉平时讲过,却不知如何着手解题。
二、独立学院开展化工原理辅导课的必要性(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同时,又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本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较弱,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缺乏规划,以至于常常出现考前突击复习的情况;思维相对而言比较活跃,对未知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但学习却很被动,喜欢社交活动,部分学生以为学习就是任务,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现实、积极,但以自身为核心,功利性较强,集体意识有待提高,少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将学习当成是谋求生存的一种方式,其具有某种程度的功利彩;重视技能和实践,同时又轻理论,学生乐于参加社会活动,一方面说明学生意识到在现在的市场机制下,光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较强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认为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成绩不理想。独立学院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经过大学四年后,使得有些学生自身变成了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的情况。即掌握的理论知识比不过普通高校本科生,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则弱于大专生。尊敬的反义词
(二)化工原理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对于化工原理的教学,我国大部分院校采取的都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系统地讲授知识,重点则在于尽可能的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水平、逻辑推理能力及间接的经验在了解掌握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快速并且有效地掌握自己所需的更多信息量。该模式对于教师的权威性及其看重,强调教师的领引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单向传递到学生的
过程,一个ppt 课件
即可上课。加上现在的教学课时减少了,教师只是为了赶进度,抓紧时间把课上完,唯恐出现课上不完的情况,根本考虑不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虽也有部分老师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课程,发挥不到根本性的效果。学生只能勉强把课学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题目来练习,学生不会应用,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不是很清晰,考试还是不会,以此这样不能积极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华妃扮演者(三)“新工科”的需要
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及科技革命,“新工科”的概念随之产生。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发布了“复旦共识”。次年的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发布了“天大行动”,探索工科可能发展的新模式,深化了高校工程教育“中国模式”的内涵。4月28日,CDIO 联盟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正式启动“千生计划”。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新工科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成果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与实践技能;态度、伦理、价值及行为;综合与应用学习;人类文化与物理自然世界的知识;职业能力;社区服务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综合与应用学习,使得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即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基础薄弱、学习被动、功利性强等特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及“新工科”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于少学时化工原理课程,可开展辅导课(习题课)[2-6],以讲解题目为主,以题带知识点,学生能够适时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题目中,不仅使得学生不再畏惧做题、在期末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学生在平时就能够将所学知识点牢牢地记住,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工原理课程的信心。
三、独立学院化工原理辅导课的实施
化工原理辅导课不同于平时正常的上课,此时,学生对此门课程已有一定的了解,只不过可能不太熟悉,具体的知识点不会应用,而辅导课则是将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应用的过程。下面就以“吸收”这一章为例叙述一下化工原理辅导课的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本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气液相平衡;扩散与单相传质;低浓度气体吸收;相际传质;化学吸收及高浓度气体吸收。然后,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解读。本章的重点为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一维定态条件下,传质通量及扩散通量的计算;双膜理论是如何理解的;气液相平衡;传质单元数(N OG )的含义、传质单元高度(H OG )的含义;N OG 的计算方法;物料衡算及操作线的含义;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难点则为吸收塔的定量计算,比如填料塔的高度计算(包括H OG 、N OG 及最小液气比的计算)以及对任一指定的填料塔,改变其中某一操作参数,如操作温度、吸收剂的用量或进口浓度,计算气体出口浓度;吸收塔操作型问题和设计型问题的强化分析。
最后,针对具体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题目,比如说:(1)关于扩散与相际传质的一道计算题:柏油马路上积水3mm,水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