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过程以及内容讲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重阳节要吃什么1、先导:20世纪初期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撰写许多明快动人的文章,介绍和鼓吹西方主义新思想、新文化。提倡“新文体”“诗界革命”(以比较通俗而富有煽动力的文字运载新思想,平易畅达,词汇丰富,句法灵活,艺术手段多种多样,自由大胆地抒写己见,极具煽动力、感染力)
2、序曲:辛亥革命时期,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为主力的而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章太炎、邹容等人。
3、直接的: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政治上的独裁的统治,在思想领域卷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好听好看的名
A、袁世凯在《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次年袁世凯又令全国学校都要“尊孔尚孟”。从1912年,各地纷纷成立了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孔教会、孔道会、孔社、宗圣会、尊崇孔道会、经学会、读经会等等。影响最大的是康有为的孔教会。主
污到你那里滴水不止的说说99篇办《不忍》杂志,连篇累牍攻击共和政体、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
B、运用在政府国家机器摧残资产阶级新文化。一些进步报刊遭到封闭,许多进步人士被逮捕或杀,进步报纸的数量大大减少。
总之,这种尊孔复古逆流,使形形的封建余孽粉墨登场,封建沉渣泛起,进步的民主思想逐步低沉,社会乌烟瘴气。新文化运动呼之欲出。
4、开始兴起:为了反击这股反动思潮和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进步知识分子,挺身而出,发动了一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A、1914至1915年间,中华革命党东京《民国杂志》(孙中山办的,作为新党机关刊物)、上海《民国日报》,反抗袁世凯集团的反动统治,反对专制,鼓吹家里真正的民国。
B、1914年5月,《甲寅》,章士钊主笔,成为欧事研究会的喉舌。
C、标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
向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攻击的挑战书——《敬告青年》(陈独秀发表在创刊号上,以人权为核心,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举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
1916年,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陈应蔡元培聘请,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院长),随即,《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新文化人士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也加入了编辑撰稿;
1918年底,《新青年》从第六卷起成立了编委会,由李大钊、钱玄同、高一涵、沈尹默、陈独秀、胡适、六人轮流主编。
郭湛波《五十年中国思想之演变》中将新文化运动分为三个时期:1915——1917,陈独自编著;1917——1920,与北大同事共同编著;1920——,共产主义宣传刊物。
传统观点,就是将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到1919五四运动之后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补课而出现的。彭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再造文明的尝试。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陶洋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要求人权,提倡民主与科学。
1、人权。
翡翠的原石
恋恋不忘吻戏第几集陈独秀当时提出人权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追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一是反对专制统治,要求政治民主。
他在《敬告青年》中对国人特别是青年提出六点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点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时至今日,依旧可以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的行为准则。这是要求我们青年人觉悟。要求个性解放,要求人权,就是要求我们整体国民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中逃离出来,真正的自觉并觉悟,这种自觉不仅仅是体也是个人自己的自觉,不仅仅是对国家之自觉,也是社会之自觉,个人之自觉,这种觉悟是伦理的觉悟,文化的觉悟,人生的觉悟,真正的达到最后的觉悟。
当然,这种自觉与觉悟显然是与我们古老文明所宣扬的三纲五常,专制集权所不符合,这也正是我们文明逐渐衰弱的原因根本所在,在于思想的越来越堕化,这在当时那个时代,已经是为时势所不允许,只有自主的独立人格,采取进步的立场,和进取的姿态,才能追赶上世界的潮流。因此,陈独秀认为,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思想,是近世文明的精华,是医治当时社会的一剂良药。
2、民主。
两层含义,一是就国家而言,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一是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民主,还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做一个自主自由的人。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民主政治必须以国民性格的独立、而个性解放为基础,而国民性的改造又必须以民主政治为保障。胡适: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奴才建造起来的。这些话都很好的验证了这二者之间关系。
民主的内容,陈独秀曾经这样概括: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平等人权是针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人治,要求实行法治,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独立人格,就是反对封建伦理纲常和人身依附关系,实行个性解放,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思想自由就是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独立思考,言论自由,以促进思想文化的进步。
陈独秀在《吾人至最后觉悟》一文中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数千年相传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他要人民积极干预政治,不要把实现民主共和的希望寄托在“善良政府,贤人政治”上。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民彝,人与人之间相处得道德人论规范)一文中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死。并在文中长篇对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中国国势“神衰力竭,气尽能索”,中国国民“死灰槁木,奄奄待亡”都是因为“君主专制之祸”。因此,他号召全国人民抛弃专制之政体,“再造中国之新政体”。简言之,就是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来取代君主专制政治。
3、科学。
两层含义,一是之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一是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科学更多的是侧重于一种科学的额方法态度,一种科学的人
生观。
A、用科学的法则来认识客观事物。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于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循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这就是说,只有用科学的法则来观察事物才能使人们的思想言行遵循理性的原则,从而摒弃迷信和盲从无知的风气。只有科学,才能根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
B、反对各种愚昧和鬼神迷信。中国历史上鬼神思想一直很盛行,统治者利用鬼神思想,只是系统化、宗教化,提高自己地位,把皇权神圣化,对人民实行愚民政策,以维护其统治的长治久安。在辛亥革命之后,伴随着尊孔读经的潮流,鬼神迷信思想沉渣泛起。1919年出现了“灵学会”,并创办了《灵学》杂志,公然宣扬神鬼之说,各种荒诞滑稽的谬论,于是,新文化运动者就以科学为武器给予迎头痛击。陈独秀在《有鬼论质疑》一文一连向有鬼论者提出了8个问题,指出有鬼论本身的矛盾,并指责“灵学”是奸民作伪,用以欺人牟利,是一“妖孽”。号召青年与这妖孽作斗争“剿灭这种最野蛮的和这班兴妖作怪胡说八道的魔”。易白沙也在《诸子无鬼论》中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无鬼论学说,指出:中国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鬼神之势大张,国家之运告终。鲁迅也在《随感录》中指出:只有宣扬科学,反对鬼神迷信才能救中国。这些有利的批驳,打击了灵学排的气焰,保卫了科学的权威,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
C、对宗教实质和偶像崇拜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陈独秀在《再论孔子问题》一文中,阐述了他对与宗教和科学的态度,在他看来,宗教是一种部分的、一时的、当然的人为法则,他只行之国土的一时期,绝非普遍永久必然音。他主张,以科学代宗教,开拓吾人真实之信仰。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在《偶像破坏论》宣告一切宗教都是骗人的偶像,“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仙鬼怪,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还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宗教的虚伪,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物质为转移的。李大钊也对宗教迷信和偶像崇拜进行批判。他认为宇宙乃无始无终自然的存在,要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发生变化。他还从物质与经济的方面去寻宗教产生的原因,人为宗教的产生与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低下密切相关。因此,他大力呼吁崇拜真理,号召青年人要破除偶像崇拜,要不怕社会舆论的压迫,也不要估计法律的禁止,以勇往直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去追求真理。
D、大力宣传进化论,号召青年人建立科学的人生观。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都受到进化论的
影响颇多。陈独秀认为:人类文明之进化,新陈代谢,如水之逝,如矢之行,时时相续,时时变易。因此,个人、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努力奋斗,克服保守。他还号召青年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指出个人的生死是有限的而人类全体的生命是无限的,这是由进化的规律和物质实际的永恒决定的。李大钊以进化论为武器,大力宣传积极进取和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反动消极、保守、落后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事物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新事物必然战胜和代替旧的事物,同时,他又认为社会生活的新陈代谢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告诫青年人应该珍惜青春,不要坐令似水年华,滔滔东去,同时也不要畏惧老死,到年纪老了,也不必恢肠断气,要永葆青春活力,做到:生于清纯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
(二)、对以孔教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历来的统治者和北洋军阀都把孔子之说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尊孔复古逆流的沉渣泛起,因此,新文化运动自然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孟之道,从而开展了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的批判。最先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是吴虞,被胡适誉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对于这个口号,需要注意,打倒孔家店,并不仅仅指的是孔子本人和儒家,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这句话的本意是批判在孔子背后的被历代统治者利用的以三纲五常为代
表的封建纲常伦理,并不是要打倒孔子本人的人身攻击,也不是要全面的打倒儒家,只是孔子被封建的统治着利用了,他被神化了几千年,在他不合时代潮流的时候,自然也要承受走下神坛的痛苦。在这方面,清华大学教授欧阳军喜在《历史与反思》中这样分析到:总的看来,陈独秀等的对于儒学的攻击只涉及伦理方面而不涉及宇宙观和人性论,而且在伦理层面中只批评了那种以纲常名教为中心社会约束性道德,而没有涉及以“仁”“诚”为中心的精神超越性道德,对儒学的道德基础,即人禽之辨、文野之分、义利之分、不仅没有否定,而且还是给与充分肯定的。所以说,打倒孔家店最激烈的吴虞也说:我们今日所攻击的乃是礼教,不是礼仪。
1、对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进行抨击。
吴虞认为封建礼教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是违背平等博爱原则,“俾安卑贱,弗与其事,平等之谊,何以自生?阶级尊严,则博爱之言,终成虚设”让下层人民安于贫贱,就谈不上平等,保持上层等级的尊严也谈不上博爱。陈独秀也指出封建礼教“别尊卑,重阶级”是反对民权思想的学说,共和宪政是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的,与三纲五常和等级制度是绝对不相容的。鲁迅则主要是运用用他的文学作品深刻揭露专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他的《狂人
日记》无情的揭露出封建礼教和仁义道德的吃人的本质。吴虞对此深受触动,写了《吃人与礼教》用大量历史证明中国专制统治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讲礼仪。鲁迅和吴虞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将新文化运动对空教的批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