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难忘家乡小吃滋味
(选自《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每天清晨,董官村,都是在木翠的叫卖声中醒来的
董关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亿万年前,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下,塑造出中国西南边陲壮阔的自然景观
几个世纪以来,腾冲先民用扁担和马帮,开辟出连接外界的崎岖古道,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驿站
在乡音的缭绕中,稀豆粉被送到了千家万户,这种用豌豆做成的稀豆粉里有着腾冲人对家乡的眷恋
miss a fei
豌豆喜欢光照,根系深,对土壤适应性强,只需撒在并不肥沃的坡地上就可以自然生长
木翠和丈夫祥元每天都要将浸泡了十个小时的豌豆磨浆
据说稀豆粉最早出现在明朝洪武年间,中原来的人带来的食物加工的技术,将豌豆磨成粉创造出稀豆粉这道美食
第一次研磨叫头浆,比较浓稠,沉淀分离两小时后再将头浆分出一半进行第二次研磨,第二次磨好的被称为清浆
在锅中倒入油,这样在熬制稀豆粉的过程中不会粘锅,加入清水倒入清浆
煮沸后将头浆最浓稠的部分分多次加入煮沸这道工序俗称上浆
煮浆的过程中火候是关键,火大容易煮糊,火小则容易凝固,木翠和祥元默契地知道什么时间改添柴用大火,什么时候去柴用小火
整个煮浆的过程,需要用木棒不停搅拌,否则会结块
中火搅拌一个小时后,直到豆粉可以连成线,就说明浓稠合适制作完成
木翠不是本地人,1979 19岁的木翠翻山越岭100多公里走路嫁到了董关村就和婆婆一起卖稀豆粉
如今木翠已经58岁,周围村落的许多人都是吃着木翠的稀豆粉长大的郭书瑶胸围图片
稀豆粉的吃法充满了想象力,红彤彤的辣椒面,明黄的鲜姜水,乳白的蒜泥汁,十几种调料可以按不同的口味搭配
稀豆粉可以单独吃,也可以添加其他食物组合出更丰富口感为什么总是掉线
将云南特有的饵块先煮好,再用火炙烤后,撕成块放入稀豆粉,叫做稀豆粉饵块
用稀豆粉配油条,既创新了油条的吃法,又丰富了稀豆粉的味道
稀豆粉放凉了还可以做成美味的凉菜
最有意思的就是将热腾腾的稀豆粉倒在芭蕉树干上,冷却几分钟后,剥落在竹篾上进行晾晒待水分完全蒸发后,这种干质的稀豆粉当地人称为干栏片
干栏片可以长久储存,油炸之后酥脆爽口,稀豆粉的多变也许是来自于生活的不便
在遥远的山乡,不断赋予稀豆粉以新意,这给平凡的日子增加了很多乐趣
今天村里有乔迁新居的村宴,乡亲们吃的还是木翠做的稀豆粉
大家围拢在一起,守着地老天荒,度过漫长的岁月
不知不觉木翠和祥元用一碗稀豆粉带大了儿孙
在大山深处,一家人的安静从容,也许山无法逾越,勤劳与智慧一样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在南海之滨的汕头,人们耕海为生
季风到来的时节,渔民们扬帆出海,世世代代用自己的辛劳换取大海的馈赠
雷人的话
夜幕降临的时候,出海的渔船陆续返回带回了鲜活的海产
刚打上来的那哥鱼肉质甜美富含胶质以及蛋白质,除去鱼翅后用刀把鱼肉刮成肉浆,用力拍打,会使得肉浆富有弹性,制作出来的鱼丸口感爽脆
汕头有着最为丰盛壮美的宵夜,各类排档,铺排出实物的华丽壮阔
鱼饭卤味杂咸,在无以计数的美味面前禁不住要惊叹人生的如梦如幻
人们总是喜欢说生活在别处但最令人难忘的滋味却永远在自己的家乡
小吃从饮食体系中演变分化自成一脉,这些独具品格的食物总是令我们神往
在四川,发达的水上交通,催生出乐山兴旺的码头食肆,在川渝地区,乐山人是公认的爱吃、会吃
乐山的牛华镇是当地饮食汇集之地,无数的风味小吃遍布街头,风靡全国的麻辣烫就是起源于乐山的一种叫做串串的小吃
夹丝豆腐是乐山最早出现的串串,在豆腐干中加入脆爽的萝卜丝,竹签一串,撒上花生粉,蘸上甜酸味的汁水,滋味无穷
当年,牛华镇的周大开了乐山第一家麻辣烫店,最近刚刚交给了女儿张爱佳和女婿代克勤打理
代克勤一家四代从医,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成了一名医生,为了和张爱佳在一起,他辞掉了
工作回到家乡,没有想到的是岳母却叫他卖麻辣烫
(我一下就懵了,我说怎么会有这种要求,因为妈妈她辛苦了一辈子,爸爸很早就脱手不做这些,这20年时间全是妈妈一个人自己在做,她就觉得很辛苦,她就不想我那么辛苦,除了会拿手术刀,我连都不会拿,当时还不能接受吧,但是如果说真的是相爱了,总有一方要要失去一些东西,你喜欢一个女孩,那有些东西你肯定就愿意去做)
为了爱情乐观的代克勤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代克勤做麻辣烫是从学炒底料开始的,这是麻辣烫的精髓,将菜籽油烧熟后熬糖,放入生姜蒜豆瓣等20多种调味料
(以前刚刚炒料的时候经常把底料炒糊,因为不知道这个底料炒成什么样才算合适的,在以前刚刚学切菜的时候经常切到手,然后职业病一切到手就想去打破伤风,然后一个月打了十几次)
继承了妻子一家的麻辣烫的手艺,几年下来代克勤已经独当一面了
麻辣烫选材必须新鲜,周大对于食材极为挑剔
三十年间每天一大早她都要亲自去市场采购各种菜品
(我想妈妈考虑更多的是菜品这些问题,就是怎么样更新鲜更好,串串不比火锅,火锅的话别人是客人点了之后才出去,串串呢是因为摆在那里,别人看着在选,如果你实在不新鲜不好没人拿没人吃)
怎样制作七巧板
周大买菜的时候,代克勤开始制作用来涮烫的底汤,麻辣烫的底汤其实很清淡,用炒制后的底料与高汤混合,会散发出浓郁的奇香
串串是乐山人民的奇思妙想,串串所用的竹签都是就地取材,将新鲜的毛竹去皮刨成细条,一根根打磨,再晾晒多日最终成形,这种竹签无无味,在潮湿的气候里不易长霉
周大的麻辣烫店每隔一个月就需要全球化妆品品牌大全50万根竹签,买完菜以后都是全家一起动手来准备当天的食材,每一串都要保证品质都要漂亮
(我妈妈的以前的时候,因为太累了,但是活有那么多必须得做,很多时候都切着牛肉切着切着都睡着了)
周大你家最受欢迎的是牛肉,每天要准备一万多串
在牛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芡粉和调料搅拌和匀,用竹签串好后在冰柜放置一夜才能口感嫩滑味道十足
麻辣烫的麻辣口感其实是来自于蘸料
麻辣烫的蘸料一般分三种,干碟,全味干碟,油碟,为了给客人最好的味道,周大家的麻辣烫店蘸料通常都是统一配置,这是吃麻辣烫唯一不能自由发挥的环节
晚上六点开始是周大一家最忙碌的时候,精心制作的麻辣烫能够被大家认可,总是会让全家人感到开心
(我只想到现在的人生就是这种,这麻辣烫还要做下去,我炒一天料我可以炒一天,有子女父母健在,有老婆疼,就够了,就两个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