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袁惟仁老婆
62
中国声音
缺了什么?
□文_胡谱忠
2012年的盛夏,浙江卫视的一档
林心如删除与霍建华合照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忽然窜
红,在已经蔚为大观的电视选秀中再养老金和工龄究竟有没有关系?2022年退休
异军突起,掀起收视狂潮。这一档据说
从荷兰引进的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的
电视市场上已成功地本土化。随着高收
视率的实现,巨额广告收入滚滚而来,
未来的后端产业链收益更是胜券在握。
可以预计,该项目的引进者应该会赚得
钵满盆满。
该节目一个为人称道的创意是“导
she个人资料师盲选”
:由四位明星导师背对选手,在辨析其声音后再做选择,如果中意就
拍键转身。这个创意被解释为“只选好
声音”
,仿佛选手的年龄、容貌、身材、背景等外在要素都是
“不专业”的干扰。这一点最初给观众一个印象:
“好声音主义”是本节目的制胜法宝。
但有网友和明眼人不断吐槽,渐渐
发现这一切都不过是伪饰。
“盲选”只不过增添了“选”的戏剧性,其“创意
营销”不过是促使本节目从常见的选秀
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噱头。由于项目设计
的利益捆绑和导师自身的“身价”
,电视对导师转身与热切注视的镜头剪辑就
成了资本的加冕仪式。导师求贤若渴的
背后是节目组对选手在娱乐界一炮走红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女孩吉克隽逸以大气的台风、浑厚的嗓音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站到了最后
笹原りむ
视点
63的预期。导师们在听歌和评判时的夸张表情、充满
激情的感叹经常反客为主,“好声音”有时反倒成了陪衬。在导师为选手转身之后,选手有机会选择导师,这反向的选择将选秀过程复杂化了,但却丝毫没有改变选秀的恒定主题——展示社会意义上“成功”的微缩景观。可是,所谓的“好声音”并不是一个透明的容器,它能唱出的歌曲很快显露出“单一”。从歌手类型、导师们所青睐的曲风以及评点所涉及的音乐知识上看,《中国好声音》俨然是一个以传播与弘扬流行音乐为己任的文化栏目。而中国的流行音乐,看起来已服膺于全球范围内流行音乐的等级秩序:欧美流行音乐是“源”,港台流行音乐是“流”,而大陆的流行音乐,恐怕只是“支流”。另外,《中国好声音》节目名称还流露出更深一层的音乐类型等级观:现代流行音乐应占据所有音乐类型之首。因此,不难理解,导师们一听到选手成功演绎诸如摇滚、爵士、蓝调甚至灵歌等风格的音乐作品时,常常沛然神旺、喜出望外。而一位能用英文惟妙惟肖模仿欧美风格歌曲的选手,在唱中文歌曲时,竟打不开嗓子、发不出声音。几位演唱具有中国文化传统与民族风格的歌曲的选手,不是涉险过关,就是惨遭淘汰。如此,“好声音”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一面为“好声音”冠以“中国”的名号,一面却以欧美单一类型音乐为圭臬。这种以“好声音”的名义掩饰的议题设置和文化选择,排斥和遮蔽了其他的音乐文化。“声音”本是人体的咽喉器官经振动发出的物理声响,是身体机能的显现,普天之下,谁不发声?“好声音”似乎也该有客观的标准,人类心理对音乐情感的感受也有共通的基础。但是,作为人类核心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共同体基于不同生活地域和历史,往往产生出截
然不同的音乐喜好和音乐文化传统。而作为音乐的“声音”,正是文化的载体,
“好声音”的标准应该包含地域和民族观念。尤其是,《中国好声音》既以“中国”相标榜,却不由分说以倡导欧美流行音乐为务,
着实令人费解。即便现代中国已拥抱世界,世界上的各种音乐也都可拿来共享,但像《中国好声音》
如此得意地薄己厚人,分明暴露出一种“文化势利”
王菲新专辑。就在《中国好声音》播放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却鲜有人知道,由国家文化部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6届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手以“原生态民歌”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在山环抱中尽情放歌。可以理解,比赛结果的排名多是象征性的,但在我看来,这些来自广阔大地和久远历史的丰富多彩的歌声,蕴含着真正的文化大美,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这
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遗憾的是,这个本该是国家向公众尽力展现文化奇珍异宝的时机,却几乎被浪费了。虽然组织还算中规中矩,但由于缺乏宏观的文化视野,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受到全球化文化侵蚀以及当代中国文化自觉意识渐强的现实认识不清,整个展演过程显得潦草粗糙,使得这场大赛仿佛成了本年度最不像选秀的选秀,就好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寂寞盛开在无人知晓的山野。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纯粹由资本驱动
并有全球化文化做靠山的《中国好声音》与公益
化的国家文化工程如“原生态民歌大赛”
,如果在商业平台上竞争,必然是不平等的竞争。宝贵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必须有国家在场。试想,像“原生态民歌大赛”这样的文化事件,如果国家充分调动起媒体工作者文化责任感,加大赛事的资金投入,并配以更多更精良的媒体资源进行宣传、引导,利用商业社会的既成规则,把它办成一个电
视及新媒体的“文化盛事”
,肯定会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强盛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不至于变成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鸡肋”。(责编  梁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