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6675/jki14-1065/f.2020.02.075
崇州“怀远三绝”饮食文化与翻译
□王洋,罗夏梓平*
摘要:“叶儿粑”“冻糕”“豆腐帘子”合称“怀远三绝”,三者历史悠久,是崇州怀远古镇民间小吃的典型代表。基于现
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怀远三绝”成为跨区域、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因此,对它的翻译有利于地方饮食行业和
旅游经济的发展。“怀远三绝”的英文翻译不能采用机械化的翻译形式,应结合食物本身的性质、特点、制作
手法等内外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翻译。
关键词:“怀远三绝”;饮食文化;翻译;“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2-0131-03中国图书分类号:F713文献标志码:A
(四川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1崇州怀远古镇和“怀远三绝”的历史1.1..崇州怀远古镇的历史怀远古镇位于四川省崇州市以西202km ,占地约12km 2,是崇州市第二大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700多年前。据历史记载,唐时设怀州,明时设横原镇,后改称怀远镇。清康熙《崇州志·关梁》中载:“崇地接壤吐蕃,唐时出没不常,设一关以御之,则怀远镇所由名也”。“怀远”意即“怀敌附远”,出自于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另据《魅力崇州》记载,早在唐朝时期,怀远便是汉民族和吐蕃民族接壤的重地,中央政府于此地设关防御,并取义于《中庸》“怀柔人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则四方归之;怀诸侯也,则天下畏之”,故名怀远[1]。可见,怀远之名具有深厚的文化涵义。历史上,怀远古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山、坝两种经济特点,市场繁荣,商业兴旺,为崇庆县西北部山区和坝区农副业产品及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因此,各地的文化汇聚于此,形成了怀远特有的文化肌理。1.2..“怀远三绝”的历史怀远古镇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怀远丰富的民间小吃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叶儿粑”“冻糕”“豆腐帘子”合称为“怀远三绝”。2009年,“怀远三绝”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2.122“叶儿粑”的历史“叶儿粑”又叫艾馍。相传“有一年清明节的时候,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为了帮助他,于是把陈太平化装成了农民的模样同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没有抓到陈太平,也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他们在村里加强防备,仔细检查每一个出村的人,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以后,那位农民在思考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不小心一脚踩在了一丛艾草上,摔了一跤,他爬起
来的时候,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他突
然有了灵感,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后挤出
劳动节假期2023法定假日几天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米团子放在青草里,以此蒙混村口检查的哨兵,将食物带出村给陈太平食用。陈太平吃了艾馍,觉得又香又糯还不黏牙。天黑后,陈太平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了大本营,并把这种用艾草做的米团子告诉了李秀成。之后,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做艾馍以御敌自保”。
据《崇州民俗》记载,“叶儿粑”于20世纪20年代由怀远一名姓宋的老人所创,当时叫棉花草菜卷子(俗称艾馍馍)。1940年,崇州怀远“古镇人家”将艾馍进行改良,更名为“叶儿粑”。建国后,怀远饮食行业根据其操作工艺,逐步加工改良,形成具有不黏盘、不黏
筷、不黏牙的特点,被誉为三不黏“叶儿粑”[2]。
1.2.222“冻糕”的历史雅思复议
“冻糕”是怀远民间的传统美食,以大米、糯米、生猪油、蔗糖、芝麻等发酵制成,并用精选的玉米叶包
蒸。“冻糕”的前身是“枕头糕”,也就是用大米、糯米做
成的枕头大小的发糕。
李宇春 结婚民国时期,怀远镇厨师蒋仲渔改进“枕头糕”的制作技术,不仅改变了原始“冻糕”的大小,还加入了猪油和红糖,用玉米叶作皮,形成了今天怀远的猪油“冻
糕”。由于蒋仲渔在家排行老三,脸上有麻子,因此当
少女时代徐贤素颜照地民众称这种小吃为“蒋三麻子冻糕”。
古代一位叫卜生的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歌来赞美冻糕:“文江名小食,航运旧京都。染黄如金锭,洁白似明珠。呼来盘中品,疑是塞上酥。问君何能尔?技艺穷天厨。”可见,“冻糕”形、、味俱佳。
1.2.322“豆腐帘子”的历史
“豆腐帘子”历史悠久,因其状若帘,故名“豆腐帘基金项目:四川旅游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19SCTUSY03);四川旅游学院2020年度大学生科研项目“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下
柚子上火吗土家族的饮食的生存与发展———以崇州‘怀远三绝’和‘怀远藤编’为例”(2020XKS06)。
作者简介:王洋(1999—),女,羌族,四川茂县人,本科,研究方向:饮食与翻译。
通讯作者:罗夏梓平(1987—),男,土家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当代民俗学、饮食人类学、云南民族
文化。//经验交流/131·
·
C M 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