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江流域残存民俗文化,弘扬土家传统风情
美术学院2003级美术学4班:黄谷 200211352331
指导教师:余继平亚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如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从而加速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逐步缩小了地区差距,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新的消费方式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旅游业在我国的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地处于渝东南的乌江流域正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最集中的地区,其中土家族占居首位,他们的民族习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着特别的风味。因为,这一地区,高山环抱,交通不便,生产力较落后,在生活、语言上都较为闭塞,一直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这也正是我国现代旅游业开发和民族研究的重要资源。但就目前来说,该地区的民俗民风在社会高速发展之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其具体表现有:城市建筑的破坏,传统节日的冷淡,伦理道德的滑坡,民族文化的变味。这些现状给乌江流域旅游业的开发和民间民俗研究带来了危机。就此情况,我们应呼吁当地政府和人民众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民俗研究,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本流域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本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乌江流域一
带最值得研究的现有的文化残余也就是他们的吊角楼、生活方式、礼仪、婚姻、宗教等。土家族的饮食 潘美烨首先,从土家建筑谈起:聚居在乌江流域的建筑,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在选择屋基时,先看山势的龙脉走向和地理气势。讲究“背有靠山、前有向山,依山面川、负阴抱阳”。这有利于生产,方便于生活。他们多选在龙头龙尾,或龙身下端呈椅子形的地理,椅子形为极好的地形,土家人称为“金椅子”。在方位上主要看山脉,河谷两岸、两山相对或坐北向南等说法。但多数是依河谷的走向而定。 “吊角楼”在艺术形式上最为典型的就是“干栏式”建筑,全木结构。建在平房前面,或左侧、或右侧、或两侧,其屋檐与平房的屋檐相互衔接,自身则为独立建筑,一般为一楼一底、两楼一底和三楼一底者。底楼多用于关牲畜,搁置农具或设置碾、磨等生活设施。二楼分为若干间,作居室和仓储。其居室多为长子居住,无长子者,即为长女居住。楼的周围铺设走廊,廊沿设有高为80公分左右的木栏。木栏的柱有圆形和菱形两种,有的还在柱上雕饰花纹;窗户多为方形,方形内用木方装上万字格花纹,糊上纸;亦有的开4平方的小窗,装一扇或两扇可供开关的木窗门。“吊角楼”的屋檐鱼尾呈上翘形状,也有的在屋檐角装饰花纹。若为三层四层者,二楼木栏处四处无壁,作为全家公共活动场所和待客的廊场,也有的作为女子织锦或男子编织的廊场;也有的作为放置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场所。 “吊角楼”分全吊型和半吊型两大类,以上所说的均为全吊型。
暗黑破坏神2圣骑士加点半吊型则与平房相连,即相生于平房的一侧,向前延伸由平房坎下的木柱支撑而成楼,楼下依然为圈养牲畜或放置农具、设置生活设施,这是一种;另一种是在江边或溪上用木柱支撑起来建成“吊角楼”,底楼因有水,或因地形特殊而无法利用,楼上住人。这在乌江流域中游比较常见,如:酉阳的龚滩、龙潭古镇和酉水河一带,其“吊角楼”就如此之风格。当然,乌江流域文化不只是体现在他们的建筑上,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独具特。 薇娅老公家庭背景乌江流域土家人的饮食习惯: 饮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根本需要,他的生活方式要受一个民族生存条件的制约。由于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武陵山区,有靠山吃山和靠水吃水的传统。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习俗。在山区居住的土家人,其主食以稻米、玉米为主,杂食建立在薯类之上。在制作方面,手工灵巧的土家人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方便而简单的二级食用品,便于他们在农忙季节和闭耍的日子里食用。在辅食上以豆类为主,只要一进入土家族聚居区,就会吃到团馓、绿豆粉、油茶汤、糯米包子、米豆粉、火炕干豆腐、凉豆腐、荤奖豆花、神豆腐等知名小吃,各具风味。 在肉食上,最具特的是烟熏腊肉,在炕架上经过烟熏火燎一月之后,橙黄透明,奇香无比,可保存数年而不变质。若有来客,腊肉作为一道主菜。也是作为对客人尊重和厚待的头等主食。有肉有客相交,就必有饮酒相投。土家人在待客上就有如此的讲究。在饮酒方面,通常是家常酒,如酿制的“包谷酒”、“高粱酒”
、“咂酒”和“甜米酒”,这种土产酒甘洌清醇,味道特别,对身体没有任何负作用,并且男女老小皆饮用。正是土家人生活上的独特,制作上的奥妙和生活上的讲究,决定了他们在交朋结友上的别具风格。如:“一家来客,合寨相迎”的风俗。待客人坐定后,主人急用土茶罐煨浓茶,装叉子烟和油茶汤。同时让所有在场的邻人都喝上一碗。在席上必是大碗酒,和盖得住碗口的大片腊肉,以此显示主人的大方;同时,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有身份的人相陪,这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在具体的待客方式上,早上吃的东西很随便,中午通常就是油茶汤,晚上大酒大肉。吃饭就坐时,长辈和年纪大的人坐上方。还有一种“徒不朝师蹲,儿不朝父坐”的说法。这些风俗讲究主要用于过年过节和红白喜事。如有违规,表示对主人的不尊重。在交际上,土家人极其守信,他们非常注重“一语相投,终生与交”这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也直接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干净”临街晾衣,数日不收,不会被盗;夜间住宿,不用关门,可放心而睡。在商品交易中,与顾客坦诚之至,从不蒙骗,顾客尽管放心。在土家人亲朋邻里,不问贫富,不论亲疏。遇婚丧建屋或天灾人祸,大家相互关爱,相互接济,忧人之忧,急人之急。遇上红喜,全寨人三天不开锅火,都去主人家。遇上白喜,听见放鞭炮报丧,全寨奔来,白日帮忙,夜晚守灵,抬丧掘墓,送葬垒坟,全当自家人的事去做,从不计报酬。在农忙时节,割麦插秧,打谷扬场,见劳力弱者,主动相帮,主人仅
供饮食。这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团结合作的民族精神仍旧在乌江流域边远山区传承。这也与他们所处的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他们耐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也正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道德观。 土家人的服饰也别具特,由于他们受汉族民俗文化影响较深,因此,其服饰也与汉族大体相同。只有少数边远山区仍保留着一些本民族服饰的特点,特别是在贵州和酉水河一带的山区,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具有地方特的民族服饰。如妇女穿左襟大挎,滚花边两三道,袖子短而大,下穿长裙,头上挽髻,戴帽或用布缠头,喜欢戴耳环、项圈、手镯、脚镯等银饰;男子穿对襟短衣,扣子是布纽扣,有十余个,头上包长头布,布料多为自己纺织的青蓝棉布或麻布。当然,这取决于家庭的富有程度,富有一点的家庭,对这些服饰的配置就更为讲究。土家人这种生活礼仪的讲究,也给他们的婚姻带来特有的魅力。婚姻是他们的终身大事,两性相结合不仅是种的繁衍,也是延续自家“香火”的必要过程。在他们的婚姻形式上常有“歌声为媒、木叶传情”的说法。歌词大多采用比喻的手法,婉转地表达歌者的情思,其中也不乏直抒胸臆的例子。在内容上多也情歌为主,根据歌者的不同情况,有小心试探的,有大胆追求的,有婉言拒绝的,也有苦涩地绝交乃至恶语相向的,当然,也有相互调笑打趣的,内容极其丰富。在恋爱的全过程中均有歌声相伴。比如,男唱“凉风动摇灵芝草,山歌打动妹妹心”,女答“大山捆柴只要藤,
我今只要歌廊情”此外,土家族姑娘从小就爱绣花,长大成人时,特绣一条花手巾作为爱情的信物。姑娘与意中人订下终生的时候,以送花手巾为凭。还在山歌中唱到:“一个手袱花又花,花红花绿休面哒,哪个爱上花手巾,我把手袱相送他。”“三月里来是清明,在房中绣手巾,两边绣的茶花朵,中间绣的采茶人。”这些都是土家姑娘表达情意的重要方式。当然,土家人婚姻的相结形式也别具一格,在他们的婚姻形式上主要有三种:“姑表亲”、“姨表亲”、“扁担亲”。显然,这些婚姻形式是由于传统习俗和伦理观念的影响而造成。其主要原因是土家族聚居区交通不便,婚配地域狭窄,科学知识匮乏,不懂得近亲的危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一婚姻形态逐步被遗忘。在土家人的婚姻形式上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的哭嫁,哭嫁也是土家人的重要习俗。它是土家女子婚前的一个重要仪式。一般在出嫁前7天或半月哭起,也有哭上一月的。哭嫁,在内容上有:“哭父母”、“哭哥嫂”、“哭姊妹”、“哭伯叔”、“哭媒人”等。这一习俗,在贵州一些边远山区至今保留并延续着。 土家人的另一大民族特,也就是他们的——“摆手舞”。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家人,如果不会跳“摆手舞”就是一种“不爱民族”的表现。因为,它是土家族中相当流行的一种古老的集体舞蹈,内容包括狩猎、军事、宴会等。它包含70多个动作。其特点是: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鲜明的民族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们的“摆手”日子
从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是3天或7天,历时7天的每隔数年举行一次,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开始,有些地方往往有上万人参加。在跳“摆手舞”的形式上,通常围成两个圈,在音乐的伴奏下,跳出风格各异而又各具内涵的动作。就现代的土家“摆手舞”来说,它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跳出来的各个动作更加完善,更具有丰富多姿的民族风味。并且,在跳动的过程中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和不同的字样。这种在传统上的创新,也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摆手舞”在土家史上又迈进了一步。其中,酉阳是土家“摆手舞”最集中,最古老的地方。2002年到酉阳探亲,提笔写下“酉阳土家摆手舞之乡”可见,“摆手舞”在土家史的发展演变中有了新的重视和飞跃。在本地区的各中小学里广泛推行,每逢特殊节日和外地佳宾的到来,都要举行浓重的庆祝方式——“土家摆手舞。”这对弘扬土家风情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增光添彩的作用。 冬至的古诗四句土家人的宗教信仰也与众不同,其具体内容有: 自然崇拜:是指将自然物、自然现象、当做有生命、有意志,而且有某种超自然力的对象加以崇拜。这种崇拜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在,但是,在土家族这些地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长期处于蒙昧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因此,在与大自然斗争中,感到自己无能为力;难以和大自然抗争,以为各种自然物、自然现象具有某种超自然的灵活性和奇异的功能,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从而拜倒在他
们的脚下,幻想通过膜拜求得自然物,自然现象的恩赐。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仍有限,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尚未揭开,不少人还屈服于自然力之下,加上“巫师”的推波助澜,自然崇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直到今天,自然崇拜尚未完全消失,在土家族少数地区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束缚着他们的生产劳动。 风雨崇拜:乌江流域一带的土家族自古以来都是以农耕为主,靠天吃饭,只要“风调雨顺”,就意味着平安幸福,而天无风雨,他们认为变化莫测的风雨分别由风神和雨师主宰。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风和雨总是分不开的,风是降雨的重要条件。所谓“东风化雨”、“呼风唤雨”等,就包含此观念。在《风俗通义.祀曲》中说到:风神“鼓之于雨庭,润之于风雨、养成万物、有助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戌日祀于西北。”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风雨的认识如此之神秘。比如,天干无雨或狂风大浪,他们会全家老小捧起包谷面,跪在户外朝着天上挥洒,以求的神的保佑。 祖先崇拜:土家族的祖先崇拜是一种在血缘亲属支配下的宗教活动,它以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鬼魂为崇拜对象,崇拜者对祖先的鬼魂有祭祀的义务。而祖先鬼魂则被当做崇拜者的保护神受到祭祀。尤其是在特定的节期,对祖先的祭祀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种崇拜活动不但增强了家族的团结,客观上也推动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扩展为民族的凝聚力,成为联结家族关系的重要纽
带。 还有土家族神秘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对家族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影响,从地里环境来看,由于山重水复与外界相隔甚远,也就导致了他们文化的封闭性。从历史传统来看,土家文化与祖国的繁荣发展同步,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闭塞性与开放性相互交融,分属乌江流域的土家人,其方言、习俗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土家人这些信仰归根到底,就是把自然界人格化,形成种种拟人化的神,并认为图腾神,土王神及金、木、水、火、土等物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为神灵能赐福于人类,也能危害人类,包括带来灾害及疾病。久而久之形成了本民族的“巫师”、“梯玛”及“巫术”活动。在此基础上,土家族人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祭祀礼仪。其内容,程序,规矩及禁忌为所有土家族人所信服、认可并尊重,具有约束力,成为土家族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说的这些民俗民风,在土家族目前的某些边远山区还保存着,而绝大多数具有浓厚民族味的东西被淡忘,破坏和消除。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应该怎样打造这些及将消亡,而又富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传统文化呢? 一、应树立优秀的传统民俗艺术观念 政府应切实加强对民俗文化和民俗艺术的重视。加强民俗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城市舆论工具的宣传:如电视、广告、媒体、新闻等。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导向作用,为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二、制定保护民间艺术、艺人、民
间文化的相关法规。维护和调整人与自然及人与传统的民俗关系。 三、加强民间文化素质教育,在本地各中小学应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向社会引进艺术家和具有特手工的艺术人物传教。培养具有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合格人才,让民间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期的沉淀,是一个民族宝贵经验的结晶,是一种十分丰富的资源,是转型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原有基础之上并在特定的前提下得以创新。也是建设有民族特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宝贵资源。在乌江流域这些地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改造,使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建立有现代经济、政治观念的历史,而且成为新社会的有价值的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能实现社会的变革和转型,又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特的悠久传统。而这种原滋原味的民族特文化,恰好又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这些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柱。那么我们更应该在乌江流域一带加强民俗研究,弘扬地方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