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6期 (总第184期)
敦煌研究
D U N H U A N G R
E S E A R C H
N O. 6. 2020
T O T A L184莫高窟第365窟七佛榜题录释
赵燕林赵晓星
(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内容摘要:敦煌文书P. 4640《大蕃沙州释门教授和尚洪背修功德碑》记载吐蕃占领时期高僧洪背曾在奠高窟“开七佛 药师之堂”,•般认为即今莫高窟第365窟此窟两壁设佛坛,上頌禅定七佛,浮塑背屏,t:佛右肩后的背屏上各存一方榜题,文字存大部,可知为“过去七佛”相关内容,主要出丨1元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本文认为第365窟七佛塑像为初建时原作,榜题系宋代重修此窟时题写,其内容与初建时期所表现的药师七佛信仰完全不同,是研究宋代过去t佛信仰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莫高窟第365窟;曹氏归义军晚期;药师L;佛堂;过去I:佛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6-0039-09
T ran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scriptions
R egarding the Seven Buddhas in M ogao C ave 365
ZHAO Yanlin ZHAO Xiaoxing
(D u n h u a n g A c a d e m y, D u n h u a n g, G a n su736200)
Abstract:A c c o rd in g to P.4640, Stele Recording the Deeds of the Buddhist Official Monk Hon(q Bian in Building the Buddhist Caves at Shazhou,th e m o n k H o n g B ian b u ilt a cav e a t M o g a o d u r in g th e T ib e ta n o c c u p a tio n to w o r­sh ip th e S e v e n M e d ic in e B u d d h a s, it is g e n e ra lly b e lie v e d th a t th is c a v e is M o g a o ca v e365. In th is ca v e, th e r e is a B u d d h is t a lta r a g ain st th e w e s t w all o n w h ic h sta n d th e sta tu e s o f S e v e n B u d d h a s in m e d ita tio n. B e h in d th e se statu es is a m o ld e d sc re e n b e a rin g in s c rip tio n s p o s itio n e d b e sid e th e h e a d s o f th e B u d d h a sta tu e s, th e te x t o f th e se in s c rip tio n s is m a in ly a b o u t th e p ast S e v e n B u d d h a s a n d c a n b e tra c e d to    a tra n sla tio n o f th e Bu
ddhanamasutra b y B o d h iru c i fro m th e N o r th e r n W e i d y n a sty. In a d d itio n, th e to p la y e r o f th e w all p a in tin g s w as re p a in te d in th e early S o n g d y n a sty. T h is p a p e r c o m e s to th e c o n c lu s io n th a t, w h ile th e sta tu e s o f th e S e v e n B u d d h a s w e re c o n te m p o r a r y w ith th e c o n s tr u c tio n o f th e caves, th e in s c rip tio n s w e r e m o s t lik e ly w r itte n in th e S o n g d y n a sty
收稿日期:2019-10-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项目“敦煌石窟内容总录”(16JJD770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项目“敦煌西夏时期的洞窟分期与研究”(16JJD780009)
作者简介:赵燕林(1980 — ),男,甘肃省甘谷县人,文学硕士,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敦煌石窟艺术与美术史研究。
赵晓星(1980 — ),女,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历史学博士,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敦煌
文献与敦煌石窟研究
•39 •
d u r in g  r
e n o v a tio n. T h is  is e v id e n t fro m  d iffe re n c e s in  th e  b e lie
f  in  th e  S e v e n  B u d d h a s  o f  th e  N o r th e r n  W e i a n d  S o n
g  d y n a stie s; t
h e  id eas e x p re sse d  in  th e  in s c rip tio n s  clea rly  re s e m b le  th e  p h ilo s o p h y  o f  th e  S o n g  d y n a sty  ra th e r th a n  th e  o rig in a l b e lie f in  th e  S e v e n  M e d ic in e  B u d d h a s p o p u la r w h e n  tlie  cav e w as first b u ilt. T h e s e  statu es a n d  in s c rip tio n s  a re  im p o r ta n t w ritte n  a n d  visual e v id e n c e  fo r s tu d y in g  th e  h is to ry  a n d  p h ilo s o p h y  o f  th e  B u d d h is t b e lie f  in  th e  S e v e n  B u d d h a s.
Keywords: M o g a o  cav e 365; late p e rio d  o f  th e  G u i —yi —j u n  re g im e  ru le d  b y  th e  C a o  F am ily ; S e v e n
M e d ic in e  B u d d h a  C a v e ; p ast S e v e n  B u d d h a s
图2
第365窟七佛造像
莫高窟第365窟位于莫高窟南K  北端第二层,与上方第366窟、下方第 16窟(第16窟甬道北侧为第17窟,
即 藏经洞)位于同一垂直线丨•.,原为晚唐 r 「任河两都僧统洪持的功德窟,表层壁 酬为宋初重修。据现存于莫高窟第16 窟甬道南壁《重修千佛洞=层楼功德 碑记》等资料可知,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王道士倚崖建成r 三层木构楼 阁(即“三层楼”)11,下、中、上层分别对 应上述第16、365、366窟(图1)。第 365窟平面横长方形;横券顶;中部偏
后两侧设横长方形像坛,上塑L •佛(阁2)。此窟是 莫高窟少见的以七佛塑像为主尊的洞窟之一。
图1
三层楼外景及第366、365、16窟位置关系示意图
—第365窟七佛榜题
第365窟主室壁画为重层壁画,底层壁画为 中赓(吐蕃统治时期),表层为宋代重绘。此窟主室 佛坛T 正中底层露出中唐的“T ”形题榜,藏文题记 在上,汉文题记在下。汉文题记中"了见“洪畀”等
• 40 •
字,藏义题记中亦有“洪胥”及水鼠年至木虎年等内 容,黄义焕先生据此推断此炕修造于中唐时期的 832—834年间⑴。佛坛上塑有七佛,结合P . 4640 《大樁沙州释门教授和尚洪钤修功德碑》(亦称 《吴僧统碑》)载洪訾曾“开L 佛药师之堂,建法华 尤垢之塔”,乂 “竖四弘之心,凿L 佛之窟,贴金 両彩,不可记之”等另据敦煌研究院藏敦煌遗 书D 0671 (发表号为322号)《腊八燃灯分配窟龛 名数》"丨知,此窟亦被称为“ L •佛觉' 故一般认为,
第365窟即洪f 所开之“七佛药师堂”或“七佛 堂”据马世长等先生研究,“吐蕃统治时期,洪辩 (3)汔开凿了 L •佛堂,在张议潮收复河西诸州、洪 辩任河W 都僧统期间,乂开凿了第16窟”121。这一 说法仅为一种推测,亦无相关资料记载,但从第 366、365、16窟的建筑形式而言,应该是同一组洞
① 据丰永宁先生考证.•:层楼w t r r M 治十一年(1873)之
前,重建于光绪二十三年S 三十二年之间(1897—_1_905)。参见李
0514是哪里的区号永7《敦煌这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二),《敦煌研究》试刊第2 期,1982 年,第 108—126 页:
P ..1640(5)《吴僧统碑》,窦t i ®撰.尤撰写时间此碑是 洪S 修i t f t :高
I :佛堂的功德记.参见郑炳f t .郑怡柚《敦煌碑铭
赞辑释(增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274
页…
①伯希和认为第55窟窟主系曹元忠,,贺世哲先生根据该 窟甬道剥出的供养人题名,认为此窟当修建于宋建隆=_:.年(962) 前后,窟主亦为曹元忠。伯希和著,耿异、唐健宾译《伯希和敦煌石 窟笔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1—219页;贺世哲《从供 养人题名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文物出版社,1986年, 第227页。
②兰州大学高秀军博士曾对第55窟的七佛榜题做了录 校,似抄录内容并不完整,且以清智证录《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 录》等后世文献对此进行论证,对比来看,榜题与经文无法吻合,, 参考高秀军《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6 年10月。
窟,且极有自上而下开凿的可能性。
421事件是什么此窟表层壁画的重绘时间长期为学界所关 注,至今尚无定论。根据刘玉权先生的分期断代研 究,此窟表层壁画属于西夏第一期,其重绘相对时 代“大约相当于西夏历史的早期,抑或相当于北宋 初年曹家晚期到西夏统治瓜、沙二州的初期过渡 阶段”131,此说时限过于宽泛。贺世哲先生根据同时 代第130、256窟发现的供养人题名,推断第16窟 表层壁両与第130、256窟重修时代一样,为曹氏 晚期曹宗寿时期,即公元1002—1014年之间⑷。 白滨先生亦认为“第16窟重绘壁画应定为曹家晚 期,即在西夏占领瓜沙之前,上限为咸平之后,曹 宗寿或其子曹贤顺初期所为”[5]。第365窟表层壁 画与第16窟的表层壁画风格极为相似,应为同一 时期重修而成。
家有好男儿
本文讨论的七佛榜题就系重绘此窟时所为。 在此窟马蹄形佛坛上部,大致在七佛右侧肩膀背 屏处各存绿地白书榜题一方,共七方,榜题多数 文字尚存,为过去七佛的名号及相关内容。仔细
观察七佛背屏旁的榜题及周围壁画层位,七佛背 光处仍存中唐(吐蕃时期)壁画、塑像衣纹亦为原
貌u p m %。七佛榜题可见后代修改痕迹,为后代重 涂底,非最初之壁画。
现在可见的是,七方榜题由北及南排列,除第 五方漫漶不清外,余皆清晰。各方榜题文字呈竖行 排列,右书,分別为四行。每方榜题第一行为七佛 之名号,其后三行分别为寿命、种姓、成道圣树、念 佛名可得功德等。
几乎相同的七佛榜题还出现在宋初归义军节 度使曹元忠营建的莫高窟第55窟中(图3),此窟 修建时代当在宋建隆三年(962)前后1。第55窟 主室东壁门上画七佛,七佛及其榜题由北及南排 列,每一佛右侧为绿地墨书榜题,左书,四行。由北 及南依次为七佛之名号、寿命、种姓、成道圣树、念 佛名可得功德等®。七佛北侧画一观音菩萨坐像 (榜题“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南侧画一供养童 子,无榜题。为了方便检视,现将两窟七佛榜题分 别抄录,见表1、表2。
表1
第365窟七佛榜题录文(由北及南排列,竖行右书>
第七方榜题 释迦牟尼佛
第六方榜题 迦叶佛
第五方榜题 拘那含牟尼佛
第四方榜题 拘留孙佛
第=方榜题 毗舍浮佛
第二方榜题 尸弃佛
第一方榜题 毗婆尸佛
□无□□□
赵雅芝个人资料过去□□口□名毗婆尸如来寿命得二
T
劫刹利
家□□拘邻□波罗树下□□褥多罗一.藐一一'菩提若
闻其名□心敬礼者灭劫□□十亿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尸弃佛
过去世劫有佛名尸弃如来寿命得一千劫刹利家生
姓拘邻于分陀利树下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若闻其
名一心敬礼者灭得九百亿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毗舍浮佛
过去世劫有佛名毗舍浮如来寿命二千劫刹利家生姓
拘邻于婆罗树下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若闻其名一
心敬礼者永破地狱业不生三恶道
南无拘□孙佛
贤劫中有佛名拘留孙如来寿命十四小劫婆罗家
生姓迦叶优头跋树得阿褥多罗一.藐一.菩提
若闻其名称诵敬礼者除得无数亿劫生死重罪
□□□□□□□□
□ □□□□□□I □三□□□□□□□□
问其名无数难劫生死之重□
南无迦叶佛
贤劫中有佛名迦叶如来寿命二小劫于婆罗门家生
姓迦叶于尼拘律陀树下何得藐多罗一.藐三菩提若闻其
名礼敬称赞者灭除亿九十恒河沙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释迦牟尼佛
贤劫中有佛名释迦牟尼如来寿命一百岁于刹利家
姓瞿昙于阿说他树下阿藐多罗二•
藐-.菩提若闻
2015年江苏高考时间
其名称潸敬礼者灭得
b k n
万亿阿僧衹劫灾之死重罪• 41 •
表2
第55窟七佛榜题录文(由北及南排列,竖行左书)■J
^ ^ Q
图3 第55窟东壁门上七佛画像及其榜题
根据两窟七佛榜题录文来看,榜题中分別书 写有匕佛所处的过去劫、寿命、种族、姓氏以及对 应的成道圣树和礼敬各佛所得功德等。两者榜题 中七佛劫、寿命、礼敬各佛所得功德稍有差别,其 他几乎一致。依据以上榜题录文检视佛经,所录内 容与元媿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相关 内容十分吻合,部分亦可在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 共译的《长阿含经》卷1《大本经》及宋代法天译 《佛说L '佛经》等多部佛经中到《佛说佛名经》 卷8载:
舍利弗复白怫言:“世尊!唯愿如来 演说过去七佛姓名、寿命长短,我等渴仰 乐闻”
佛告舍利弗:“……舍利弗!过去九 十一劫,有怫名毗婆尸如来。过去三十 劫,有怫名尸弃如来。彼劫中复有毗舍浮 如来自此以后无量无数劫,空过无有 佛,至贤劫中有四佛:拘留孙佛,拘那含 牟尼怫,迦叶怫,我释迦牟尼佛,,毗婆尸
.42 •
佛寿命八十千劫,尸弃怫寿命六十千劫, 毗舍浮佛寿命二千劫,拘留孙佛寿命十 四小劫,拘那含牟尼佛寿命三十小劫,迦 叶佛寿命二十小劫,我现在最少寿命一 百年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怫,刹利 家生拘留孙佛、拘那含怫、迦叶佛,婆罗 门家生。舍利弗!我释迦牟尼怫,刹利家 生。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此三佛 姓拘邻。拘留孙怫、拘那含牟尼佛、迦叶 佛,此三佛姓迦叶。舍利弗!我释迦牟尼 怫姓瞿昙,毗婆尸佛波叱罗树下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尸弃佛分陀利树下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毗舍浮怫娑罗树 下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拘留孙怫优 头跋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拘那 含牟尼怫尸利沙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迦叶佛尼拘律树下得阿榑多罗三 藐三菩提。舍利弗!我释迦牟尼怫阿说他 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f i i
第一方榜题 毗婆尸佛
第二方榜题 尸弃佛
第7方榜题 毗舍?f -佛
第四方榜题 拘留孙佛
第丨l 方榜题 拘耶含牟尼佛
第六方榜题 迦叶佛
第I :方榜题 释迦牟尼佛
南无释迦如来佛贤劫中有佛名释迦牟尼
如来寿命□岁于释众家生姓瞿昙
于阿说他树下得阿藐
多罗二
■藐三菩提若闻r t
名礼敬称赞得灭
L 0万劫阿僧祇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迦叶佛贤劫中有佛名迦叶如来
寿命二小劫于婆罗门家生于尼俱律陀树
下得阿褥多罗一一 •藐一.菩提若闻名礼
敬称颂者得灭•亿儿1•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俱那含牟尼佛贤劫中有佛名俱
那含牟尼如来寿命卅小劫于婆罗门家生
姓迦叶于尸利树下得阿褥多罗一.菩提若闻
其名称颂礼敬火得无数劫生死之重邪
南无拘留佛贤劫中有佛名俱留孙如来
寿命四丨小劫婆罗门家生姓迦叶忧头跋
树下得阿懈多罗:■藐:'涔提若闻其名称颂
敬荇得灭无数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毗舍浮佛过去四十劫有佛名毗舍
浮如来寿名二T -劫刹利家生姓拘邻于
婆罗树下得阿褥多罗一一 _藐三菩提若
闻其名;心礼敬永破地狱业不生一.恶道
南无尸弃佛过去四十劫有佛名尸弃
如来寿命六丨小劫刹利家生姓拘邻于分
树下得阿褥多罗一.藐一.菩提若闻其名
一心礼敬得灭九十亿劫生死之重罪
南无毗婆尸佛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 如来寿命八丨小劫刹利家1-姓拘邻于口口
罗树下得阿褥多罗一.藐一.菩提若闻其口
‘心礼敬#灭儿百劫生死之重
由以上经文可知,过去有无数佛,但记述有姓 名和功德的却共有七位,他们出现在过去不同劫 中。经文还详细记述了七佛各自所处的时代(劫)、名号、种姓、成道的圣树等。其对应的主要内容为: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佛寿命八十千劫,刹利家生,姓拘邻,波叱罗树下成道。
过去三十劫有尸弃佛,寿命六十千劫,刹利家 生,姓拘邻,分陀利树下成道。
过去三十劫毗舍浮佛,寿命二千劫,刹利家 生,姓拘邻,娑罗树下成道。
贤劫中拘留孙佛,寿命十四小劫,婆罗门家 生,姓迦叶,优头跋树下成道。
贤劫中拘那含牟尼佛,寿命三十小劫,婆罗门 家生,姓迦叶,尸利沙树下成道。
贤劫中迦叶佛,寿命j十小劫,婆罗门家生,姓迦叶,尼拘律树下成道。
贤劫中释迦牟尼佛,最少寿命一百年,刹利家 生,姓瞿昙,阿说他树下成道。
需要注意的是,第55、365窟七佛榜题中都 有关于礼敬各佛可获不同功德的相关内容,但文 字略有差异。这一内容亦可在宋初法天翻译的 《佛说佛名经》中觅见,该经卷12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诸佛名者,是人现世安隐,远离诸难,及消灭诸罪,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H
菩提。”|7]只是较前者较为笼统而已。为了便于梳 理,兹将《佛说佛名经》及两窟榜题内容列表统计 (表 3)s
由表3可知:1.第55、365窟七佛榜题佛名 与《佛说佛名经》几乎完全一致,只是第55窟拘留 孙佛又被写为俱留孙佛,据此可知“拘”“俱”通用。
2.三者所记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前三佛出现在 过去劫中,而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 后四佛出现在贤劫中;同时《佛说佛名经》和第55 窟毗婆尸榜题所记过去劫为“过去九十一劫”,而 尸弃Jtt舍浮佛《佛说佛名经》记为“过去三十劫”,第55窟记为“过去四十劫”,后四佛所记相同,都 为贤劫中出现,
3.三者所记七佛寿命各有不同,《佛说佛名经》分别记为八十千劫、六十千劫、二千 劫、十四小劫、三十小劫、二十小劫、一百年,第55 窟前二佛寿命被记为八十小劫、六十小劫、二丨'小劫,与佛对比来看,应是将“千”误写为“小”所致; 第365窟分别记为得二千劫、得一千劫、二千劫、十四小劫、不明、二小劫、一百岁,大部分内容与佛经所记相同,不同部分应是漏写、误写等原因所 致。
4.佛经中前三佛姓为拘邻,其后二佛姓迦叶,最后释迦牟尼佛姓瞿昙;而二窟前S佛皆姓拘邻,其后三佛姓迦叶,最后释迦牟尼姓瞿昙。
5.经文 与第365窟榜题中的前三佛和最后一佛释迦牟尼 都生于刹利家,另3佛生于婆罗门家,而第55窟 榜题中的释迦牟尼生于释众家、
6.三者成道圣 树几乎一致,只是个别文字因音译不同或缺漏而 已。
7.佛经中笼统地记述了礼敬七佛所得功德,而 两窟七佛榜题对此记述却更为详细,内容大致相 似,礼敬毗婆尸、尸弃、俱那含牟尼、迦叶佛可灭若 干生死之重罪,礼敬毗舍浮佛可永破地狱业不生 三恶道,礼敬释迦牟尼佛可灭七百万劫(亿)阿僧 衹生死之重罪。
据上可知,第55、356窟每方七佛榜题都详细 记述了礼敬七佛可得不同功德,而《佛说佛名经》i己述极为笼统,并无具体礼敬七佛可得何种功德 的相关内容:•榜题中增加的这些内容,我们推测可 能与有宋一代流行的忏法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二莫高窟中的过去七佛造像
“过去”是一个时间概念,指现在我们所处时 刻前的任意一个时刻或者时间段,“劫”是佛教的 时间概念,分大劫、中劫和小劫。《释迦氏谱》云:“劫是何名?此云时也。若依西梵名曰劫波,此土译 之名
大时也,此一大时其年无数,假以喻显方可委 知。”N|又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又言将来有弥勒 佛,方继释迦而降世。”9此是说若干过去劫组成 过去庄严劫,若干劫组成现在贤劫,过去和现在以 及未来均有千佛出世。而过去七佛包括释迦牟尼 在内已经过去的七世佛,他们通常以同定的形式 并列配置,代表过去世无数诸佛|W1。其前=佛为过 去庄严劫千佛中的其中三位佛,后四佛为贤劫千 佛中的其中四位,过去七佛只是过去无数佛或千 佛中的其中L:位,礼敬七佛也就是礼敬过去无数
①“释众家”出自隋智颉撰《维摩经玄疏》卷6,经曰:“今作 -:种二谛通释众家所明二谛,若有文证则皆可用诸经论异说皆无
滞也,故云诸佛常依二i帝说法,何二谛之理不应有异,而诸师及众 经论异说不同者,皆是随情之二谛也:”《大正藏》第38册N o. 1777,第 556 贝、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