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心志主演的电视剧
4-1-3罗曼努阇的神学
神的本质超越了一切世间的存在者,它就是澄明、觉性、完善的自 由,它不具备自身的此在,而是存在于转化为世间存在者的过程之中。神 就是存在的揭示之光,或者(用当代基督教神学的话语)说它就是纯存 在,或存在自身的本质。所以神的本质不是一种实体,而是纯粹的精神。 精神而谓纯粹,就是说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存在者,而是存在揭示的辩证 运动。纯粹的精神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自身存在,不是黑格尔那种自我满足 的绝对,而是只有在其转化为事物的过程中,在其自否定的辩证运动中才 有其现实性,所以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并没有充分反映精神的本质。正是由 于精神的这一特点,所以神的本质不会固守自身,而是要不断扬弃自身的 纯粹性,而转化为非神性的事事物物。所以完整的神的概念,不仅要包括 神的本质,也要包括其转化的表象,神是精神与世界、存在与存在者、非 世间与世间的结合。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这种意义上,差别一元论可以说是打破了商羯罗派对存在自身的人 为封闭,把“空”也“空”了,存在的真理重新成为一个包括本质与偶 像、精神与器物的全体。这全体既是哲学的存在,又是宗教的神。但全体 若仅作为一种哲学的存在,还不能成为宗教崇拜的内
容,它还必须是一个 人格,必须具有善良、仁慈、智慧、正义等品格。崇拜本身就是一场对 话,它要求对话者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宗教对话不仅是理智的,而且 是情感的;不仅包括慧心独悟,也包括感激和爱。这里神被认为是生命的 向导,他必须是一个有感情和意志的人。罗曼努阇的神就是这样一个人。 罗曼努阇一方面克服了不二吠檀多派对神的非人格化,使神重新成为一个 人格,另一方面也克服了不二论对人的自身存在的虚无化,使人得以作为 崇拜的现实参与者,从而建立起宗教崇拜完整的对话结构。
神的本质转化为非神性的东西,是神的慈悲和自我牺牲。神圣性来自 神的本质,但仅有神圣性还不足以成为崇拜的对象,还必须有神的慈悲。 这慈悲不仅包括实体概念、人格概念,而且还包括神体概念,神不仅是至 善、最高的实体、超越的人格,而且是最美的形体。罗曼努阇的神就体现 了神的本质方面和慈悲方面的结合。可惜在他这里,这种结合在一定程度 上是以牺牲神的本质意义为代价的。
(一)神的存在
至于神的体性,《庄严注》云:
彼(神)超越一切存在之自性、变易、德用、染污;超越一切系 缚,是一切之自我。彼遍满世界一切空间,以一切善德为性。全部存 在的创造,仅消耗其势能之极少部分。彼随意现为任何形,以利益其 所造的世间。彼即至上者之至上者,光耀、强盛、主宰、智慧、势 能、强力,咸积于斯;一切存有,无论高下尊卑,皆受其主宰;彼为 全知、全能、至上、遍在、既显又非显,是最高之主。……彼是高尚 者中之最高尚者、原人、至上我,唯以自身为依止;无名、等等区 别,无生、不易、不增、不减、不灭;唯彼是永恒实有。彼遍在一切 处,一切皆居其中;故知之者名之为婆娑提婆。彼即是梵,常住、至 尊、不灭、不坏、清净、圆满。包括显现者与未显者,以及命我、时 间在内,全世界皆是梵。……至上梵本性离染,具足一切善德,且游 戏于世界之创造、护持、毁灭、消解,并遍入且主宰宇宙;由情非情 组成的存有全体及其诸相状皆是实有,彼乃构成至上梵的行相或身 份®。
联系世界各国的神学,最高存在或神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无 相非人格;二为无相有人格;三为有相有人格。其中,商羯罗的最高存在 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种,古代波斯的拜火教,以及基督教和穆斯林的神属于 第二种,而罗曼努阇的神则属于第三种。基督教的神具有仁爱、智慧、正 义、神圣、慈悲、全能等性格,穆斯林的神也体现了全知、全能、仁慈、 公正等美德,在他们这里,神都是有人格的,并且常住不变,是人类和世 界的创造者,
另外他们都认为神是纯粹的精神,因而是不具有形相的。同 基督教等一样,罗曼努阇的神也是一个人格神,不同的是,罗曼努阇认为 神不仅具有人性,而且还具有人形,神也是具有其身体和形相的。
1.对神的存在的证明。神究竟是否存在?泰西宗教,自亚里士多德、 安瑟伦、阿奎那以迄近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亦有多种,然无非悬鹄以 射,岂能申信。其总的思路是,先将上帝等同于某种存在(至善、第一原 因等),然后证明这种存在(至善等)之存在;然而即使这证明成立,也 只能证明这种存在之存在,而尚未证明神等同于此存在。这是所有上帝证 明共同的逻辑问题。结果这种证明丝毫无助于在不信者心中产生信念,其 唯一的成就似乎只是证明者自己被这证明的“正确性”所折服而更加相信 自己的论点。其论证共有四种,其中包括宇宙论论证和目的论论证。前者
SB 1 · 1 · 1
私家车使用年限>郑爽照片大全最新图片以亚里士多德的因果律为根据,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有其原因,如此向 上追溯,必至无穷,因此必须认为有一个最初的无因之因,即上帝。后者 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都存在着确定的秩序和规律,这表明宇宙必 定是一个超越的精神存在(上帝)按照一定目的
4部贺岁大片上映创造出来的。就前者而 言,康德已经指出从经验的因果关系不能推出作为“超验存在”的上帝。 康德还认为目的只是一条主观的原理,不能代替客观规律;在人们已经能 够从经验科学对于宇宙的秩序给出充分解释的情况下,设定主观的目的已 没有必要,所以目的论的论证也失去了基础。
在印度哲学中,正理派最早对神的存在提出系统的论证,罗曼努阇的 老师阎摩罗也进行过类似的证明,思路与正理派基本一致,并对后者进行 了发挥和补充。正理派的论证与上述基督教神学的目的论论证是一致的。 它认为世界之所以有秩序,乃因为它是一个有理智的超验存在(神)所创 造的。持无神论的弥曼差派,把世界秩序归因于业力的作用,而无关乎神 明。阎摩罗指出业力只是一种不确定的潜在势能,只决定果报的性质,而 不决定其具体的内容,因此必有一个神明,以伦绪业力之流向,分配业力 之果报。《胜论经》的作者伽那陀也对神的存在提出了自己的论证,他说 世间一切事物,如日月水火等无不有其名称,因此必有某人给予它们命 名,这命名者就是神其注释者般娑湿多(Prasastapada)还提出了一项 证明,即世界有运动、转变,证明有神存在,因为神的意志是原子的第一 运动的推动力,极微转变为水、火、土都是在神的推动下进行的。与此类 似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业产生未来果,过去业产生现在果,如此上 溯,则因、果便成无穷,因此必须认为
有一个不属于这因果链条的存在作 为最初原因,这就是梵或至上神,而业力乃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后两种 论证既包含目的论,也包含宇宙论。
罗曼努阇认为这些论证都是无意义的,但他并不能像西方近代哲学那 样从理论内部对这类论证提出更为有力的反驳,他提出的反驳也很多,但 都没有超越弥曼差派的水平。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创造的事件即使存 在,也只能证明一个有精神的创造者存在(如作为命我),而不能证明这 个精神存在的超越性(即作为唯一的至上神)。但罗曼努阇对宇宙论论证 和目的论论证的批判,是基于一个与康德哲学同样的洞察,即神是超验存 在。神不属于经验世界,它的存在也不应从经验世界得到说明,然而一切 推理都是从经验出发的,所以罗曼努阇认为,神的存在不应通过推理来证
明,而只能通过圣教而得知®。
根据上述洞察,神也不能通过感官被感知,因为感官只能接触有限、 经验的对象。神也不能通过理智(觉谛)被了别,因为理智要么只缘取感 官接触的对象,要么缘取苦、乐等内心境界,除此之外,并不能知识其它 存在。罗曼努阇认为圣者的瑜伽现量(Yogi-pratyaksha)也不能感知神, 因为据说瑜伽现量只能使不在眼前的过去境界现前,而不能缘
取未曾经历 的境界。罗曼努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神仅能够通过圣教被知,其它一切 证明神的存在的途径都是要失败的。
罗曼努阇于是把神的存在根据完全归结到圣言量(吠陀、‘诗等宗教 文献),但是从理论上看这可能是很危险的。神的证明表明了企图在信仰 和理性之间达到调和的目的。证明就是要给信仰以理性的基础。但圣言量 本身是完全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以圣言量证明神的存在,等于是放弃了 信仰的理性要求。
2.神的存在。在印度各派哲学中,古典数论、弥曼差派、佛教明确 反对神的存在。瑜伽派认为解脱者就是神,他们相信解脱者的灵魂进入了 金卵,具有了净妙的形相,而世界就是由他们合作创造的,这种观点在学 理上似乎也很难到根据。正理、胜论派到般娑湿多和婆蹉衍那才明确承 认了神;神是自我的一种,称作胜义我,不同于命我,它是世界的创造者 (安排者)、指导者,它根据宿业决定人的命运,神全知,常住,遍在,神 也有欲望、意志;但他们只把神当作一种与其它事物并存的普通实体,而 没有看到神的超越性。可以说,这些派别只看到神的偶像,还没有看到神 的本质,但商羯罗却看到了。商羯罗认为梵有上梵和下梵二相,上梵一味 无差别,当它执受摩耶,隐藏了自身的实相而显现为虚假的
杂多世界,就 成为下梵。下梵就是一般所谓的神,而上梵则是神的本质,为本无、无德 梵。但商羯罗以为唯本质为真,偶像皆为虚伪,因此没有看到神的全体的 真理。罗曼努阇完全取消了商羯罗的无德梵,唯一存在的就是有德梵,它 既是神的本质,又是神的存在的全体,既是世界本体,又是超验人格、上 帝、天父。这个神作这一个大全的人格,既包括精神,又包括肉体;即包 括世界,又包括存在自身;既包括内在性,又包括超越性;既包括神性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