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梵净山与乌江及水书
山海经中的梵净山与乌江及水书
小丁:“武”与Moo(Wu)
韩国总统卢武铉(英译作RohMoo-hvun)的“武”,英文写作M00,何也?这是因为英语用00表示u,所以Moo就是Mu,为韩语□□和□的音译(韩语音节排列是“□”下加“□”)。
有意思的是,汉语把“武”读成Wu,韩语则读作Mu,其间也有一段文字因缘。汉代许慎《说文》:“马,武也”,早巳从音、义方面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了;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武”的声母和“马”一样都是M。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向熹教授在《诗经词典》申明确指出:上古音“马、武”都是“鱼部、明母”;原本读音相同,以后才分属不同声母。
韩语词汇中有:mukoan武官、muki武器、muliek武力、muli无力、mukond)Oa无穷花(韩国国花,即木槿花)、mudai 舞台。可证韩语的“武、无、舞”同音Mu,仍然保留古代读音。
《山海经》中的“梵净山”与“乌江”|贵州省易经研究
会
摘要:当前国内外文献关于中国“梵净山”与“乌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有文字记载的夏代以后,对于夏代之前上古时期的研究则很少有人问津。本文采取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田野调查法、易学推理法、多维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就《山海经》中的“梵净山”与“乌江”称谓与文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表明:
1、当今的“梵净山”当是《山海经》中的“柜山、氾天山”,“乌江”当是《山海经》中的“赤水、濛水”;
2、梵净山、乌江区
域在历史上并非一些学者认为的“蛮荒之地”,早在上古时期网吧防火墙怎么关
便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梵净山、乌江所在的贵州省,也并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边角废料”和“地僻人穷”,而是有着悠久而厚实的上古文明的文明大省;3、梵净山、
乌江之《山海经》称谓与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下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价值上,更体现在社会价值和经济
价值上。包括地理与历史学价值、人类文明与民族学价值、生态与地质学价值及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价值等。这些价值的体现,也使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文】梵净山和乌江,不仅是贵州山水之魂、武陵山脉山水之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明起源地。历史上,梵净山和乌江均有不同的称谓。梵净山在明代以前先后称三山谷(《汉书.地理志》记载)、三峿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辰山(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称)、月镜山(《铜仁府志》,1992年版)16页),明代以后统称梵净山。乌江在历史上分别称牂牁江、内江水、黔江、巴江水、涪陵水、延江、德水、务川等(见《汉书》、《方舆胜览》、《思南府志》、《贵州通志》等)。梵净山、乌江除了上述称谓外,是否还有其它称谓?其历史源头在哪里?文明怎么样?带着这些
问题,近来笔者重点从上古三经之一的《山海经》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梵净山当是《山海经》中的“柜山、氾天山”;乌江当是《山海经》中的“赤水、濛水”。同时,
研究还发现,梵净山、乌江区域在上古时期并非一些学者认为的“蛮荒之地”,而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世界古老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文明、中华人文始祖和古
帝文明、中华古老民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我的世界皮肤怎么换一、梵净山当是《山海经》中的“柜山、氾天山”。《山海经.南次二经》云:“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彩图全解《山海经》14页,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下同)其译文是:“南次二经中的第一座山,名叫柜山,它西面挨着流黄辛氏国,北面能望见诸毗,东面能看见长右山,英水从柜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有许多白玉和朱砂。柜山中有一种野兽,其形状像猪,爪子像鸡爪子一样,叫声像狗叫声,它的名字叫狸力,它一旦出现,所在县将有土功。山上还有一种鸟,其形状像鸱(鹞鹰),脚掌像人手,声音像鹌鹑一样,它的名字叫鴸(猫头鹰),它叫起来就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它一旦出现,所在县将有许多人被流放。”
毗
上述有一个关键词“丹粟”,“丹粟”即朱砂。“丹粟”一词在《山海经》中共出现10次。第1次,《山海经.南次二经》:“南次
尹颂简介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中秋最短精句(《山海经》14页);第2次,《山海经.西山一经》:“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山海经》40页);第3次,《山海经.西山一经》:“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山海经》42页);第4次,《山海经.西山一经》:“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山海经》44页);第5次,《山海经.西次二经》:“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山海经》49页);第6次,《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山海经》57页);第7次,《山海经.西次三经》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山海经》61页);第8次,《山海经.中次八经》:“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山海经》204页);第9次,《山海经.中次九经》:
“又东北三百里,曰隅阳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梓、桑,其草多茈。徐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山海经》218页);第10次,《山海经.大荒南经》:“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山海经》365页)。
“丹粟”二字在《山海经》诸经中的出现情况是:在“南次二经”中出现1次,在“西山一经”中出现3次,在“西次二经”中出现1次,在“西次三经”中出现2次,在“中次八经”中出现1次,在“中次九经”中出现1次,在“大荒南经”中出现1次。共涉及柜山、南山、皋涂山、騩山、鸟危山、槐江山、轩辕丘、景山、隅阳山、隗山等十座山。《山海经》中的十座山有“丹粟”(朱砂),今天贵州省境内的“梵净山”也产“丹粟”(朱砂)。然而“梵净山”是否属于前面提到的十座山?十座山中哪一座是梵净山?经研究,笔者认为,十座山中的“柜山”当是“梵净山”,其主要理由如下:
1、柜山产“丹粟”(朱砂),而当今的梵净山不仅也产好听的英文网名女
“丹粟”(朱砂),且是还是全球闻名的朱砂产地,是中国“汞都”,因此在有“丹粟”(朱砂)这点上,梵净山与柜山相符合。
2、“柜山”出现在《山海经.南次二经》”中,在中国的南方,而“梵净山”也在中国的南方(注:炎黄九州天星分野,贵州属南方),地理位置相同。其它九座山虽产“丹粟”(朱砂),但却出现在《山海经》的西山经、中次经、大荒经中,不在中国的南方,地理位置与梵净山不相吻合,因此,不可能是当今的梵净山(见附图1)。
3、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即:柜山西面挨着流黄辛氏国,北面能望见诸毗,东面能看见长右山,英水从柜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据相关学者考证,流黄辛氏国当在今天的贵州境内,“诸毗”或是今日之“张家界”诸山,“长右山”当是湖南省的雪峰山,赤水当是乌江。同时,梵净山西面发源的溪流从西南方注入乌江,符合“柜山”英水的相关描述。因此,梵净山当是“柜山”。
4、《山海经》云:“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其译文是:“总计南次二经的首山,从柜山起到漆吴山,一共十七座山,距离为七千二百里。这十七座山的形状都像龙身鸟头。祭祀这些山的仪式是:用带毛的动物和一块璧埋入地下,精米用糯米。”笔者通过搜索谷歌卫星地图,惊讶地发现,梵净山的地理形态酷似一只腾飞的凤凰,身体似龙,头部似鸟头(见附图2),而其余有“丹粟”的九座山的地理形态不太像龙身鸟首。又因梵净山位于南次二经首山的位置,因此,梵净山当是“柜山”。
5、《山海经.大荒西经》道:“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山海经》381页)。据相关研究,“柜格松”或是冷杉。当今梵净山的山巅,不仅有许多页岩形状的大方石组成的方山,如磨姑石、讲法台、晒经台、老金顶、新金顶等,而且还生长有大量青树、冷杉,由此可推断,当时“柜山”的命名,可能缘于其山上生长有大量“柜格松”。可见,“梵净山”当是“柜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