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藏传佛教泥像“擦擦”之鉴赏
王博++王玉
关于元旦的笑话20世纪50年代,重庆博物馆从西藏、成都、重庆等地征集到一批藏传佛教文物,其中有百余件小型模制泥造像“擦擦”(tsha-tsha,藏语音译)。至2010年,笔者对这些藏传佛教泥像做了年代、题材等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认为其年代范围为后弘初期(12世纪至13世纪)至民国时期,即以清代擦擦为主,次为明代擦擦,少数为后弘初期。其造像题材十分丰富,有莲花生、宗喀巴、大持金刚双身、无量寿佛、长寿三尊、金刚不动佛十尊、大威德金刚、双身大威德金刚、释迦牟尼佛、四臂观音、六臂观音、十一面千手观音、文殊菩萨、莲花手菩萨、手持金刚、白度母、绿度母、空行母、绿度母三尊、吉祥天母、马头金刚等内容。本文遴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擦擦”与广大喜好者共同鉴赏之。
1.四臂观音
毗白泥,高8.6厘米,后弘初期(12至13世纪)。形状尖拱形,浮深雕。观音一面四臂,正身双手于胸前合十,左手持莲花,右手持串珠,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莲座束腰较深(见图1)。造像身后头光、身光均呈椭圆形,头光边缘施凸旋纹和联珠纹,身光从外至内分别有梵文经咒、联珠和浅细的三角形水波纹带。造像身材匀称,束高髻,髻顶小坐佛已漫漶,戴五叶宝冠,面部虽已模糊,仍可辨其面带微笑、下颌内含的清秀容貌。袒上身,戴项圈
、璎珞、臂钏、脚链等配饰,腰系长裙无皱褶,左腿部分残损。观音体魄健壮,四肢圆润,腹肌起伏的形象为早期藏传佛教造像的重要特征之一,受印度、尼泊尔造像影响较大。头光上联珠纹间距较大、颗粒圆润均为明以前的做法。身光上装饰的三角状水波纹带在后弘初期非常流行,同样的装饰纹带在拉萨蔡巴寺的一件擦擦的佛座上也有表现[1]。观音的臂钏位于大臂中部偏下位置,臂钏逐渐下移以及莲座束腰较深、背屏边缘有梵文,这些都是后弘期泥塑造像的特征。西藏日喀则地区夏鲁寺也藏有一件后弘初期的红陶四臂观音擦擦[2],二者无论是菩萨形象、造像风格、装饰纹样、雕塑手法都表现得完全相同。由此推测,这是一件制作于后弘初期的四臂观音擦擦。
2.那若空行母像
药泥,高5厘米,明代(15至16世纪)。尖拱形背屏上满施火焰纹。空行母右手向下持钺刀,左臂弯曲夹持骷髅杖,手捧颅碗,展右立姿,脚下踩小鬼。单层覆莲座上缘施联珠,珠粒圆润,莲瓣宽肥匀称。造像全身赤裸,女性特征明显。三眼怒睁,呈愤怒相。头戴骷髅冠,坠环形耳珰,颈挂璎珞和鲜人首鬘,四肢配饰钏镯脚链等装饰(见图2)。其尖拱形背屏上火焰纹风格较为写实,造像身姿颇具动感,联珠颗粒大而圆润,莲瓣匀称肥厚等均
为明代藏传佛教造像特征。在西藏山南地区也有造型完全相同的明代那若空行母擦擦[3],本文中的空行母擦擦也应为明代西藏山南地区作品,比西藏山南地区的同类擦擦高出0.5厘米。
3.手持金刚像
泥质施彩,高15厘米,明代(16至17世纪)。尖拱形背屏上满饰浮雕火焰纹,高浮雕造像。金刚身材粗短,肚腹圆鼓,右手曲举持金刚杵,左手于胸前施斯克印持索,左展立于单层覆莲座上。造像呈愤怒状,三眼,长发竖立,戴骷髅冠、耳珰、钏镯,颈挂长蛇和鲜人首鬘,腰系虎皮短裙,披帛环绕身后并飞扬于体侧(见图3)。圆鼓的肚腹和粗短的身材,背屏上的火焰纹翻卷弯曲处非常圆弧规整,莲瓣硕大匀称,具有明代风格,故此擦擦应为明代作品。
4.白度母像
红泥,高8厘米,明代(16至17世纪)。背屏以椭圆形头光与身光相叠而成,表面磨损严重。造像右手于腿上,手印不详,左手于胸前牵莲枝,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头戴五叶宝冠,
束高髻,袒上身,女性特征明显,颈挂璎珞,腰系长裙,披帛环绕颈与双肘,于体侧向上翻卷。此类背屏样式为典型的明代样式,从颇具动感、较为写实的披帛来看,该擦擦为西藏明代作品(见图4)。
麦景婷5.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与文殊、金刚持像简单暖心的网名
灰泥,高12.8厘米,明代(16至17世纪)。四弧尖拱形,边缘施叠涩凸棱,两侧内收,高浮雕造像,表面磨损严重。主尊为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其下方右为文殊菩萨像,左为手持金刚像。背屏上有五圈千手千眼。主尊正身为十一面八臂,双手于胸前,所施手印不详,余手持莲花、弓等法器,跣足下为单层仰莲座。观音袒上身,腰系长裙与腰袱,裙褶对称,已呈格式化。披帛裹肩、绕臂,并沿体侧下垂于脚踝附近。右侧文殊菩萨右手曲举宝剑,左手执莲花,并开敷于左肩之上,花蕊承经筴,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侧金刚右手曲举持金刚杵,左手于胸前,火焰状发髻高耸,身后披帛环绕,展左立于莲座上,金刚身后施火焰纹背光。该观音以披帛裹肩,沿体侧下垂,百褶裙垂于脚踝处,受汉地佛教造像影响显著,可能制作于川康地区。外轮廓呈四弧尖拱、两侧内收的相同题材擦擦在明代的西藏地区较为流行,其年代为明代并无悬念,由于两侧内收已出现变直的趋势,故年代可能已到明代晚期(见图5)。
6.十一面千手观音
灰泥,高7.6厘米,宽4.9厘米,明代(16至17世纪)。背屏由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千手呈圆形排列,正身八臂,有二臂合十于胸前,其余六臂原持有法器,已漫漶。观音立于莲座上,跣足。从背光样式、边缘未经修整、造像立体感较强等特征来看,为明代造像(见图6)。
7.无量寿佛像
灰泥施彩,高9厘米,清代(17至18世纪)。背屏由桃形头光与椭圆形身光相叠而成,边缘经修整。造像双手于腹前捧甘露寿瓶,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束腰较深,莲瓣规整匀称。佛像头戴五叶宝冠,宝缯飞扬于耳侧,束葫芦形发髻,顶立髻珠。戴项饰、璎珞、臂钏等配饰,袒上身,腰系长裙,裙褶堆积于腿上,披帛环绕头后、双臂,于体侧向上翻卷。葫芦形发髻为清代汉地藏传佛教造像特征,莲座束腰较深、莲瓣制作规整匀称均为清初以前的特点,而莲瓣边缘起凸棱的样式在明清金铜佛像上也有表现[4],故该造像制作于清代初期(见图7)。
梅艳芳葬礼8.无量寿佛像心爱的姑娘我爱你
红泥,涂金脱落,高14.5厘米,清代(18世纪)。造像双手于腹前捧甘露寿瓶,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座上缘施联珠。造像面目清秀,低眉垂目,下颌内含。戴五叶宝冠,束汉式高髻,发丝清晰,宝缯于耳侧上卷,戴耳珰、项圈、璎珞、臂钏和手镯。腰系长裙,披帛绕肩、臂于体侧上扬。从莲座、发髻、耳珰、U形璎珞的样式来看受清代宫廷铜佛像样式影响颇大,该佛像应为乾隆年间作品(见图8)。
9.马头金刚像
红陶,高16.6厘米,清代(18世纪)。三连弧拱形,边缘施浅窄的凸棱,深浮雕,龛壁上满施较为写实的火焰纹。马头金刚为三面六臂,六臂分别持金刚杵、三叉戟、宝剑、莲花、骷髅杖、金刚索,脚踩八条龙,下为覆莲座,座上缘施联珠纹。三面均呈愤怒相,头戴骷髅冠,怒发上耸,发间伸出三个马头,戴环状耳珰、臂钏和手镯,颈挂项圈、璎珞、首尾相缠的蛇和鲜人首鬘。金刚袒上身,腰系虎皮短裙,金刚右侧第二只手所持三叉戟样式与北京故宫乾隆年间造的双身六臂大黑天铜像上的三叉戟完全相同[5];金刚火焰状发髻呈股状,线条较直;其莲瓣匀称宽大,莲座上缘施排列密集颗粒较小的联珠、下缘为素面宽边等均为清代造像的重要特征,故该马头金刚擦擦为清乾隆时期作品(见图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