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第一周教案:侠、侠文化、侠文学
一、侠
(一)韩非子对“侠”的三处描述
《八说》:“弃官宠交谓之有侠……有侠者,官职旷也……匹夫之私誉,人主之大败也。”
《八说》:“人臣肆意陈欲曰侠……下以受誉,上以得非。”
《五蠹》:“侠以武犯禁……侠以私剑养……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而犯五官之禁。”
由此推导出来的侠的特征是:
基本立场——私义
基本性质——私剑
五点具体行为——行义、武勇、任誉、聚徒、犯禁
(二)《说文解字》里的侠
侠,俜也。
段注:“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甹也。’按: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经传多假‘侠’为‘夹’,凡‘夹’皆用‘侠’。”
俜,使也。
段注:“《丂部》:甹,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然则俜甹音义皆同。”
——侠:强横者——仗义行侠
——俜:轻财者——仗义疏财
(三)社会学意义上的汉代四类游侠人
侠士——体制之外的武士,以及身在体制而悖逆体制的士,如“弃官宠交”者。
侠客——门客、食客,处于非皇权的依附地位的武士,即《史记· 孟尝君列传》“太史公曰”所说“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
侠少——“少年”与“恶少年”,如《史记·留侯世家》张良“聚少年百余人”、《汉书·酷吏传·尹赏》所记长安少年。
豪侠——豪强与侠的结合,如《后汉书·袁绍传》“论曰”:“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也即《天龙八部》慕容世家“王霸雄图”一类。
(四)总结
到汉末,中国游侠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其标志是:
1,正史体史书中,仅有《史记·游侠列传》、《汉书·游侠传》、《魏略·勇侠传》,其后游侠无传。
2,形成相对固定的游侠行为模式——结私交、疏财货、为豪雄、明恩仇、为暴豪、纵性情。
3,形成相对固定的游侠行为周期——社会非常稳定的“盛世”和社会非常不稳定的“易代之际”,游侠都尤其活跃。
4,正史记载的消弱与野史记载的增强,游侠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标志着“侠”由社会行为兴奋期进入文化行为兴奋期。
二、侠文化
(一)侠文化的四大支柱
游侠——侠文化的历史学层面。
  游侠的历史发展与历史记载。
江湖——侠文化的社会学层面。
  游侠的社会活动与社会背景。
描写老师的段落武功——侠文化的特殊行为层面。
  中国之侠的特殊行为方式与特殊道德追求。
武侠小说——侠文化的特殊审美层面。
  中国之侠的特殊文学艺术表现。
(二)中国侠文化的研究方法
1,文化基因论——中国侠文化里包含了哪些文化基因,与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关系。
2,文化层次论——中国侠文化在中国文化层级结构中的地位。借鉴雷蒙·威廉斯的“三种文化定义”(理想的、文献的、社会的),侠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要从“感觉的结构”中寻到“活生生的文化”同时也是“选择性传统的文化”。
3,历史结构论——借鉴布罗代尔的“整体史”理论,结构的历史(侠文化在中国总体历史中的位置及其抽象意义)、局势的历史(侠文化对具体历史时代的影响)、事件的历史(具体的游侠人物与游侠事件)。
三、侠文学
李弘基 整容(一)游侠诗歌
(二)武侠小说
1,武侠小说的时代发展
2,武侠小说的文类特性
3,武侠小说的作家作品
4,武侠小说与新兴传媒
5,武侠小说与周边艺术
参考文献
1,韩云波.《韩非子》与战国游侠.四川大学学报,1994(3).
2,陈宝良.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韩云波.《史记》与西汉前期游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4,韩云波.《汉书》与西汉后期游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
5,韩云波.论东汉和三国时期的游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2).
6,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侠文化第二周教案:中国之侠的三次历史高潮(上)
参考文献
1,《史记·游侠列传》
2,《汉书·游侠传》
3,金庸《三十三剑客图》
4,刘飞滨.建安游侠诗与儒家精神.西南大学学报,2007(3):29-34.
5,韩云波.陈子昂的侠气与初唐文学革命.重庆师院学报,1993(1):76-8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8).
6,许金华.论柳宗元散文中的“侠”意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60-64.
第一波:秦汉游侠
(一)《史记》之侠
最早集中记载侠的历史,是司马迁的《史记》。其时距汉兴70年,距《韩非子》大约100年。
《史记》总结游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游侠。两类:
  ——王亲卿相贤士之侠:战国四公子之类。
  ——闾巷布衣匹夫之侠:已经湮没无闻。
第二阶段:汉兴之侠。有记载的侠。代表人物为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尤以朱家、郭解为代表,《游侠列传》重点记此二人。
第三阶段:当世之侠。郭解之后,侠分化为两类:
  ——君子之侠:虽为侠而逡逡有君子退让之风
  ——暴豪之侠:盗跖之居民间者
(二)《汉书》之侠
汉武帝之后,侠风大变,《汉书·地理志》说“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政府与游侠形成尖锐矛盾对立。
西汉后期之侠形成三大特点,也是三大类型:
 ——轻侠横行于江湖。原涉。
 ——气侠纵横于朝廷。陈遵。
 ——鹰爪跋扈于市井。楼护。
(三)《后汉书》与《三国志》之侠
东汉初年风气改变。《汉书·刑法志》:“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而政在抑强扶弱,朝无威福之臣,邑无豪杰之侠。”
马援告诫子侄说:“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东汉侠风逐渐萎缩。直到汉末,雄并起,侠风再现。
诸侯为侠——董卓、曹操、袁术、袁绍、刘备、孙坚;
将帅为侠——曹仁、许褚、典韦、审配、徐庶、鲁肃、甘宁、凌统;
文士为侠——曹植、嵇康。
第二波:隋唐豪侠
(一)隋唐之际,游侠充当鼎新先锋
1,李渊太原起兵,布告征召“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军。
2,《旧唐书·太宗本纪上》:“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3,《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私召四方骁勇,并募长安恶少年二千余人,畜为宫甲,分屯左、右长林门,号为长林兵。”成为太子李建成私人武装。
4,隋末雄将帅,多有豪侠。
(二)盛世承平,豪侠竞显少年英杰
1,郭元振,魏州贵乡人。举进士,授通泉尉。任侠使气,不以细务介意,前后掠卖所部千余人,以遗宾客,百姓苦之。罗钢
2,哥舒翰,……家富于财,倜傥任侠,好然诺,纵蒲酒。年四十,遭父丧,三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
3,太学博士李涉、金吾兵曹茅汇者,于京师贵游间以气侠相许,二人出入李程及李逢吉之门。
(三)千古文人,侠客放飞心灵梦幻
邓绎《藻文堂谭艺·三代篇》说:“唐人之学博而杂,豪侠有气之士,多出于其间。磊落奇伟,犹有西汉之遗风。而见诸文辞者,有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之属,堪与谊、迁、相如、扬雄辈相驰骋以下上。”
1,陈子昂:进取立功、知恩图报的侠士心态;综合了用世之志、慷慨之气、阔大之貌、武毅之风的侠性文学。
2,李白:少年的轻侠梦幻;中年的大侠人格;老年的隐侠心态。
3,王维:少年豪侠与文采风流的完美结合。
(四)藩镇幕府,隐侠造就铁血传奇
1,藩镇之侠的现实表现
魏博藩镇:田承嗣世事卢龙军,以豪侠闻。
泽潞藩镇:刘从谏帐下,甄戈者,颇任侠,从谏厚给恤,坐上座,自称荆卿。从谏与定州戍将有嫌,命戈取之,因为逆旅上谒,留饮三日,乘间斩其首。它日,又使取仇人,乃引不逞者十余辈劫之。从谏不悦,号“伪荆卿”。
宣武藩镇:朱友恭者,本李彦威也。寿州人,客汴州。殖财任侠,全忠爱而子畜之。
2,豪侠小说的晚唐风貌
晚唐三大豪侠小说:《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传》。
金庸的评价——:
1,为现代的武侠小说开了许多道路……所有这一切,在当代的武侠小说中,我们不是常常读到吗?
2,艺术手腕的精炼真是惊人。当代武侠小说用到数十万字,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3,研究中国历史上这些大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千百年来物质生活虽然改变极大,但人的心理、对权力之争夺和保持的种种方法,还是极少有什么改变。
中国侠文化第三周教案:中国之侠的三次历史高潮(下)
晚清民国的革命武侠
一、任侠为改良民气之根本
(一)近代侠义观念的政治化
内忧外患之中,侠义演变成为修养阳刚人格、维护正统正义的手段。
——龚自珍《己亥杂诗》: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小五义》第三十二回:害民蠹国几时休,致使人间日日愁。那得常能留侠义,斩他奸党佞臣头。
——黄侃《释侠》:世宙晦塞,民生多艰,平均之象,兆而弗见……其谁拯之,时维侠乎?
(二)梁启超的侠义理论
1,侠义为救国之术
——借鉴日本国民精神。《记东侠》:一二侠者,激于国耻,倡大义以号召天下。
高层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借鉴西欧革命。《意大利兴国侠士传·序》:雪大耻,复大雠,起毁家,兴大国,非侠者莫属。
——追寻中国民族传统。《中国之武士道》:欲以任侠敢死,变厉国风,而以此为救天下之一道也。……为大侠毋为小侠,为公武毋为私武。(蒋智由序)
2,游侠为中国传统精髓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以孔、老、墨为“三宗”,墨学分兼爱、游侠、名理三派:王思聪 花千芳
——兼爱为人文论
——游侠为实践论(凡兼爱者必恶公敌,除害马,乃所以爱马也,故墨学衍为游侠之风……殉其主义而已……朱家、郭解之流,实皆墨徒也)
——名理为科学论
3,小说为侠义宣传之工具
梁启超在日本创办小说刊物,宣传“小说界革命”,其中内容之一是提倡侠的精神,迅速形成普遍风气。
以1908年为例,《中外小说林》第5期耀公《小说与风俗之关系》:则如日本之维新也,咸以为柴四郞之小说,有以鼓吹之、培成之,而大和魂、武士道,一种义侠风俗,得以享地球上伟大国民之好名誉。
同时以日本武侠文学改造中国侠义小说,始称《水浒传》“遗武侠之模范”。
(三)谭嗣同的侠义实践
1,游侠谭嗣同李宇春绯闻男友
梁启超《谭嗣同传》:好任侠,善剑术
童年:斗酒纵横,抵掌《游侠之传》(《报刘淞芙书》)
13岁:惟将侠气留天地,别有狂名自古今(《丁丑除夕撰联》)
18岁: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望海潮》自题小照)